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班牙文学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958100
  • 作      者:
    陈众议,王留栓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众议,1957年生于浙江绍兴。西班牙语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和长篇小说《玻璃之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外教社外国文学简史丛书”是国内出版的首套供一般读者(而不是研究者)参阅、了解文学的普及性读物。丛书作者都是我国国别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从事国别文学研究多年,有较深的造诣。每册文字控制在20万字左右,简明扼要,浅显好读。<br>    本丛书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各册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然后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既可以使读者对各国文学发展有整体认识,又可以了解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为日后研读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对西班牙文学而言,英雄史诗是其最初的丰碑。西班牙英雄除了拥有古<br>    希腊罗马英雄的基因,还流淌着日耳曼英雄的血液。之后,由于他们叱咤于<br>    如火如荼的“光复战争”,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阿拉伯人的习气。<br>    西班牙英雄史诗产生的确切年代难以查考。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br>    西班牙英雄史诗大抵可以追溯到11世纪。多数文史学家认为西班牙英雄史诗<br>    发轫于卡斯蒂利亚王国摆脱莱昂王国控制的英雄业绩。但也有不少学者赞同<br>    达马索·阿隆索的看法,仍视《罗兰之歌》(或《罗兰之歌》的一些变体)为<br>    西班牙英雄史诗的最初表征。这是因为罗兰的传说与西班牙历史密切相关。<br>    公元8世纪,法兰西国王查理大帝为抗击摩尔人入侵南欧,曾亲率大军在西<br>    班牙地区转战多年。罗兰是他的外甥,也是他麾下的一名骑士,最后因叛徒<br>    出卖而战死沙场。<br>    瓦尔布埃纳·普拉特在《卡斯蒂利亚语文学》中认为现存的西班牙英雄<br>    史诗主要有以下几种:<br>    一、《堂胡利安伯爵之女与西班牙的陷落》(11世纪);<br>    二、《费尔南·贡萨莱斯伯爵之歌》(12世纪);<br>    三、《桑丘·加西亚伯爵与叛徒夫人》(年代不详);<br>    四、《加西亚王子的故事》(年代不详);<br>    五、《大桑丘(拉米罗·加西亚)的儿子们》(年代不详);<br>    六、《桑丘二世纪与萨莫拉围困记》(12世纪);<br>    七、《拉腊王子之歌》(12世纪);<br>    八、《熙德之歌》(12世纪);<br>    九、《龙塞斯瓦列斯之歌》(13世纪);<br>    十、《贝尔纳多·德尔·卡尔皮奥之歌》(13世纪);<br>    十一、《罗德里戈之歌》(14世纪)。<br>    以及有关法兰西国王、葡萄牙骑士和摩尔英雄(如《女摩尔人萨义德之<br>    歌》)史诗的一些片段。凡此种种,除《熙德之歌》等少数品种外,大都不<br>    是严格意义上的史诗。而是在一些原始史诗基础上派生的若干谣曲。因此,<br>    《熙德之歌》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西班牙长篇英雄史诗。达<br>    马索·阿隆索认为它形成于1140年左右(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它稍晚于这一<br>    时间),1307年由佩尔·阿瓦特抄录,现存三千七百余行十一音节诗句,开<br>    头部分散佚。<br>    《熙德之歌》歌颂了卡斯蒂利亚国王阿尔丰索六世麾下骑士熙德的英雄<br>    业绩。且说熙德遭人诬陷,被判流放。为了个人名誉和光复大业,他忍辱负<br>    重,率领60名弟兄继续与摩尔人战斗。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熙德身先士卒<br>    ,收复了不少领地。他的队伍不断壮大,敌人闻风丧胆。在收复了巴塞罗那<br>    和瓦伦西亚后,熙德获准与妻子及两个爱女见面。这时,摩尔王趁机反扑,<br>    结果被熙德的队伍打得落花流水。国王终于赦免了熙德并亲自为熙德的两个<br>    女儿指婚。