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0063296
  • 作      者:
    韩松主编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韩松出生于六十年代,自从八十年代末凭《宇宙墓碑》获得世界华人科幻奖首奖后,不管本职工作多忙,从未离开中国科幻第一线。小说创作与评论同时进行,其本人所见所闻就是一部十几年的中国科幻史。韩松对一线科幻作者的创作情况、风格特征十分熟悉。和他们中许多人都有交往。而且身为资深记者,视野开阔,心胸豁达,并无文人相轻、门户相左的文坛陋习。韩松编辑态度严谨。不仅所有作品都由自己精心收集、挑选,而且每篇前面还附有非常认真的评价,每集都附有一篇近万字的年度科幻大事回顾。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2002年度国内优秀的科幻小说的选编。选取的作品注重多样性,力图展现各类不同风格与样式,让您在惊叹作者们汪洋恣肆的创造力与奇思妙想的同时,为他们真善美的心灵世界所感动。不要犹豫,立刻插上想象的翅膀,与大家一同畅游绚丽多彩的幻想王国,体验脑力激荡的全新乐趣。
  《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收作品十六篇。作者中既有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这些科幻主力作家,也有胡俊华、拉拉、SIEG等科幻新人。与前一集相比,本集还增加了长篇科幻小说节选,更扩展了它的覆盖面。通过这些佳作,笔者感觉科幻作者们都有长足进步,笔力更加成熟,思想更为深遂。不论是哪个年龄层次上的作者,都没有停止探索,没有吃老本。这种创新不止的精神给了中国科幻强大的原动力。
  优秀科幻小说并不是飘在想像力天空的云,倒象是风筝,现实生活就是那牵在作者手中的线。《中国太阳》(刘慈欣著)鲜明地展现了这种风筝境界。主人公水娃从大山沟里走出来,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目标:进城、挣钱、作北京人,一点点“飞”向命运的天空,最后真得腾空而起,成为一名太空工人,去清洗巨型航天器“中国太阳”的镜面。水娃没有文化,并不是杨利伟那样的太空英雄。他和一批民工能够穿上宇航服走入太空,完全是商业行为的一部分。但正是这种草根性,给这篇小说扎实的基础。这些年,中国科幻第一线的作者随着年纪增加,阅历逐渐丰富,纷纷开始返归现实。《中国太阳》正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而这条路也正是中国科幻从小群体爱好迈向大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何宏伟在四川省一个地级市工作。可谓身居一隅。但出道以来,却一直处在中国科幻作者的核心层。本集中收录了他的《六道众生》。以佛教六道轮回教义比喻六个平行空间,展示了很大的雄心。那种面对众生俯首,全权在握,主宰一切的感觉,作者描写得怵目惊心。不过,读完全篇,感觉这个题材本可以发展成规模宏大的长篇巨作,仅仅以短篇形式出现,稍显遗憾,
  在本集中,赵海虹创作的《宝贝宝贝我爱你》意义特殊。韩松为本篇所作的评价“本年度女性色彩最浓郁的一篇科幻。”我非常同意,觉得甚至可以称它是“中文科幻史上女性色彩最浓郁的一篇科幻。”科幻文学本就是文学支流,女性科幻更是支流中的支流。而象本篇这样,既能体现完全的女性视角,又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作品,更属凤毛麟角。读罢全篇,当年那个略显青涩的女大学生作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马上褪去。它告诉人们,赵海虹作为一个作者已经成熟了。
  本集中的《噩梦兽》也出自一位女作者之手。张卓生活在卡夫卡、冯尼格特、村上春树的文字里,文字一向具有梦般的美感。更何况这又是一篇写梦的科幻小说。作为相当另类的作者,张卓的作品连续两年入选这个集子。
  胡俊华的《飞呀飞》别俱一格,令人眼前一亮。它走在科幻文学中很少见,也很新颖的一个方向上——仿古科幻。将发明创造摆在近现代背景下,用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古董去朗诵创新和进步的篇章,这就是仿古科幻的原则。在小说里,一场早于莱特兄弟成功实验的航空比赛被描写的真实可信。那早被现代人遗忘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普及高潮(晚清时代)被作者挖掘出来,赋予至今仍属重大的意义。传统文人习惯从帝王将相和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待历史,而《飞呀飞》却能告诉你历史,或者说是科学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另一面。《飞呀飞》还写出了浓厚的武汉地方特色。与主流文学不同,科幻作品里一向很难惯注地方特色,作者这个尝试非常可贵。全篇语言诙谐,几近“无厘头”。给这个多味拼盘般的选集上添了不可缺少的一味。
