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br>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br>为学不作媚时语<br>——读王元化《传统与反传统》<br>是社会批判,还是政治参与?<br>——关于张闻天的悲剧与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问答录<br>终极关怀——汉民族政治文化的基因缺陷<br>随风飘去<br>——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br>毛泽东和他的民粹主义倾向<br>——与施拉姆教授的对话<br>毛泽东晚年文化思想散论<br>六十年代的教育危机与八十年代的语言破译<br>为什么要对比研究文化革命与法国大革命<br>启蒙三题: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内容摘要
《风声·雨声·读书声》记载了作者带着“问题意识”问学十年的心路历程,既有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文章,也有富含感情色彩的短论,书评,“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文字。这学理层面的思索和感情和论述,反映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精神生命的自我淘洗和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