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源科学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118847
  • 作      者:
    封志明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资源科学导论》是专门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编写的一部教学用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学界的广大科技人民与管理工作者参阅。
展开
内容介绍
  《资源科学导论》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资源科学导论》分上、中、下三篇,共21章。上篇,总论——从资源科学研究的源起与发展出发,分5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科学思想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扼要阐明了资源科学研究的框架体系。中篇,分论——基于资源科学研究的纵向分异和部门资源学科的特点,分9章从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与人力资源等部门资源出发,分门别类地讨论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评价问题。下篇,专论——基于资源科学研究的横向综合和跨学科性质,前5章从资源物理、资源地理、资源生态、资源经济与资源管理的角度,论述了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学科基础、主要领域与研究内容;后2章则从生存、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的角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总论
  §2.1 古代朴素资源史观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历史大约为200-300万年,这与地球45--60亿年漫长的历史相比,仅仅是短暂的一瞬。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最早人口的数量长期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思维能力很低,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一石器有了一定的改进,并能制造一些骨器、角器,还进一步发展了一些复合工具。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弓箭的发明,人们依靠集体的力捕猎来的动物逐渐增加,首先开始了兽类的驯化和饲养。同时,逐渐对植物的生活习性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利用简单粗糙的原始农具,对那些产量较高、食用价值较大的野生植物进行种植,这就是原始农业的开始。这时人类对其周围的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微小的,就其对生物圈的影响而言并不明显地超过其他的动物,因而对自然界的原始平衡状态的干扰不大。从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到原始农业、再到农业社会,人们从崇拜自然到尊重自然,产生了一系列朴素的资源科学思想。
  2.1.1 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与自然崇拜时期
  从狩猎一采集型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人们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使野生流量资源终被耗尽,取而代之的是农业社会中人工培育的流量资源及其相应的流量技术。这一时期几乎占据了人类历史的80%~90%,人类利用的基本上是可更新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其更新的时间尺度可以用年来度量,除土地资源外,与人类个体生存的时间尺度基本一致,并没有数量级上的差别。人类是采用古老的流量技术——采集与狩猎,利用初等的流量资源——生物资源来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资源利用技术与资源利用类型是狩猎一采集型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生存基础。
  ……
展开
目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
前言
上篇 总论
第1章 结论:资源科学
1.1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与主要任务
1.2 资源科学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1.3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特点
1.4 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
第2章 资源科学思想与资源科学史观
2.1 古代朴素资源史观
2.2 近代资源无限史观
2.3 现代人本位资源史观
2.4 当代资源可持续利用史观
第3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概念框架
3.1 元概念:资源与自然资源
3.2 属性与意义: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分析
3.3 分类与特征: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讨论
3.4 地位与作用: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认识
第4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
4.1 物质循环规律
4.2 能量流动规律
4.3 自然节律规律
4.4 地域分异规律
4.5 生态资源优化定律
4.6 若干资源经济学原理
第5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5.1 资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5.2 资源科学研究程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5.3 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与信息系统方法
5.4 自然资源评价方法
5.5 资源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与跨学科研究
参考文献
中篇 分论
第6章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评价与气候生产力
6.1 气候与气候资源
6.2 光能资源利用与光合生产潜力
6.3 热量资源利用与光温生产潜力
6.4 水分资源评价与气候生产潜力
6.5 气候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第7章 水资源: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承载力
7.1 水与水资源
7.2 水资源数量评价与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7.3 水质评价与水环境质量评价
7.4 水环境容量与水资源承载力
第8章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资源承载力
8.1 土地与土地资源
8.2 土地资源分类与土地资源调查
8.3 土地潜力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8.4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第9章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9.1 生物圈与生物资源
9.2 生物资源量与生物生产力
9.3 生物资源类型评价——森林资源与草地资源
9.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10章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度量与矿产资源评价
10.1 矿床与矿产资源
10.2 矿产资源可得性度量与储量分级
10.3 矿产资源评价
10.4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1章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评价与能源环境效应
11.1 能量与能源
11.2 能源资源的宏观分析与综合评价
11.3 常规能源的地质评价
11.4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11.5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第12章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
12.1 海洋与海洋资源
12.2 海洋生物生产力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12.3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2.4 海水化学资源与海洋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12.5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第13章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潜力分析
13.1 旅游与旅游资源
13.2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3.3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
13.4 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森林为例
第14章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评价与人力资本开发
14.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
14.2 人力资源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14.3 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
14.4 人力资源评价
14.5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下篇 专论
第15章 资源物理:自然资源熵与资源能值分析
15.1 自然资源与熵
15.2 以熵概念为中心的资源物理学
15.3 能量原理与资源能值分析
第16章 资源地理:资源分布与资源配置
16.1 资源地理观
16.2 资源地理研究与资源地理学
16.3 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16.4 资源的时间配置
16.5 区域资源配置
第17章 资源生态:生态价值评估与空间占用分析
17.1 资源生态观
17.2 自然资源评价的基本生态因子
17.3 资源生态价值评估
17.4 生态空间占用分析
第18章 资源经济:自然资源价值与核算
18.1 资源经济观
18.2 资源经济过程分析与评价
18.3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计量
18.4 自然资源核算
第19章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模式与资源法律制度
19.1 资源管理论
19.2 资源管理体制与资源管理模式
19.3 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19.4 中国的自然资源立法与管理
第20章 资源安全:资源安全评价与国家资源安全
20.1 资源安全与资源安全观
20.2 资源安全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20.3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20.4 主要战略性资源安全
20.5 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与安全战略
第21章 生存空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21.1 生存空间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21.2 生存空间概念及其框架模型
21.3 生存空间的基本属性与空间位移
21.4 生存空间的相对性度量
21.5 生存空间的拓展途径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