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访汉代画像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360771
  • 作      者:
    杨爱国著
  • 出 版 社 :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杨爱国,1963年生于江苏如东,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致力于两汉考古,尤其是汉代画像石的研究。出版汉代画像石普及读物数册,与他人合作出版《中国画像石全集》第3卷和《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在《考古学报》《考古》等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画像石可说是一种石刻绘画,这种造型艺术,按成型技术来说,应属雕刻;依其整体艺术形态而言,实似绘画,故习称为画像石”。准此,本书所谓的汉代画像石就是汉代的画像石。本书从汉代画像石兴衰始末、画像石建筑的营建、为神明更为死者的建筑、汉人入神升仙的境界、汉人身后的理想家园、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汉代画像石的著录和收藏等7个方面对汉代画像石作了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介绍,重点介绍了汉代画像石的建筑形式和题材内容。书中插有80余幅图像,可与文字对读。读了本书,对汉代画像石会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欣赏汉代石刻艺人留下的精美作品图片的同时,增长中国古代艺术和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旅游生活。书末附深度旅游资讯,为读者参观考察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说到石头建筑和艺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罗马的建筑和雕塑,有的人还会想到中亚西亚的石雕艺术,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汉代画像石是从西边传过来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西来说”纯粹是学术观点
  ,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没有任何干系,且持这种观点者也不乏中国人或外籍华人。不管谁持这样的观点,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把我们传统的汉代画像石和国外的石雕艺术作一番比较,就可以发现,可能未必如此。不过限于篇幅和本书主题,笔者不想就此问题费笔墨,有心的读者在读完相关参考书或实地考察比较之后,自己会作出评判的。这里笔者还是言归正题,谈谈汉代画像石的兴衰史。资料显示,汉代画像石最早大约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最初的形态是套在木棺外边的石椁,图像是简单的悬璧纹和树木纹。画像石在这一时期出现可能和当时丧葬礼俗的变化有内在联系。经过战国末年到汉初的社会大动乱、大变革,周代的礼制,如用鼎制度
  、棺椁制度等遭到猛烈冲击,所存无几。代之而起的是,东周以来新兴的一些礼俗得以发扬光大,如空心砖用于建造椁室;凿山为室的崖墓在今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诸侯王中流行起来;日常生活用品逐渐成为随葬品的主体,模型冥器仓、灶、井之类出现并流行开来,与此同时,礼器虽然还在用,但主要是仿铜陶礼器,真用铜礼器的已经很少了。对于车马的使用也是如此,到了西汉时期。除了诸侯王以上的人物还用真车、真马外,其他人在墓里放点车马器就算是有车马了。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变革中,鲁南等低山地区的社会中下层人群,利用当地易于开采的山石,开始用打造好的石板建筑椁室,并迅速普及开来,以至于可能带出来一个新的职业--打造石椁。另外,石椁和砖椁的出现与流行可能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木材的紧张。在古代,木材被用于建筑房室、打造棺椁、制造工具和武器、当燃料,诸如之类,会消耗大量的木材,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木材紧张,价格上涨的现象,一些经济条件稍差的人家可能就不得不另想办法,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石材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二是人们的求新心理。在长期的和平安宁的环境里生活的人们比较容易形成因循守旧的习气,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护地位,在旧有传统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想出新的点子,开创新的时尚。当然,以上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所作的推测,具体情况如何,各地的情况是否各有不同,具体的家庭、甚至具体的人的想法如何,我们是永远无法知道了,不过,这可能也正是历史吸引人的地方,你努力想知道古人想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努力了半天,想出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最后还是不能确定哪一个或哪几个有现实性。
  当石椁墓(不论有无图像)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地区普及、流行开来的时候,河南南阳的个别地方,如南阳赵寨、唐河湖阳镇等地出现了砖石合建的画像石墓,从此,画像石墓在当地生根开花,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墓葬建筑形式。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其兴也勃其衰也忽
——汉代画像石兴衰始末/1
二、预作寿藏与亲人尽孝——画像石建筑的营建/5
三、为神明更为死者的建筑/9
(一)神庙大门的石阙/9
(二)墓地人口的石阙/10
(三)祭祀死者的祠堂/14
(四)死者安息的石椁和墓室/18
四、汉人入神升仙的境界/25
(一)能降祥瑞的天神/25
(二)引魂升仙的西王母东王公/29
五、汉人身后的理想家园/36
(一)食有鱼肉/36
(二)性有交欢/38
(三)居有楼阁/40
(四)出有车马/4l
(五)农耕手工齐备的田庄/47
(六)自娱亦娱人的乐舞百戏/55
(七)善以示后,恶以诫世的故事/67
六、画师良匠巧为之/82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82
(一)汉代画像石的艺术功能/82
(二)汉代画像石艺术的构图表现方式/85
(三)写实和想象相结合的艺术作品/88
七、著录收藏近千年/91
(一)金石学家的偏好/9l
(二)历史学家的源泉/94
附录
深度旅游资讯/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