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5日,第7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举行。闭幕式前照例是足球决赛,北京队对辽宁队。当时的辽宁队无疑是实力最强的,但占有主场之利的北京队也有胜利的希望。北京球迷都想着去工体加油,却发现一票难求。闭幕式已经被安排好了,观众大多数是有组织的,他们要为比赛双方加油,挥舞旗帜营造出热烈的场面,文明、友好、热情,他们要传递和表达的并不是球迷的喜好,而是一句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这句主题口号1992年6月26日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上,同时确定的其它口号是:中国的机遇,北京的荣誉;亿万颗心暖人间;和平进步迎接新世纪;历史名城,时代盛会;北京欢迎您。
1993年1月11日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萨马兰奇正式呈交了《申办报告》。3月6日,以国际奥委会委员贡纳尔·埃里克松为团长的国际奥委会考察团一行12人抵达北京,开始对北京为期3天的考察。5月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副主席高斯帕等人抵达北京进行考察。
9月23日,在蒙特卡罗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将投票决定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而北京,将第7届全国运动会安排在9月4日至15日举行。这次运动会把大家申办奥运、志在必得的心气鼓荡得非常之高,马家军在女子中长跑比赛中破了3项世界纪录,当时的《七运晨报》以“云霞满天”为标题报道王军霞、曲云霞,而相当一部分民众相信,成功申办的场景也会如“云霞满天”一样美丽。
《七运晨报》由《北京青年报》主办,当时的《北京青年报》还是一张4开小报,他们想通过办《七运晨报》积累经验,改版为对开大报。《七运晨报》浓眉大眼的版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人购买。那时候的北京城不像现在,一早上就有五六份报纸上市,雇佣大批报童沿街叫卖;当时的市民只习惯下班的时候买一张晚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