主动要求和熙德联姻的原是国王的宠臣卡里翁。后者早就垂涎于<br>    熙德的地位和财富,他的两位公子更是心怀叵测。大婚之后,在战场上毫无<br>    建树的两位女婿便借口回家省亲,带着各自的新娘和嫁妆离开了熙德。一路<br>    上,他们原形毕露,最终竞撇下受虐的妻子,带着她们的嫁妆远走高飞了。<br>    熙德对这些忘恩负义的家伙愤恨之极,他上书国王,要求与他们决斗。国王<br>    恩准了他的要求。决斗在熙德的三位爱将和卡里翁的三个公子间进行。最后<br>    ,卡里翁家族败北,并从此名誉扫地。与此同时,纳瓦拉和阿拉贡的王子正<br>    式向熙德的两个女儿求婚。国王亲自为其主持了婚礼。<br>    《熙德之歌》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史诗。首先它排除了一切神话<br>    因素,完全由人事构成;其次是在史实基础上增加了戏剧效果;再次是融入<br>    了大量议论。熙德原名罗德里戈·迪亚斯·德·比瓦尔。“熙德”一词源自<br>    阿拉伯语,意日“主人”。它与其说是摩尔人对罗德里戈·迪亚斯的别称,<br>    毋宁说是西班牙行吟诗人赋予他的一个尊号。有关熙德的真实记录少之又少<br>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想像提供了可能。于是,西班牙人民抗击摩尔人的<br>    英雄业绩在熙德身上得以升华。而佞臣的诬陷、女婿的背叛则构成了史诗的<br>    重要情节。它们不仅增强了史诗的戏剧效果,而且为人物塑造奠定了基础。<br>    熙德的忠诚、智慧和勇敢正是在命运起落的一波三折中逐渐显示出来的。诗<br>    人在一些重要转折时期巧妙地安排了叙述角度的转换。比如,当熙德含冤一<br>    受屈时,一名年仅九岁的女孩成了对话的主体。英雄的痛苦和抱负通过她单<br>    纯的目光和思维展示出来。<br>    荣誉和光复大业互为因果,构成了西班牙英雄史诗的主旋律;但在《熙<br>    德之歌》中,光复大业仅仅作为背景存在,荣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题。这<br>    无疑为后来愈来愈脱离现实基础,一味地追求个人荣誉、实现个人理想的西<br>    班牙骑士文学奠定了基础。几个世纪后,当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时候,高乃伊<br>    以熙德为题材(《熙德》)在法国开了风气之先。于是,熙德成了新英雄主义<br>    理想的典型。
展开
目录
绪论<br>第一编  中世纪文学<br>概述<br>第一章  早期·史诗与阿拉伯-犹太文学<br>第一节  《熙德之歌》<br>第二节  阿拉伯-犹太文学<br>第二章  中期·谣曲及其他<br>第一节  谣曲<br>第二节  其他<br>第三章  后期·骑士文学<br>第四章  文艺复兴的曙光<br>第一节  阿尔丰索十世<br>第二节  《真爱之书》<br>第三节  《卢卡诺尔伯爵》<br>第四节  《塞莱斯蒂娜》<br>第五节  其他重要诗人、作家<br>第二编  “黄金世纪”文学<br>概述<br>第一章  早期诗人<br>第一节  波斯坎<br>第二节  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br>第二章  中期诗人<br>第一节  萨拉曼卡派<br>第二节  塞维利亚派<br>第三节  其他神秘主义诗人<br>第三章  后期诗人<br>第一节  贡戈拉<br>第二节  克维多<br>第三节  其他诗人<br>第四章  流浪汉小说<br>第一节  《小癞子》<br>第二节  其他流浪汉小说<br>第五章  塞万提斯<br>第一节《堂吉诃德》<br>第二节  其他作品<br>第六章  主要戏剧家<br>第一节  洛佩·德·维加<br>第二节  蒂尔索<br>第三节  卡尔德隆<br>第七章尾声<br>第三编  18、19世纪文学<br>概述<br>第一章  18世纪文学<br>第一节  诗人<br>第二节  散文家<br>第三节  戏剧家<br>第二章  19世纪文学<br>第一节  浪漫主义<br>第二节  现实主义<br>第四编现代文学<br>概述<br>第一章  “98年一代”<br>第一节  阿索林<br>第二节  巴罗哈<br>第三节  乌纳穆诺<br>第四节  巴列-因克兰<br>第五节  贝纳文特<br>第六节  马·马查多<br>第七节  安·马查多<br>第八节  布埃诺<br>第九节  马埃斯图<br>第二章  现代主义<br>第三章  “27年一代”<br>第四章  战时文学<br>第一节  反法西斯战歌在炮火中唱响<br>第二节  小说<br>第三节  戏剧<br>第五编  当代文学<br>概述<br>第一章  战后文学<br>第一节  塞拉与西班牙战后小说的命运<br>第二节  社会诗<br>第三节  流亡文学<br>第二章  世纪末文学<br>第一节  新诗群,后新诗群<br>第二节  小说的繁荣<br>第三节  戏剧的复苏<br>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