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曼斯菲尔德庄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734998
  • 作      者:
    (英)奥斯丁(Jane Auste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曼斯菲尔德庄园(彩色插图本)》与作者其他小说一样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女主角范妮是个出身贫寒的少女,10岁时被姨父母伯特伦爵士夫妇收养。在姨父母家,除了二表哥埃德蒙处处呵护她外,受到众人的冷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但她始终有颗温柔善良的心肠,辨是非,明大理。她坚决抵制大表哥等人要在家里排演有伤大雅的情节剧,毫不动摇地顶住了纨绔子弟克劳福德的无理纠缠,始终不渝地暗恋着埃德蒙,特别是在克劳福德小姐对埃德蒙“旧情复发”时,她告诫表哥不要被她的假象所迷惑,最终,她的高尚人品赢得了伯特伦爵士的器重和埃德蒙的爱,小说以范妮和埃德蒙喜结良缘为结局。

展开
作者简介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女作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道德教育家”。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村,父亲是教区的主管牧师。在父兄的熏陶下,奥斯丁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16岁时开始写作,是第一个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使小说具有鲜明现代性质的小说家。奥斯丁一生中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修道院》和《劝服》(后两部出版于她去世后的1818年),小说内容多是刻画当时英国乡村的风俗民情、社交和男女恋情等。她的创作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与作者其他小说一样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女主角范妮是个出身贫寒的少女,10岁时被姨父母伯特伦爵士夫妇收养。在姨父母家,除了二表哥埃德蒙处处呵护她外,受到众人的冷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但她始终有颗温柔善良的心肠,辨是非,明大理。她坚决抵制大表哥等人要在家里排演有伤大雅的情节剧,毫不动摇地顶住了纨绔子弟克劳福德的无理纠缠,始终不渝地暗恋着埃德蒙,特别是在克劳福德小姐对埃德蒙“旧情复发”时,她告诫表哥不要被她的假象所迷惑,最终,她的高尚人品赢得了伯特伦爵士的器重和埃德蒙的爱,小说以范妮和埃德蒙喜结良缘为结局。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位年轻女士擅长描写平凡生活的各种纠葛、感受及人物,她这种才干我以为最是出色,为我前所未见。
  ——司各特

  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
  ——托·巴·麦考莱

  简·奥斯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掺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
  ——安·塞·布雷德利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约三十年以前,亨丁顿的玛利亚·华德小姐,福星高照,虽然只有七千英镑的陪嫁,却赢得了诺坦普顿郡曼斯菲尔德庄园托马斯·贝特伦爵士的倾心,一跃而成为一个准男爵夫人,住进了漂亮府邸,岁岁有大量收入,真是无尽的安乐,无限的排场。亨丁顿的人们无不惊叹这门亲事攀得好,连她那位当律师的舅舅都说,她名下至少再加三千英镑,才有资格嫁这样的人家。她富贵起来,姐姐妹妹自然也该沾点光;熟人当中有些人认为她的姐姐华德小姐和妹妹法兰西丝小姐长得比玛利亚毫不逊色,因而断然料定,她们两人也会嫁给同样高贵的人家。但是,天底下腰缠万贯的男人肯定少于有资格嫁到万贯之家的美女。蹉跎了五六年,华德小姐最后只好去爱上她妹夫的一位朋友,几乎是一点财产都没有的诺利斯牧师,法兰西丝小姐的命运还不如华德小姐。说实在的,华德小姐的婚事却还算不得寒碜,托马斯爵士乐于帮助朋友,让诺利斯先生做曼斯菲尔德教区的牧师,给他提供了一份俸禄,因此,诺利斯先生和华德小姐得享伉俪之乐的时候,每年的收入差不多有一千英镑。然而,法兰西丝小姐的婚事,用句俗话来说,娘家人很不称心,她居然看上了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家产,并且没有门第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为她的婚事,娘家人都和她翻了脸,断了亲。她随便嫁给谁都比嫁给这个人强。托马斯·贝特伦爵士是个很有面子的人,按照为人之道,本着与人为善的愿望,为了维护家族的体面,他希望与他沾亲带故的人都能受人尊敬,因此,他倒是愿意利用自己的情面为贝特伦夫人的妹妹帮帮忙;但是在他妹夫干的这一行当里他却无人可托;他还没有来得及想出别的法子来帮助他们,姊妹之间就已经彻底决裂了。这是双方行为的必然结果,大凡鲁莽轻率的婚事都会带来这种后果。普莱斯太太知道说什么家里都不会同意,所以先斩后奏,结婚之后才写信告诉家里人。贝特伦夫人是个脾气平静、秉性随和懒散的人,对妹妹只是不再理睬,把这件事情置之脑后了事。但是诺利斯太太却是个多事之人,她按捺不住性子,给范妮写了一封杀气腾腾的长信,骂她行为愚蠢,并且列举了她的这种行为可能招来的一切恶果。普莱斯太太被骂得也发起火来,她在回信中把两个姐姐都痛骂了一顿,并且还毫不客气地对托马斯爵士的傲慢也指责了一番。诺利斯太太接到这样的回信,看过之后自然又转给托马斯爵士夫妇,于是他们和普莱斯太太之间多年再不通信。
  他们居住的地方彼此相距非常遥远,双方活动的范围又十分不同,因此,在嗣后的十一年里人们觉得他们几乎无法知道对方是死是活。至少是托马斯爵士非常不能理解,诺利斯太太怎么能隔不了多久就怒气冲冲地告诉他们一次:“范妮又生了一个孩子!”然而,十一年后,普莱斯太太已人穷志短,傲气丧尽,怒气收敛,不能再和这么一门可能对她有所支援的亲戚互不往来了。孩子一大堆,并且还在一胎一胎地生,丈夫成了残废,虽然不能再冲锋陷阵,但照样还会以美酒佳肴招待宾朋。一家人吃的,穿的,用的,就靠那一点小小的收入来维持。因此,她急切地想与她过去轻率抛弃的亲戚们恢复关系。她给贝特伦夫人写了一封信,言语凄凉,满纸悔恨,说自己只有儿女过多,其他一切几乎是样样都缺,因此,她必须和大家言归旧好。她就要生第九胎了,在诉说了一番自己的苦境,求他们给即将降世的孩子当教父、教母来帮助养育这个孩子之后,还不加掩饰地说,现有的八个孩子将来也要仰仗他们。她的大孩子是个男孩,已经十岁,漂漂亮亮,生气勃勃,将来想到海外去;但是她有什么办法?托马斯爵士在西印度群岛上的产业将来有没有可能用得上他?叫他干什么都行——托马斯爵士觉得伍里治陆军军官学校怎么样?还有,怎样把一个孩子送到东方去?
  信没有白写。大家气消了,又对她关心起来。托马斯爵士对她表示友好,并且替她出主意,贝特伦夫人给她寄钱寄婴儿穿的衣服,诺利斯夫人则负责写信。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