  这两年,王晋康事务繁忙,科幻创作较少。而在本集中入选的《生存实验》大大突破了以前的风格。不过,对于熟悉他作品的人来说,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小说里那种极端达尔文主义的残酷描写令人窒息,但又是作者思想发展的正常结果。把故事摆在不明方位的异星,也令作者少了一些顾虑,可以很放开地去展示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王晋康的这种思考读者可能会不适应,甚至很不喜欢。但记得一位出版界的朋友讲过,好作品就是要走极端。《生存实验》正是用一群孩子的鲜血和生命去写了这个极端。在这方面,它让我们联想到《蝇王》的血腥和寓义。
  本集以刘慈欣的《朝闻道》压轴,这也是一篇“走极端”的科幻小说。这篇寓言性质的作品想像宏大,气势逼人。小说里的科学家们都是“疯子”。不仅别人这么看待,他们自己更骄傲地认同这种疯狂。那种对科学终极真理的近乎宗教狂徒的热情跃然纸上。笔者觉得,主流文学界的朋友特别应该读读这个短篇,感受一下它那或许很偏激的科学主义倾向。其实,在中国,所谓中西文化冲突远没有科学和人文的冲突那么直接,那么激烈,那么近在身边。《朝闻道》摆出一个奇特的舞台,让纯而又纯的科学价值观和其它种种价值体系——实用的、情感的、政治的、艺术的——迎头相撞,甚至撞得血光迸现,家破人亡。语不惊人誓不休。《朝闻道》正是以在某个特殊方向上去走极端而能震憾人的心灵。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
  幻想小说时代已经来临
  2002年11月20日晚上7时,北京师范大学一间大教室里座无虚席,王晋康、星河、杨平和凌晨,以及本文的作者,危襟正坐在讲台前,而下面是一双双炽热的眼睛。他们是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铁杆科幻迷们。
  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中,我们回答了大学生们精彩纷呈的提问,并与他们一起广泛地讨论了中国科幻面临的种种问题:从女性科幻的本质到科幻作家职业对创作的影响,从魔幻横行到中国科幻的创新,从文科生与理科生对待科幻的态度差异到不同读者对科幻作家的要求……尽管室外寒意逼人,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如果不是睡眠仍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类不可逃避的生物性约束,我相信这场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并持续到时空终止。
  北师大科幻协会是这场对话的组织者,好客的学生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饭桌上,王晋康是最后一个赶来的,他刚从天津回来,他是应邀去与那座港口城市里的大学生科幻迷见面的。这种殊荣,或者说这种繁荣,是中国的科幻作家们在十多年前无法享受和领略的,它的确令人在激动中感觉到中国科幻的前途是一派光明,来到了革命的前夜。
  我们因此有理由说,在2002年,中国科幻的车轮是在滚滚向前的:更多的科幻大片引进,图书出版热潮不减,原创作品创新力度更大,作者向多维度、多风格拓展,更多的科幻迷俱乐部成立,全社会对科幻更加宽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国辉将国内的通俗文学阅读现状概括为:超越了三毛、琼瑶的言情小说时代,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时代,唐浩明、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时代,而迎来了幻想小说时代。这的确使人备受鼓舞。
  科幻作家关注传统和现实题材
  应该说,2002年的中国科幻的原创作品接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传统主题,集中反映了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它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或许是受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热和登月梦的催动,探索宇宙、太空与外星的题材仍然占据了2002年原创作品的大头,比如,这里有刘慈欣的《中国太阳》,探讨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前景以及它所承载的民族理想,而这位作家本年度的其他重要作品如《梦之海》、《吞食者》、《朝闻道》等,也都把背景放在大尺度的外太空。在王晋康本年度最重要的作品《新安魂曲》、《水星播种》和《生存实验》中,星星也是故事中闪耀登场的主角。这类作品,仅仅从《科幻世界》月刊的目录里看名字就还能看出许多:李兴春的《登日》,杨丹涛的《天籁》,张寒生的《飞船疑案》,魏世杰的《星际之恋》,等等。
