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万物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797548
  • 作      者:
    (美)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著
  • 出 版 社 :
    接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万物简史》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体现科普写作艺术高度的图书之一,一卷在手,乾坤宇宙尽在掌握,古往今来尽收眼底。仰望蔚蓝的星空,感受着宇宙的神奇与浩渺;俯瞰苍茫大地,领略生命的惊奇与美妙。

  ★原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及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作序,中科院院士甘子钊、何祚庥及国际知名科学家彼特?阿金斯、提姆?弗兰纳里联袂推荐。

  ★英文版荣获欧盟委员会笛卡儿科普奖、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奖、美国《科学》杂志优秀科学著作,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被译为50多种国家和地区文字。

  ★中文版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第三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佳作奖、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第一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在内的数十项大奖。

  ★入选新中国60年具有影响力的600本书、改革开放30年具有影响力的300本书、改革开放30年30部优秀科普翻译图书、中央读书活动第二批推荐图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还被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列入当地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展开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后定居英国,曾任职于《泰晤士报》,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2005年,被任命为英国久负盛名的杜伦大学校长。2006年12月,为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他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泰晤士报》)。

  代表作有《哈!小不列颠》、《欧洲在发酵》、《一脚踩进小美国》、《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等多种,每本均高居美、英、加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其中《哈!小不列颠》更被英国读者推选为“能深刻传达出英国灵魂的作品”。作者不但才华横溢,兴趣亦十分广泛,在语言学方面著有《麻烦词汇词典》、《母语》、《美式英语》等书,皆为拥有广大拥趸的幽默之作。

  作为布莱森创作的扛鼎之作,《趣味生活简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有关人类居家生活的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巨著,甫一上市即荣登欧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最前列,包括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在内的世界各大媒体都予以广泛报道并且好评如潮。

展开
内容介绍

  《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新颖的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很高评价。

展开
精彩书评

  ★《万物简史》……注定要成为一部现代科普著作的经典。

  ──《纽约时报》

  ★科学从未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从未如此充满惊奇和美妙。

  ──《出版商周刊》

  ★《万物简史》必将引发销售狂潮,其结果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将对宇宙万事万物和万千生命比以前有更多的了解。

  ──《每日电讯》

  ★再过一二十年,布莱森一定会收到不少年轻科学家的来信。他们告诉他,是他的书引领他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使他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度过他们的一生。

  ──《俄勒冈人报》


  ★科学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和高深,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一次富于智慧、风趣幽默而又大开眼界的科学之旅。

  ──甘子钊(中科院院士、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第一首席科学家)

  ★我认为这是值得向所有青少年朋友们推荐的一本优秀科普读物。

  ──何祚庥(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通过一种富于智慧和极易理解的方式,将科学与最广大的潜在读者联系在了一起。

  ──罗伯特·温斯顿(英国皇家学会安万特奖评委会主席)

  ★《万物简史》可以跻身于引人入胜的图书之列。

  ──彼特·阿金斯(牛津大学著名教授、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会长)

  ★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果所有学校都将其列入科学教育的必选教材,那么它们将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

  ──提姆·弗兰纳里(南澳科学委员会主席、《自然的缺环》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要是你把观望宇宙深处比做是在从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100层上往下看(假设100层代表现在,街面代表大爆炸的时刻),那么在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那个现象的时候,已经发现的最远的星系是在大约60层,最远的东西——类星体——是在大约20层。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把我们对宇宙可见部分的认识推进到了离大厅的地面不到1厘米的地方。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仍然找不到噪声的原因,便打电话给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向他描述了他们遇到的问题,希望他能作出一种解释。迪克马上意识到两位年轻人发现了什么。“哎呀,好家伙,人家抢在我们前面了。”他一面挂电话,一面对他的同事们说。

  此后不久,《天体物理学》杂志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所作,描述了听到咝咝声的经历;另一篇为迪克小组所作,解释了它的性质。尽管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并不是在寻找宇宙的本底辐射,发现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发表任何论文来描述或解释它的性质,但他们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只获得了同情。据丹尼斯·奥弗比在《宇宙孤心》一文中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都不清楚自己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直到看到《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报道。

  顺便说一句,来自宇宙本底辐射的干扰,我们大家都经历过。把你的电视机调到任何接收不着信号的频道,你所看到的锯齿形静电中,大约有1%是由这种古老的大爆炸残留物造成的。记住,下次你抱怨接收不到图像的时候,你总能观看到宇宙的诞生。

  虽然人人都称其为大爆炸,但许多书上都提醒我们,不要把它看做是普通意义上的爆炸,而是一次范围和规模都极其大的突然爆炸。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

  ……

展开
目录

《万物简史》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部 寥廓的空宇

第一章 如何营造一个宇宙

第二章 欢迎光临太阳系

第三章 埃文斯牧师的宇宙

第二部 地球的大小

第四章 事物的测定

第五章 敲石头的人们

第六章 势不两立的科学

第七章 基本物质

第三部 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第八章 爱因斯坦的宇宙

第九章 威力巨大的原子

第十章 把铅撵出去

第十一章 马斯特·马克的夸克

第十二章 大地在移动

第四部 处境危险的行星

第十三章 砰!

第十四章 地下的烈火

第十五章 美丽而危险

第五部 生命本身

第十六章 孤独的行星

第十七章 进入对流层

第十八章 浩瀚的海洋

第十九章 生命的起源

第二十章 小生物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生命在前进

第二十二章 多灾多难的生命进程

第二十三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

第二十四章 令人惊叹的细胞

第二十五章 达尔文的非凡见解

第二十六章 生命的物质

第六部 通向我们的路

第二十七章 冰河时代

第二十八章 神秘的两足动物

第二十九章 永不安分的类人猿

第三十章 一个星球,一次实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