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73756X
  • 作      者:
    (匈)凯尔泰斯.伊姆雷(Imre Kertesz)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eszImre),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1929年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他被关进了德国纳粹分子设在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后来又被转移到德国境内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8年返回匈牙利。他在报社工作过,并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主要翻译德国作家的作品,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荣获过包括德国布兰登堡文学奖在内的多项国际文学奖。1975年开始发表长篇文学作品。处女作《无命运的人生》描写了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但这部自传体小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直到1988年和1990年《无命运的人生》的两部续篇《惨败》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发表之后,他才为世界所了解,并开始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作品:
  ·《无命运的人生》
  ·《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
  ·《惨败》
展开
内容介绍
  凯尔泰斯的小说是身份和记忆的童话——一个从集中营的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中年人,回眸这段往事,平静地从中截取写作的资源。
  这部反省的、诗意的但却拒绝情绪化的小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是如何在无法选择、无法控制的世界里做出了他自己对生命的选择。即便,这种选择是无力的。然而,也还是一个痛苦的心灵的哭喊。主人公作为一个叙述者出现,身份上可认为与《无命运的人生》里面的主人公相承,更与凯尔泰斯本人有所重迭——大屠杀的“幸存者”、“作家”和“翻译家”。他逃过了“最终解决”犹太人的大屠杀,却摆脱不了大屠杀的阴影。
  主人公尝试着对朋友解释,他为什么不能把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在一个容许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世界中”拒绝生育,因为,大屠杀曾经发生,大屠杀还会发生。
  透过这个错综复杂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叙述者大量郁积的失意:他不成功的文学生涯,他失败的婚姻,他前妻的家庭及孩子们——而他也曾经能够有这样的孩子。他辩解道,犹太人曾经不能正常地生活,那种对这个世界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对种族灭绝可能再度发生的惊惧,是生命里无法排遣的宿命。
  凯尔泰斯借主人公的口,表达他浓缩了的人生哲学:听着,这些完全没有理由的,没办法解释的事情,并不是那些糟糕的,正相反:是那些不错的。我们依然看到,他还是在抗争,以他独特的方式,独特的理由,独特的语言。
  小说起名《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然而主人公却是一个习惯于让命运驱使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的祈祷,不是宗教的,而是世俗的。是对千百万个死难者,对当生而未能出生的下一代,对每一个遭遇到偏执、仇恨诅咒的生命个体的哀悼。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于1990年首版于匈牙利,两年后在德国出版,1997年出版了威尔逊英译本。在书中,作者叙述了童年经历给他一生带来的灰色印象,其中包含着哲学思考。书中的叙述者是集中营的幸存者,是一个人到中年的作家和文学翻译家(与凯尔泰斯的身份相符)。他在书中说道:“我们别再去寻找那不存在的意义:在本世纪,任务频繁的行刑队又在准备上演一场‘十杀一’的惨剧,而且命中注定,那第十个人的劫数也将落到我头上——就是这么回事。”
  对他而言,生命无非是给自己掘墓的过程,他用他的笔去拉近死亡。
展开
精彩书摘
  “不要!”我顿时、立即且毫不犹豫地回答,某种程度上是出于本能,因为这时我们的本能与本能正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且几乎不是本能倒是反本能占了上风,甚至已将本能取而代之,久而久之这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我故弄玄虚地说,如果能将此称为故弄玄虚的话,也就是说,把这赤裸、悲怆的大实话称为玄虚的话。我就是这样跟这个迎面而来的哲学家谈话的。他和我一样,都困在了这片躯干弯曲、病得——没准是害了肺结核——病得像让人几乎能听见其呼呼喘气的山毛榉树林里,应该说是块山毛榉小树林或者谁知道该叫什么。我承认,在识别树木这方面,自己很差而且无知,只能凭针叶判断出什么是松杉。此外,还能认出法国梧桐,因为我喜欢法国梧桐。但凡自己所好之物,我至今都还能识别,即便不用那种自己识别所恶之物的知识,不用那种令人窒息、让胃痉挛成团、使人浑身震颤、可以说已被点化开窍的真知灼见,而只凭自己的反本能就足以做到。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这儿的一切事情、为什么我遇到的一切事情总是与众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我或许理应知道其中原因所在的话,那么我还是就这样假装不知道为妙。这会让我省去很多解释,不过看来解释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经常解释自己和万事万物,甚至连生命这一现象和感知的无法解释的复合物,也要求我们作解释,我们的环境要求我们作解释,后来甚至我们自己也要求我们作解释,直到我们把周围的一切都解释光了,最终也将我们自己解释没了,就像宣判了自己的死刑。——我就是这样喋喋不休地向哲学家作解释的,心里有种非说不可的欲望,这种强迫性倾诉欲连我自己都反感,却又无法克制。每当我无权发言时,这种强烈的倾诉欲总是将我紧紧攫住。而且我担心,自己那种在旅店里、出租车上、贿赂官方和半官方人员时会克制不住地大把大把花钱的行为,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就如同我对人极端的客气一样,客气得低三下四,好像总在不断为自己的生存、为这样一种生存而乞求。噢,上帝!此刻我不过是孤零零独自一人在树林里溜达,想呼吸点新鲜空气,尽管这山毛榉树林如此惨淡荒芜,而且这空气也有几分霉腐的气味。我只想让自己的脑袋通通风透透气,干脆这样讲吧,如果不去钻字眼的话,这样说好听些。但凡一去钻字眼,对吧,那说的话就没劲了,比方说我的脑袋就根本没必要去通风透气。而且正相反,我本人出奇地害怕吹风。那么我在这儿聊度我的时光,过去也是这样,反正是临时性的(现在我不想细究这句话所意味的各种可能性)。这房子位于匈牙利的中部山区,虽然也还是个可以凑合工作的地方,但我们管它叫疗养院(因为我总是在工作,但并非仅为功利之心所迫,倘若我不工作,那就只是活着,如果只是活着,那么不知道这种活法会迫使我去干什么,当然不知道更好,即便我的细胞、我的五脏六腑肯定早已有所预感。所以我才不停地工作:只要我在工作,就说明我存在;假如我不工作,谁会知道有我这个人存在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