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雪山下的朝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658265
  • 作      者:
    范稳著+摄影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藏历水羊年(2003年)是梅里雪山的本命年,写过非常魔幻的《水乳大地》的作家范稳获得了一次机会随考察团全程考察藏族转经朝圣文化,于是有了这部《雪山下的朝圣》。
  全书尽量详细地描述了环绕梅里雪山转经朝圣应做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包括内转(小转)、外转(大转)在内的完整路线,各主要雪山峡谷、朝拜的站点、歇脚的村庄、实用的小店以及许多背景资料,还有发生在路上的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
  行文完全是实录性的,有些像新闻采访,作者没有刻意地煽情或故意制造悬念让人想入非非,文字之朴实让人有些出乎意料。而你不得不相信,真实往往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真假朝圣者
  我是在从德钦县回香格里拉城的路上,再次遇到那个磕等身长头的年轻喇嘛的。那天我们刚好走到滇藏公路海拔4000多米的白马雪山垭口上,雪山上天气不好,下雨,且多雾。就在我们的车在白马雪山上转来转去找拍摄点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公路上一个孤独前行的身影。他穿一件绿色的雨披,系着一根红色的腰带,雨披下摆露出绛红色的喇嘛僧衣,身前是一件厚厚的牛皮围裙,手上套着两块木护板,形状有些像我们穿的木拖鞋。只见他在公路上一步一磕,一磕一俯身,标准的五体投地式的等身长头。寂静的大雾中只有他不断地起身、伏地、再起身、再伏地,身体在大地上摩擦出“刷刷”声。当时我在心里喊,佛法僧三宝啊,总算让我又遇见你了。
  我们曾经在去德钦的路上在白马雪山脚下遇见过他。当时我们的车从他身边一晃而过, 对开车的扎西师傅说,有个磕长头的喇嘛。可是扎西师傅不当回事地说,他是一个骗子,然后一轰油门,把人家所得远远的了。扎西师傅在迪庆州里的政府部门开车,在藏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那一路上我很崇拜他,并拜他为师。我当时感到很吃惊,难道社会真的堕落到连磕长头这样神圣的事情也有人利用来施行骗术了吗?我问扎西师傅,你为什么认为人家是个骗子呢?我知道藏族人对磕等身长头朝圣的人是最尊重的。扎西师傅说,因为他没有后援。的确,我们一路上没有看到为磕长头者做后援的人,他们的身后一般都有四五个拉着板车的精壮汉子,板车上装满了一行人的帐篷、衣物、青稞等必需品。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不要后援就能完成磕长头的壮举,因此我们的扎西师傅认定他是一个骗子似乎也有些道理。
  但是佛祖保佑让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又遇到这个身份可疑的磕长头者了,我要证明他是否是个真正的朝圣者,就跳下车来,打算和他谈一谈。
  ……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以汉族人的目光追寻藏族人信仰世界轨迹的纪实作品。
  转经朝圣是藏族人信仰世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们一生中必须完成的神圣使命,而在神山60年一轮回的本命年前往转经朝圣,其价值远远超乎寻常,其规模也盛况空前。毕竟,60年等一回的机遇,一生能有几多?
  作家范稳长期关注藏东南香格里拉藏区的民族文化,并在梅里雪山的本命年——藏历水羊年(2003年)终于有了一次随考察团全程参加藏族朝圣之旅、全面考察藏族转经朝圣文化的机会,于是有了这部《雪山下的朝圣》。
  本书全部以作者所经历的真实情节为素材,以作者用整个身心体察和研究的成果为支撑,为我们尽量详细地描述了环绕梅里雪山转经朝圣应做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包含水量内转(小转)、外转(大转)在内的完整路线,各主要雪山峡谷,朝拜的站点,歇脚的村庄,实用的小店,以及许多自然、人文的知识背景资料,还有发生在路上的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可以这样说,该书比较完整地诠释了藏族人转经朝圣文化的基本内涵,使我们既领略到朝圣之旅的人文风光,藏族人丰沛虔诚的内心世界,又感悟到了藏族人对待信仰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对于民族间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也是一座实在而便捷的桥梁。
  这是一本将你的灵魂带到远方去的书,是一本弥漫着山清冽而神秘气息的文化画卷。
展开
精彩书摘
  雪山与神灵(片断)
  大凡雪山,都是与神灵相伴的。
  这里讲述的雪山不是北方的那些季节性的雪山,而是指巍峨的西藏高原上终年积雪的神奇山岭。他们耸立于世界屋脊之巅,傲视大地上的芸芸众生,白云是他们的衣袖,山风是他们的歌声,冰川是他们的佩饰,太阳和月亮是他们的朋友,森林与百兽是他们的臣民。而每一座雪山都有一则则动人的传说,就像萦绕在雪山上的云雾和覆盖在他们身上的皑皑白雪,神奇而美丽,遥远又空蒙。神灵高居其间,百兽为之臣服,鲜花竞相开放,群山向其叩首,江河蜿蜒其膝,彩虹凌空飞舞,云雾为其吐纳呼吸,松涛是其窃窃私语,而山崩和泥石流,则是他倾向人间的愤怒惩罚。
  这样的雪山,是需要警车的。对其信仰的人,则虔诚地称之为神山。
