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借问英雄何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671415
  • 作      者:
    冯伟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冯伟林的最新奉献,《谁与历史同行》热销后的又一力作。解读千年历史与现实人生的文化精品。
  冯伟林的散文,把笔触遥遥指向历史,从那里追寻生命应有的辉煌与壮美,同时又把笔触深深探入自己的内心,荡漾出了对生命的诚挚和感动。
展开
作者简介
  湖南湘潭人,经济学博士。近年在《人民日报》《当代》《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了许多较有影响的作品,受到评论界瞩目,被认为是“新儒生”散文的代表性作冢。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过散文集《莲池风啸》《谁与历史同行》等多部著怍,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作品被收入国内数十家选刊、选本和大中学教材。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冯伟林的最新奉献,《借问英雄何处》是《谁与历史同行》热销后的又一力作。解读千年历史与现实人生的文化精品。
    冯伟林的散文,把笔触遥遥指向历史,从那里追寻生命应有的辉煌与壮美,同时又把笔触深深探入自己的内心,荡漾出了对生命的诚挚和感动。
展开
精彩书评
  我珍视冯伟林的作品,他所描绘的每一个高大形象,都具有过去和现在
  的可比度。
  ——李国文
  冯伟林先生就像一个当代儒生,他有一种强烈的意识:他所写的正是他
  的楷模。
  ——李敬泽
  冯伟林的作口叩特别值得张扬的是对历史的同情感,是他在对历史理解
  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对被述对象的一种尊重。
  ——孟繁华
  传统文化能否进行现代转化,冯伟林的作品更能接近这种本质的东西,
  这是一个仕对社会存在的责任。
  ——贺绍俊
  在冯伟林的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历史,触摸到的是曾经热血为国为民
  的灵魂,听到的是今日文化勃兴和为国为民的呼声,感受到的是作者内心不
  息的激情。
  ——阎真
展开
精彩书摘
  先是皇室继承人的问题。岳飞希望尽早明确。他曾向赵构多次上奏。这
  触到了赵构的痛处。赵构曾严厉地对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在外,
  此事非卿所当预也!”自古以来,皇室的事情容不得任何外人干预,何况是
  手握重兵的武将?几年前,由于金兵追杀,赵构惊恐之至,丧失了生育能力
  。他唯一的儿子,由于宫女踢翻一个铜鼎,也被惊吓抽搐而死。赵构只好挑
  选了两位皇室子孙做养子,但还没有明确哪一位继承皇位。正在犹豫不定的
  时候,金国人放出话来,要放宋徽宗回去做皇帝。但宋徽宗没多久就死在异
  乡。金人又说要扶植一个宋家嫡系做傀儡皇帝,以对抗南宋。赵构恼怒不已
  ,岳飞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二是怀疑岳飞的忠诚。岳飞三次提出辞职,让赵构耿耿于怀。一次是
  得了眼病要回庐山休养;第二次是母亲去世了要回去守孝;第三次是与宰相
  张浚发生争执,心里不痛快,要回庐山休息。赵构当然不批准,还妄加猜测
  ,你岳飞是不是拥兵自重,要挟朝廷?岳飞还有大犯忌讳的地方,就是他的
  军队号称“岳家军”。朝廷的军队,要叫只能叫“赵家军”,怎么能叫岳家
  军呢?
  第三是赵构做出了战略调整,不准备收复河山,准备偏安一隅了。岳飞
  是军事家,是军队的统帅,是坚定的主战派,天天喊要打仗,可赵构准备要
  议和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专制统治的铁律,这
  是赵构要杀岳飞的最重要原因。赵构安排秦桧与金签订过两个《和约》,岳
  飞都反对。岳飞说:“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为堵住岳飞的嘴,赵构
  一反常态,颁大赦诏书,对提反对意见的岳飞等人大加爵赏。但诏书下了三
  次,岳飞都不接受,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甚至
  揭赵构的老底:  “比者寝阁之命,成谓圣断己坚,何至今尚未决?”
  金国撕毁和议,进攻南宋,遭到了岳飞的坚决抵抗,被岳家军一路追杀
  ,特别是朱仙镇一战,几乎赔掉老本。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皇帝
  赵构却通过这场战争对局势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他召集大臣说,两国的战
  略局势已经形成,我们有了选择的空间。金国的致命威胁下降了,不要再去
  惹金国了,收复失地的风险太大,承担不起,不如放弃中原。做皇帝要紧,
  享乐要紧,收复河山的事情留给后辈去做吧!要相信一代新人耳生旧人。《
  宋史纪事本末》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
  那么,过去的豪情和热血,过去的承诺和誓言,统统见鬼去吧!赵构决
  心放弃中原,就必须杀岳飞了,“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中国历史上,失去信任后,或是改变主意后,皇帝诛杀功臣的事不胜枚
  举,这可能是中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类格言警句比其他国家和
  民族多得多的主要原因。
  P012
展开
目录
序言/陈建功

长河回望
借问英雄何处
左宗棠之死
亲近长沙
枝叶世界
王安石之死
明月几时有
千年圣洁

静水深流
三棵树
乡村学校
高山仲止
父亲
贞园

昭山拾叶
秋的颂辞
我的周末
冷暖春秋
临湘听雨
南岳风歌
荷塘五景
高咯草叶
域外散记

时代的呼唤与历史的使命
潇洒风神:一个人的故事与轶闻
谁与湖湘文化同行
名家评点冯伟林作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