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软件评测师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2105367
  • 作      者:
    柳纯录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软考指定用书,读者最关注软考图书之一!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要点清晰、突出,根据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所要求的考试范围而编写的辅导用书。
  在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软件业一年一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6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9.2%:2000年出口软件仅4亿美元,去年则达到20亿美元,三年中翻了两番多;全国“双软认证工作体系”已经规范运行,截止2003年11月底,认定软件企业8582家,登记软件产品18287个;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快速成长,相关政策措施正在落实;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
展开
作者简介
  柳纯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秘书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为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本书全面系统地涵盖了软件评测专业的知识。全书共20章,对软件评测的基本理论、软件评测技术、软件评测管理以及软件评测具体案例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附录部分对常用的测试工具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中涉及的一些实例全部取材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数十年来的精华,既对软件评测理论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也是软件评测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大幅度提高软件评测的实践能力。
  本书既是软件评测师考试培训必备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开发、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技术人员使用。
展开
精彩书评
  软件正进入测试时代——这是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从近几年的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感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信息产业部从2001年开始把软件产品质量列入年度抽查之列《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简称为“国抽”,信息产业部的抽查简称为“行抽”)。 国家科技部从2002年开始,对“863”高科技项目中的软件相关课题采取“以测代评”钓管理方式,请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评测机构进行三维CAD、ERP、操作系统、网络计算机、国产数据库等专项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项目是否通过验收的重要依据,也以测试结果的排序作为研发单位是否获得新的立项支持的重要依据。 我国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专家鉴定会方式现在也开始有了改变——先对所开发的软件技术成果进行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测试,然后再提交给专家鉴定会;有的甚至索性以测试代替鉴定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委在本行业应用信息系统选型过程中,在判别谁家研发的软件能够“入围”时,也采用由公正、权威的测试机构进行测试的手段。 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信息工程监理也把测试,特别是软件测试作为重要手段——从过去的项目验收测试发展到信息系统监理;从过去的定性评价发展到让“数字”说话。 为适应软件进入测试时代的需要,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相当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例如上海、北京、辽宁、浙江、四川、重庆、安徽、青岛等,成立了本地区的软件评测中心。 相当多的大、中型软件企业强化了软件测试活动,不仅抓紧软件开发人员的自测环节,还配备了专职的软件测试人员和测试部门开展独立的专职测试。 于是,开始出现软件测试人员紧缺。人们开始强烈感到:软件进入测试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一些高等院校审时度势,在多年来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基础上,开始筹建或已经设立了软件测试专业。 “软件评测师”被列入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03年10月 18日,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国人部发[2003]39号),决定在多年来实行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中级资格”中增加“软件评测师”一项。自此,软件评测人员开始有了独立的专业技术资格名称,这不仅对于从事软件评测的人员是巨大鼓舞和鞭策,也表明了软件评测正在成为独立的行当,软件评测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既是软件进入测试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软件测试行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要造就数以万计的软件测试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培训;而一套先进实用的教材又成了教育培训的关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凝聚15年专业测试成果和精华,吸取了国际和国内软件测试领域的经验,紧扣最新颁布的《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参考了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在国内多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编写了《软件评测师教程》一书。 本书内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软件评测专业的知识,追溯了软件测试的发展史,反映了当前国际上采用的最先进的测试理论、标准、技术和工具,展望了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表述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书中的软件测试术语、测试方法、测试标准统一到当前最新的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评价和产品质量等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上。本书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对测试提出的需求,特别注意到软件测试技术在信息系统测试中的应用。软件评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为了使教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书提供了系统功能测试、白盒测试和性能故障定位与分析等示范案例,以便从事软件测试的人员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本书还对前瞻性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流行的测试工具作了一些介绍。 本书由柳纯录担任主编,黄子河、陈渌萍担任副主编。第1章由黄子河编写,第2章由高炽扬、罗文兵、黄民德编写,第3、4章由黄民德编写,第5章由黄江平编写,第 6章由陶新听编写,第7章由耿莉编写,第8章由陈渌萍编写,第9章由黄官银编写,第10、11章由袁志民、相春雷编写,第12章由朱璇编写,第13章由耿莉编写,第14章由杨巨森编写,第15章由黄官银编写,第16章由朱璇编写,第17章由董晓阳编写,第18章由陶新昕编写,第19章由罗文兵编写,第20章由陈渌萍编写,附录由郝煜编写,全书由柳纯录、黄子河、陈渌萍统稿。朱璇、黄官银、黄民德、相春雷也对全书的修改和完善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书着重于考试大纲中的软件评测知识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相关内容的深化和细化,有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则需参考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各位领导和同仁,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内其他多位专家,对本书的编写倾注了热情关怀、悉心指导和鼎力帮助,我们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软件评测师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新开设的门类,所以,编写《软件评测师教程》一书是一项具有强烈挑战的创新性工作,难度大,时间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如果有意见和建议请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系。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理  论  篇
第1章  软件测试概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现状
1.3  软件测试与软件项目的关系
1.4  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
1.5  第三方测试
第2章  软件测试基础
2.1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
2.2  软件测试目的
2.3  软件测试原则
2.4  软件测试对象
2.5  软件测试分类
2.6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2.7  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2.8  软件失效分类与管理
2.9  白盒测试
2.10  黑盒测试
2.11  自动化测试
第3章  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测试标准)
3.1  质量的定义
3.2  测度与度量
3.3  软件质量模型
3.4  标准的发展
3.5  GB/T 18905产品评价
3.6  GB/T 16260.1产品质量
3.7  软件测试国家标准
第4章  软件测试过程与管理
4.1  软件测试过程
4.2  评价过程的特性
4.3  评价过程
4.4  评价与生存周期的关系
4.5  评价过程的要求
4.6  配置管理
4.7  测试的组织与人员
4.8  软件测试风险分析
4.9  软件测试的成本管理
第二篇   测试技术
第5章    黑盒测试案例设计技术
……
第6章    白盒测试技术
第7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技术
第8章    应用负载压力测试
第9章    Web应用测试
第10章   网络测试
第11章   安全测试与评估
第12章   兼容性测试
第13章   标准符合性测试
第14章   易用性测试
第15章   可靠性测试
第16章   文档测试
第三篇     测试案例
第17章   功能测试
第18章   白盒测试
第19章   数据库测试
第20章   负载压力测试及故障
附录 测试工具介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