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43617250
  • 作      者:
    杨任敬著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12
收藏
内容介绍
  《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20世纪美国文学史》是一部美国名作家和名作品的历史。按照惯例,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论四个方面,时间跨度从1890年至1995年100多年。它展示着美国百年来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作家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他们的作品与时代的思潮、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兴衰息息相关。
展开
精彩书摘
  他先后出版了许多论文如《论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重要性和途径》和专著《美国文学评论》(1830),强烈地反对加尔文主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加强公共教育,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这些作家受到一些同代人的嘲笑和讽刺,但仍坚持自己的主张,探索反映美国生活的新的文学形式,努力构建富有自己特色的美国新文化。虽然困难重重,前进道路上长满荆棘,但他们并不灰心失意,仍在文学园地里苦苦耕耘,播下独立自主的种子,为后来美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扫清了障碍并指明了方向。 
  爱默生在《论自然》、《美国的学者》、《论诗人》、《论艺术》等论著中反复强调建立独立的美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他在《论自然》里明确地指出:“我们已经倾听欧洲优雅的缪斯太久了。”“这里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民、新的思想。我们要求拥有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法律和自己的宗教。”显然,爱默生坚决主张一个新国家新民族必须拥有自己的新文学新文化,不能继续步英国作家的后尘,被欧洲读者当为英国文学的分支。在《美国的学者》中,他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个观点,指出:“我们依靠别人的日子,我们对外国文化知识漫长的学徒期该结束了。我们周围正在走向生活的万千百姓不能靠外国宴席上的残羹剩饭来喂养。这里发生的事件、这里的所作所为,应予以歌颂,它们要唱出自己的歌。”爱默生第一个大胆地宣称:美国诗歌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创建美国自己的民族文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爱默生呼吁美国作家要为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付出艰苦的劳动。他说:“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工作。我们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要求美国作家和学者要独立思考,一面认识自己,一面观察自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写出反映自己时代的作品,为人类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1895-1900)
第一节 南北战争后的发财热
第二节 "镀金时代"新英雄"与严肃文学的定位
第三节 来自欧洲文坛的两股新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第四节 本国风采的追求
第五节 跨越世纪门槛的三大小说家:马克·吐温、豪威尔斯和詹姆斯
第六节 其他有影响的小说家
第七节 作家对文论的初探
第八节 三大诗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文学(1900-1914)
第一节 揭丑派文学运动与现实主义的深化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斯坦因的作品
第三节 德莱塞和开一代新风的《嘉莉妹妹》
第四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诺里斯、辛克莱、杰克·伦敦与卡汉等社会主义小说家
第五节 地域文学中心的转移:伊迪丝·华顿、欧尼斯特·普耳、威拉·凯瑟和艾伦·格拉斯哥
第六节 民间采风与黑人文学的产生
第七节 短篇小说的崛起与欧·亨利
第八节 世纪初的美国文论
第九节 小杂志《诗刊》和风雅派诗歌的论争
第十节 意象派诗歌——美国现代派诗歌的起点
第十一节 发展缓慢的美国戏剧

第三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1914-194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精神荒原"与美国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第二节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作家的接受
第三节 辛克莱·路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四节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
第五节 现代系列小说的鼻祖:安德森和他的《小城畸人》
第六节 现代派小说技巧的新发展: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和韦斯特的《蝗灾之日》及其他
第七节 大萧条时期的左翼作家:约翰·里德、高尔德、享利·罗思、考德威尔、法雷尔和斯坦贝克
第八节 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恋情
第九节 南方小说名家辈出:福克纳、波特、麦卡勒斯和韦尔蒂
第十节 左翼文学批评与文化历史批评:伊斯特曼、卡尔弗顿、希克斯和帕灵顿、威尔逊
第十一节 新批评派的登台:艾略特、兰色姆、塔特和布鲁克斯
第十二节 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的诗人庞德和他的《诗章》
第十三节 诗坛四大巨匠:弗罗斯特、艾略特、威廉斯和史蒂文斯
第十四节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黑人诗歌与理查德·赖特的小说
第十五节 美国戏剧与它的大师奥尼尔
第十六节 通俗小说和民间文艺的热点与电影的诞生;米切尔和她的小说《飘》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1945-1964)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二战后"冷战"时期的美国文学
第二节 四大犹太作家的崛起;马拉默德、索尔·贝娄、辛格和罗思
第三节 黑人小说的新繁荣:艾立森的《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
第四节 南方小说的新态势:奥孔纳、斯泰伦和珀西
第五节 流浪汉小说的兴盛: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第六节 黑色幽默作家的出现:海勒、冯尼格特、巴思和纳波科夫
第七节 具有弦外之音的战争小说: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和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
第八节 走进新时代的科幻小说家:阿斯莫夫、海恩莱恩和巴勒斯
第九节 "新批评派"的鼎盛和衰落及其与芝加哥学派和"纽约批评家"的论争
第十节 神话原型批评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批评:弗莱、米勒、桑塔格和哈桑
第十一节 战后诗坛新一代: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纽约派和黑人诗人
第十二节 战后的美国戏剧:威廉斯、米勒和阿尔比
第十三节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戏剧和黑人戏剧巡礼

第五章 越南战争以来的美国文学(1964-1995)
第一节 文学与权力政治的新联系: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和文学危机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和巨匠:品钦、加迪斯、巴塞尔姆和霍克斯
第三节 约翰·厄普代克和他的"兔子"四部曲
第四节 新一代女作家群:欧茨、狄第恩、贝蒂、梅森和欧芝克
第五节 黑人文学的新突破:托尼·莫里森、艾丽丝·沃克和伊斯米尔·里德
第六节 华裔小说的振兴与女作家汤亭亭
第七节 新进的后现代派小说家:多克托罗、德里罗、库弗和斯通
第八节 女权主义批评:米列特、莫尔、肖华尔特和斯皮瓦克
第九节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评:卡勒、斯科尔斯与德曼、米勒、哈特曼和布鲁姆
第十节 新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詹姆逊、格拉夫、兰特里基亚和赛义德
第十一节 后现代派诗人:布莱、赖特、默温和迪基等
第十二节 少数民族诗坛的声音:安吉罗、奥蒂兹、姚强和施家彰
第十三节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