  位于云南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神山。它地处滇藏结合部,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2003年7月工资,云南的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一荣耀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诺贝尔奖。如果这个奖有桂冠的话,人们一定会把它戴在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的峰顶。因为连联合国分管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的专家都认为,梅里雪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最大品牌。因式分解此,他是一座世界级的雪山。
  更为重要的是,梅里雪山是藏族人心目中最神圣地神山。他耸立在白云之上,蓝天之下,仿佛一座巨大的白色金字塔,圣洁,孤傲,挺拔,伟岸,冰清玉洁,雄踞天宇。你能想到的所有赞美词汇,在梅里雪山面前都嫌浮浅。而藏族人对梅里雪山的感情,更非语言可以描述。他们只会实在而具体地告诉你:“没有朝拜过梅里雪山的喇嘛,他的法力就会减少一半;而没有转过梅里雪山的人,死后他的尸体都不会有人帮忙抬,因为他的身体不干净。
  这是一座人们需要崇拜的雪山。当你面对他时,即使你不是一个相信轮回说的藏传佛教信徒,即使你对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了解不多,但是,你看到这优雅高贵的雪山,便会有某种震撼从心底升起,从这一时刻起,你将明白什么叫敬畏。
  敬畏是宗教情感的前奏,敬畏一座雪山,就是在敬畏一个神灵。因为雪山是神灵居住的地方,神就是山,山就是神,山与神合而为一,雪山便成了神灵的领地。
  我在书中称卡瓦格博主峰时用人称代词的他,而不是物称代词的它,是因为我赞同藏族人的观点,卡瓦格博主峰是一座具有人性或曰神性的雪山。他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奇,自己观照人间的独特方式。他是有灵性的,有人情味的,甚至有喜怒哀乐的一座雪山。
  无数第一次到藏区来旅游的游客,到了梅里雪山前的飞来寺,都会像藏族人一样,买一束松柏枝,几把青稞,然后虔诚地塞进两个巨大的香炉里,让袅袅的青烟在雪山前升起,口里呼喊着刚刚学来的祈诵吉祥的咒语-啦嗦啰!此时此刻,雪山在他们的眼里,已不是一座单纯的雪山,而是一个可以护佑他们的神灵。他们对这座雪山的情感,已经挖一个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了。他们的灵魂,已经被这伟大的雪山深深控制了。
  于是,人们把自己所不能控制,所弄不明白的东西,交给了这座神山。他太高远完美了,似乎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天国。他是天国的代言者,以无言的话语指导着我们的心灵,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有任何渎神的言行,梅里雪山高高在上呢。
  藏族人对梅里雪山的情感则比我们更深厚,更具体-雪山及其所代表的一切,已经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丝丝缕缕之中。因为他们和雪山终生相伴,雪山既是他们的生存依托,又是藏族人宗教情感的最终归宿,是他们精神世界里的擎天支柱。圣洁的雪山已成为藏民族宗教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它具体到如果一个藏族人看不到卡瓦格博峰高贵的面容,他将无法洗清自己的罪孽,无法摆脱自己的苦难,无法在六道轮回-天、人、阿罗修、饿鬼、牲畜、地狱-中往生善道。
  把雪山视为神山,体现了藏族人最为朴素的自然观。我们知道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苯教的某些东西相结合,形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这在许多雪山脚下的村庄里,从各种版本的民间传奇和神话传说中,都可以找到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以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为例,村庄里的老人告诉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卡瓦格博峰原是本地凶煞魔怪,传说他有9个头,专在夜晚劫杀村人,吸食人血。后来,来自印度的莲花生大师到此地修行,降服了这个魔怪,使他成为佛法的守护神。从此以后,卡瓦格博峰才成为藏族人的神山。在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万神殿中,这样的神山一般被看做是本地的护法神。
展开
目录
上篇  内转神山:让心灵与神灵贴近
第一章 卡瓦格博神山的召唤
一、 雪山与神灵
二、 雪山与朝圣者
第二章  朝圣者的村庄——雨崩
一、 内转之路
二、 隐匿的村庄
三、 十万八千佛加持的神水
第三章  明永——映照朝圣者心灵的镜子
一、 吉祥的冰川
二、 雪山下的寺庙
下篇 外转神山:修苦行的一种方式
第四章  从澜沧江边出发
一、 神山脚下的一个圆
二、 “十字路口”下的村庄
三、 在森林中穿行
四、 翻越德卡拉山
第五章  神山的背影
一、 西藏的河谷
二、 阿炳村的发现
三、 穿越怒江大峪谷
第六章  神灵遍布的山水
一、 施放跳蚤的喇嘛
二、 达古拉山传奇
三、 飘在舒拉雪山口的历史烟云
四、 尾声:回到澜沧江峡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