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往事知多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16044908
  • 作      者:
    朱健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往事知多少”,是我跟小学老师学到的第一句“纯文学”语言。老师说,知多少意思就是不知多少。一言点化,凿我混沌,泽惠终生。只是老师姓氏尊讳当时即未弄清,而今更无从查稽。回望当年情景,老师大概是应友辈约请,临时代几节课,讲的全是李后主。无妨噫测,老师乃文曲星下凡潇洒走一回,只是为我辈小子展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生机无尽,造化万端。
    往事知多少——两年高小,课堂内外,往事实在不知多少。这里还没说每年五月开始接连不断的勿忘国耻、打倒帝国主义大游行和街头讲演活动。而今细细思量,积淀心灵最深处的莫过“遭遇李后主”和“熟读蒋光慈”。作为各持一端的文化生命符号或隐喻,在我不算太短的人生历程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飞扬蹈厉,怡然自得,怎么也夹缠不清。暮年盘点,心境渐近澄明,还是夹缠不清。故而此生决计不写什么回忆录以及“口述”之类,以一己之昏昏,贻智者笑。然春花秋月,落红尽是有情物,千里婵娟共管弦。师友教益,伙伴游踪,每有忆及,莫不怦然心动,不能自已,率笔采拾,兴尽乃至。不成敬意,聊表感念之情而已。
展开
精彩书摘
    未及谋面的朱珩青女士,远道馈赠所著新书,《路翎:未完成的天才》
    。展读之余,却只能说几句书外的话。一则,未及细研,类此思辨激情充溢
    之作,自所难言。即如书名,便令人想到,由“路翎”这一沉重个案,推衍
    及于“未完成的天才”如此重大命题;时尚风习,个人命运,涡流回荡,根
    石纠结,其问该有多少社会、历史、文化意蕴,正负生克,清浊激扬,岂一
    时言语所能道尽?二则,已有钱理群君序《精神界战士之大悲剧》。文情俱
    胜,忧深思远,颇得朱书大旨。钱君且践行“把自己摆进去”而感慨以道之
    ,尤见启迪之功。不敏如我,即是去年从《读书》(八期)上读钱序,而知有
    此新书,而欲一读为快,而不知何方搜求,而念念不忘者经年。甚至遐想联
    翩至于“成竹在胸”,推定作者当为青年新锐之士,始克发此开创警世之编
    。“主观主义”莫此为甚。然先入之见,“直感”之“觉”,以新锐、开创
    、警世六字状朱书品位,相差似亦不过毫厘间耳——但也可能谬之千里。还
    是说书外的话为妥。
    5月间,准备去北京小住,行前收到一位博士研究生张业松君来信;内
    称:在编一本题名《路翎印象》的书。开来目录,有我短文,希望“给予选
    用授权”云云。又云:前此已与人合作编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路
    翎文论集》、《像是要飞翔起来——路翎晚年作品集》,均将在年内出版。
    看后我一时竞有些糊涂:今夕何夕?今世何世?奔走相告说路翎,确曾有过,
    但那是40年代即半个世纪前的事了。而今,“世纪末”了,怎么又会一年三
    本印“路翎”?
    糊涂尚未了,五月号《芙蓉》来到案头。路翎“晚年未刊长诗”《旅行
    者》,赫然在目。“像是要飞翔起来”,大概即出自此诗。一本“纯文学”
    期刊,10个版面发500行长诗,大概决非为了“赏心悦目”或‘轰动效应”
    。这样的事,还是有人在默默地干。我肃然,张业松君所说“三本路翎”,
    不论是否今年,大概终会成为事实。我相信。
    因为在北京,又遇到了“路翎”。木樨地高楼,清德硕望、八十近五的
    梅志大姐,一如既往要为速与不速之客,亲自下厨洗手做羹汤。晓风也从大
    山子家中赶来帮厨料理。娓娓清谈话家长里短,谈到有电视台与余明英联系
    ,要改编《财主底儿女们》,拍电视连续剧。余明英不谙此道,不知如何“
    谈条件”。联系了几次,没消息了。据说是丁荫楠任“总导演”不知到底怎
    么回事。影视圈外人和影视圈内人打交道,很难弄清方向。我的“社会关系
    复杂”此次又有用场。知道丁导正在北京,虽过去不认识,倒也顺顺当当交
    谈一次,证实确有其事。出乎我意外者,是丁荫楠对路翎(以及所谓“胡风
    派”)作品的熟悉和理解。影视界的事不可知数太多,且说到这里为止。后
    事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综上“现象”,于梅志大姐几上见朱珩青新书,倒也顺理成章。因孤陋
    如我,已知有博士生、编辑、出版、影视界,男女老中青,从不同视角,以
    不同方式,关注路翎,不敢说是蔚为大观,至少已远远超出前些年把路翎作
    品定位于“心理分析小说”、“人物精神痉挛”之水平。也许路翎其人、其
    作品价值,正在并不引人注意地“浮出水面”;惟其“不引人”,方会成为
    真正的“浮出”吧。朱珩青则做了一次颇具力度的“托举”。力度,来自于
    “深水作业”。比如,对路翎身世、经历,她不拘成说,多年多方搜求,开
    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于理解路翎其人、其作品大有助益。但她不
    自秘、不自炫、不自是,“等将来有了新研究者的高明的改写、重写,这本
    书就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朱书169页,《后记》)。惟谦德始可以言致
    远。为人为学皆如是。相信将来“新的研究者”,无论改写或重写“路翎”
    ,都会记住朱珩青的“深水作业”和她的“托举”之功。
    1997年7月
展开
目录
从“遭遇李后主”说起
——代序/1
胡风这个名字……/1
精神界人非骄子/17
清水素馨奠路翎/26
书外的话
——关于路翎/32
信而有征《路翎传》
——兼及王丽丽的“胡风研究”/35
贾先生风流事/38
又见贾先生/40
水光云影话燕郊/44
新年听诗/50
影事杂记/52
罗江杂记
——记李广田老师/64
抚摸历史
——重读《少年果戈里》/81
想起了《银狐集》/84
机智的诗/87
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晏阳初种种/89
“大瀑布,真好玩……”/95
“乡农学校”旧事/10l
两位梁先生/106
追思席朝杰先生/115
追思林辰先生/120
我骗我师/123
《辞源》记趣/126
混进《辞源》/131
端木杂忆/141
诗人赵枫林/145
有此一说:屈原好比梅兰芳/149
大师红楼“梦”难圆
——吴宓的“大小说”/158
兰州往事
——忆陈兆昌先生/166
“李宗仁的文明棍”
——亡友刘守身二三事/l76
莫应丰琐事/l87
诗缘旧情悼邹绛/193
记小白/196
老郅/199
故人生死两茫茫/203
化入诗的生命/206
傅白芦的书/208
陈远宁的书/2l0
朱纯的书/213
读《逝去的岁月》书后/216
李约拿的书/218
杨亚杰的书/220
萧湘的书
——读《唐诗的弃儿》/228
“背犁者”之歌/231
朱结酒缘结书缘/233
《书前书后》书外/237
2001年诗缘纪事/239
致朱正
——兼及舒芜《我思,谁在?》/243
致周实/249
我读契科夫/254
唐塔·乌龙院/257
一张老歌片/261
“耶稣■庭”旧闻/265
缘悭一面资中筠/270
买书奇遇记/273
《潇园随笔》序/276
《无霜斋札记》序/278
《碎红偶拾》序/280
我的书斋/281
我的书缘/282
往事知多少/285
后记/2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