  其次是生命科学的题材,关于这个主题的繁荣,我一直以为,这可能与中国这个人口和农业大国最大的潜在危机有关。何夕的《田园》、刘慈欣的《天使时代》、小谷的《新人》等都在试图消解这种危机,显然,中华民族的未来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技术的突破。
  然后,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和赛伯旁客的题材的继续流行。是啊,怎么不流行呢,中国很快就婴崛起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国度了。而网络生活似乎也越来越成为青年人和科幻爱好着的专利。
  ……
展开
精彩书摘
  博士最先是问水娃的身世,然后回忆起自己的早年。他向水娃讲述童年时在阿尔班斯住的那幢阴冷的大房子,冬天结了冰的高大客厅中响着维格纳的音乐;还有那辆放在奥斯明顿磨坊牧场的马车,他常和妹妹玛丽一起乘着它到海滩去;还有他常与父亲去的齐尔顿领地的爱文豪灯塔……水娃惊叹这位百岁老人的记忆力,更让他吃惊的是,他们之间居然有共同语言,水娃讲述家乡的一切,博士很爱听,当走到镜面边缘时还让水娃指给他看家乡的位置。
  时间长了,谈话不可避免地转到科学方面,水娃本以为这会结束他们之间难得的交流,但并非如此;向普通人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艰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对博士似乎是一种休息。他向水娃讲述了大爆炸、黑洞、量子引力,水娃回去后就啃博士在20世纪写的那本薄薄的小书,再向站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请教,居然明白了不少。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里吗?”一次散步到镜面边缘时,博士对着从边缘露出一角的地球对水娃说,“这个大镜面隔开了下面的地球,使我忘记了尘世的存在,能全身心地面对宇宙。”
  水娃说:“下面的世界好复杂的,可从这里远远地看,宇宙又是那么简单,只是空间中撒着一些星星。”
  “是的。孩子,真是这样。”博士点点头说。
  反射镜的背面与正面一样,也是镜面。只是多了如一座座小黑塔似的调整姿态和形状的发动机。每天散步时。博士和水娃两人就紧贴着镜面缓缓地飘行,常常从中心一直飘到镜面的边缘。没有月亮时,反射镜的背面很黑,表面是星空的倒影。与正面相比,这里的地平线很近,且能看出弧形,星光下,由支撑梁组成的黑色经纬线在他们脚下移动,他们仿佛飘行在一个宁静的小段球的表面。遇上姿态或形状调整,反射镜背面的发动机启动,这小星球的表面被一柱柱小火苗照亮,更使这里显出一种美丽的神秘。在这小小的世界之上,银河在灿烂地照耀着。就在这样的境界中,水娃第一次接触到宇宙最深层的奥秘,他明白了自己所看到的所有星空,在大得无法想像的宇宙中也只是一粒灰尘,而这整个宇宙,不过是百亿年前一次壮丽焰火的余烬。
  许多年前作为蜘蛛人踏上第一座高楼的楼顶时,水娃看到了整个北京;来到中国太阳时,他看到了整个地球;现在,水娃面对着他人生第三个壮丽的时刻,他站到了宇宙的楼顶上。看到了他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东西,虽然这知识还很粗浅,但足以使那更遥远的世界对他产生了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有一次水娃向站里的一位工程师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困惑:“人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登上了月球,为什么后来反而缩了回来,到现在还没登上火星,甚至连月球也不去了?”
  工程师说:“人类是现实的动物,二十世纪中叶那些由理想主义和信仰驱动的东西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理想和信仰不好吗?”
  “不是说不好,但经济利益更好,如果从那时开始人类就不惜代价,做飞向外太空的赔本买卖,地球现在可能还在贫困之中,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反而不可能进入太空,虽然只是在近地空间。朋友,别中了霍金的毒,他那套东西一般人玩不了的!”
