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六十年
向苏式制服看齐
1949年,随着毛泽东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庄严宣告,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时代,昂首阔步迈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伊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展开,中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以苏联为榜样和参照,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装的趋势。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俄文译音,意为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同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一边开襟的短衫、长裤。人们做衣服的面料大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新中同成立后,全国人民的服装开始和革命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列宁装首开风气,流行甚广。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年轻人中的一句流行语。列宁装因为是以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经常穿的服装为设计蓝本裁剪而成的,所以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列宁装的面料多为斜纹布,形制为大翻领,对排扣、双襟,中下方均有斜插袋,或配以同色腰带。列宁装本是男装,但在中国却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逐渐演化为女式服装,成为与中山装一样出名的革命“时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阴阳大颠倒呢?据服装专家说,列宁装成为中国女性的最爱除了表明50年代的女性紧跟革命潮流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受爱美之心的驱使。列宁装的双排纽扣和大翻领对衣服起到了较好的修饰作用,它配有的同色腰带所具有的紧束功能可以很好地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所以深受广大女性的欢迎。
在哈尔滨长大的张大妈清楚地记得,1945年东北解放后,列宁装便开始出现,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传遍全国。在当时的军队大院里,单位还统一发放列宁装。女同志都喜欢穿这种服装,爱美的姑娘还常常将白衬衫的领子翻露在外面,与列宁装搭配得非常协调漂亮,穿上列宁装也成为特别荣耀的事情。
那时候,报纸上登载的一些女劳模的照片,如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是身着列宁装照的相,显得非常精神、非常别致。她们既是劳动能手,又是美丽的时代代言人。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张大妈说:“我很羡慕她们,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也可以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
北京服装学院研究服装史的袁教授回忆说:“列宁装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追求进步的一种表现,服装代表了社会的导向。虽然这种服装并不华丽,却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很多要求进步、要求改造的人们都穿上这样的服装。”
军队中的女干部们穿着列宁装,留着短发,外表干练,英姿飒爽。后来,列宁装成为国家机关和大专院校女干部的典型着装,同时逐渐融入社会形成风气。一头短发、一身列宁装定格成当时女革命者、女干部的典型形象。
“坦克服”是仿照苏联坦克兵的服装设计而成的。“坦克服”形制为立领、偏襟、紧身、袖口和腰间装袢。“坦克服”用料不多,容易裁剪,穿脱方便,由于这些特征,它也一度深受群众的喜爱。
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地区还流行一种“乌克兰”式衬衣,这种衬衣为立领、短偏襟、套头式,有的还在短偏襟上绣制各种图案,成为一种时髦的着装。
除列宁装外,当时受到女孩子追捧的还有“布拉吉”。据说“布拉吉”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到中国访问时,看到中国人的服装式样和色彩都很单一,指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他认为,女性应该人人穿色彩鲜艳的花布衣服,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苏联的“布拉吉”就被迅速介绍到中国。
“布拉吉”的款式其实很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布拉吉”因为款式新颖、裙裾飘飘而让姑娘们大开眼界,很快就受到具有爱美之心的年轻女孩的热捧。天津的邓女士说:“那时连幼儿园的小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布拉吉’,大街上的漂亮姑娘更是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当时工作的女同志几乎都有一件,穿不穿‘布拉吉’,不仅仅是风尚的取向,更多的是思想觉悟的问题。我衣柜里至今仍有一件老掉牙的‘布拉吉’。”“布拉吉”作为姑娘们的心爱之物,永远留存在那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为了造就积极向上的新一代,作为党的后备力量的广大共青冈员在理论上要认真学习马、恩、列、斯的著作,在服饰上也被要求向苏联看齐。党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带动其他青年穿着苏联大花布做的衣服,以体现中国的年青一代沿着苏联老大哥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美好明天的革命信念。为什么要通过号召的形式来推行呢?原因在于大花布衬衫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只适合女性,要求男青年穿大花布衬衫不符合中国通行的传统习俗,所以,尽管要求推广苏联大花布做的衣服,它也有助于改变中国传统男装简单划一的沉闷局面,但终因和中国的民风民俗出入太大而难以推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