  水娃从此变了,他仍然与以前一样努力工作,表面平静地生活,但显然在想着更多的事。
  时光飞逝,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中.水娃和他的伙伴们从三万六千多公里的高度清地看到了祖国和世界的变化。他们看到,三北防护林形成了一条横贯中国东西的绿带。黄色的沙漠渐渐被绿色覆盖,家乡也不再缺少雨水和白雪,村前干枯的河床又盈满了清流……这一切也有中国太阳的一份功劳,它在改变大西北气候的宏大工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这些年中国太阳还干了许多不寻常的事,比如溶化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以缓解非洲干旱,使举行奥运会的城市成为真正的不夜城……
  但对于最新的技术来说,用这种方式影响天气显得过于笨拙,且有太多的副作用,中国太阳已完成了它的使命。
  国家太空产业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为人类第一批太空产业工人授勋。这不仅仅是表彰他们二十年来的辛勤而出色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这六十位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进入太空工作,标志着太空开发已对所有人敞开了大门,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太空开发产业化的真正开端。
  这个仪式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注意,除了以上的原因,在普通大众心中,“镜面农夫”们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同时,在这个追逐与忘却的时代,有一个怀旧的机会也是很不错的。
  当年那些憨厚朴实的小伙子现在都已人到中年,伹他们看上去变化并不是太大,人们从全息电视中还能认出他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有一些人还获得了太空工程师的职称,但无论在自己还是公众的眼里。他们仍是那群来自乡村的打工者。
  水娃代表伙伴们讲话。他说:“随着电磁输送系统的建成.现在进入近地空间的费用。只及乘飞机飞越太平洋费用的一半。太空旅行已变成了一件平常而平淡的事。但新一代人很难想像,在二十年前进入太空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很难想像那会是怎样的激动和热血沸腾,我们就是那样一群幸运者。
  “我们这些人很普通,没什么可说的,我们能有这样不寻常的经历是因为中国太阳。这二十年来,它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在我们的心目中它很像一个微缩的地球。最初,我们把镜面上的接缝当做北半球的经纬线,说明自己的位置时总是说在北纬多少度、东经西经多少度;到后来,随着我们对镜面的熟悉,渐渐在上面划分出了大陆和海洋,我们会说自己是在北京或莫斯科,我们每个人的家乡在镜面上也都有对应的位置,对那一块我们擦得最勤………在这个银色的小地球上我们努力工作,尽了自己的责任。先后有五位镜面清洁工为中国太阳献出了生命,他们有的是在太阳磁暴爆发时没来得及隐蔽,有的是被陨石或太空垃圾击中。
  “现在,这块我们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年的银色土地就要消失了,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水娃沉默了,已是太空产业部部长的陆海接过了话头说:“我完全理解你们的感受,但在这里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中国太阳不会消失!这我想你们也都知道了,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物体,不可能采用二十世纪的方式,让它坠人大气层烧掉,它将用另一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归宿:其实很简单,只要停止进行轨道理发,并进行适当的姿态调整.太阳风和光压将最终使它超过第二宇宙速度,离开地球成为太阳的行星。许多年后,行星际飞船会在遥远的地方找到它,那时我们也许会把它变成一个博物馆,我们这些人会再次回到那银色的平原上,一起回忆我们这段难忘的岁月。”
  水娃突然显得激动起来.他大声问陆海:“部长先生,你真的认为会有这一天.你真的认为会有行星际飞船吗?”
  陆海呆呆地看着水娃,一时说不出话来。
展开
目录
前言:革命的前夜一2002年的中国科幻
/韩  松
中国太阳    /刘慈欣
评论:民族的心路历程
六道众生    /何  夕
评论:构建异域
九州之风起云落    /潘海天
评论:让想像力挣脱脚镣
登月白行车    /飕飕飕
评论:中国味的科幻
彼方的地平线(节选)    /拉  拉
评论:绚丽的噪音
宝贝宝贝我爱你    /赵海虹
评论:女性的视角
一日囚    /柳丈扬
评论:梦境的呓语
火  舞    /凌  晨
评论:中国人的火星
衰败之花    /吴  岩
评论:革命的前夜
长  城    /韩  松
评论:长城后面
噩梦兽    /张  卓
评论:感性的触摸
血腥年代    /星  河
评论:无法无天的世界
语法树    /Sieg
评论:挑战传统的声音
飞呀飞(节选)    /胡俊华
评论:文明复兴的小道消息
生存实验    /王晋康
评论:实验是一种勇敢
朝闻道    /刘慈欣
评论:指向终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