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雨太平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07919X
  • 作      者:
    杜埃著
  • 出 版 社 :
    珠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描写二战期间真实生活的历史小说,一部反映海外华侨与当地人民共同反抗法西斯统治的鸿篇巨制。作者用鲜明的镜头感,为我们书写了那个时代一桩又一桩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和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杜埃,原名曹传美,1914年生,广东大埔县吕村人,1933年进中山大学文学院学习后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广州分会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广州分会。1937年9月到香港,1940年赴菲律宾办《建国周报》,从事海外抗战宣传工作。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在吕宋平原》《丛林曲》《乡情曲》;长篇小说集《风雨太平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目录中加*号的两个字是不认识的字  是一个“口”字  和一个“黎”字组成
展开
精彩书评
  序言
  杜埃同志的长篇小说《风雨太平洋>第一部出版了,其他各部也将陆续出版。这是我国文学创作中一件令人十分兴奋的事。
  《风雨太平洋》,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华侨拿起武器,与当地人民并肩战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德意两个帝国主义也加紧推行它们的侵略扩张政策,大规模地进行军事冒险。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用数百万大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苏联进攻,很快侵占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直逼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重要城市。同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出动大量海军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空军基地珍珠港,击毁击伤美国主要舰只十八艘,飞机二百六十余架,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遭到惨重损失。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扩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时的德、日、意侵略者,嚣张之极,不可一世,妄图一口把整个地球吞掉。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半个中国之后,对蒋介石实行诱降;蒋介石则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日本在太平洋上耀武扬威,张牙舞爪,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太平洋上的其他许多岛屿。日军所到之处,对沦陷区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迫害、大屠杀。它的“三光”政策是我国人人皆知的,这里只举它在菲律宾所犯下的两桩罪行。第一桩,日军迫近菲首都马尼拉时,美驻菲军队猝不及防,总司令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按照国际法《海牙公约》的规定,对不设防城市和村庄不得进行轰击;但日军仍对马尼拉狂轰滥炸,使无辜平民大批死伤,并对它实行恐怖的法西斯统治。第二桩,日军占领马尼拉后,退守异地的美、菲军无力抵抗,美司令
  官温莱特率七万五千军士向日军投降;但日军强迫投降的士兵长途转移。由于配发的粮食极少,加之疟疾流行,途中饿死病死的数以万计,不能行走者也被枪杀,或被刺刀戳死。这就是太平洋战争史上有名的“死亡进军”。至于日军在占领区犯下的罪行,那就更是罄竹难书了。然而,法西斯只能猖狂一时,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剧,反抗愈烈。菲律宾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很快就掀起了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组成并扩大了抗日军。与此同时,菲律宾华侨也在敌占区成立了抗日反奸大同盟(简称“抗反”),在农村成立了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他们在菲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艰苦奋斗,转战南北,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一直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外仅有的一支中国人组成的抗日武装队伍,成立于一九四二年二月,日本投降后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复员(复员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华支复员军入分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二人,最后发展到七百多人,编制为六个大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这支队伍参加大小战斗二百六十多次,其中著名战斗十二次,共歼敌二千余人,缴获武器九百余支。这支队伍,菲律宾人民都亲切地称之为“第四十八支队”(简称“四十八”)。所谓“四”,就是新四军,所谓“八”,就是八路军,因为菲律宾人民也深知,在中国,只有新四军、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所以他们就以“第四十八支队”来代称“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了。“华支”战士经常高唱他们的队歌,这首队歌很能体现他们的宗旨、精神和作风:
  我们是反法西斯的武装战士,
  我们是华侨抗日的英勇先锋。
  我们曾经攀山涉水,
  不怕露宿餐风,
  大家团结一致,
  要做抗日英雄,
  和菲律宾的人民并肩作战,
  这真是我们空前未有的光荣。
  同志们,
  同志们,
  为着祖国与人类的解放,
  为着法西斯主义的灭亡,
  更坚强我们的意志,
  更握紧我们的刀枪,
  捣毁敌人的堡垒,
  杀尽侵略的豺狼,
  英勇作战,坚决斗争!
  工农红军八路新四军就是我们的榜样,
  耐劳吃苦不怕牺牲,
  工农红军八路新四军就是我们的榜样。
  ……
展开
精彩书摘
  李锦芙感到“门神”庄福真有意思。再瞧瞧许庚,还在誊碑文。
  “许先生,庄大哥给你的金戒指怎不戴在手上?”
  “戴上?人家不是更振振有词,说我有大把卢布!”他笑了笑,没有把头转过来。
  李锦芙脑子里又浮现出在铜像前写生……暴徒捣乱劳联会……以及那天法庭上的情景,有点担心:“这地方偏僻,给人家暗算也不知道。许先生,你可得注意点。”
  许庚听了沉默不语,面对墓碑,让人家看不见地灿然一笑。他心里想:她真会关心人。那天法庭门口分手时也这么说。“我很久没来义山了。刚才在格勒士柏区工会开完会顺道来的。”
  听见三青团和流氓层出不穷捣乱的事,庄福直起腰来,浓眉一扬,大眼一睁,长满两腮黑油油的短胡子颤抖一下,勃然生气道:“他们成不了气候!”
  “不,他们有后台。”
  “这个,我想过。”庄福拍拍腰部,亮出两把匕首。
  许庚誊完碑站起来。“一起走回去吧!”于是五人离开坟地向义山中心地带慢步走去,许庚若有所思,说话很少。他含起空烟斗,低头只管自己走路。
  不知为什么,李锦芙今天忽然渴望能够和许庚多点时间待在一起,却又老想不出交谈的话题。但这个老实疙瘩好像只顾想自己心事,她也只好一声不吭。忽然看见一个坟碑上嵌有一位姑娘的瓷像,李锦芙忽地闪出r一个话题,问道:“怎不给亡妻安个瓷像?”
  许庚直勾勾地盯着那瓷像,愁然道:“那时候连这个费用也很难筹措。”
  “你们感情很深呀!”
  “我们共同生活十年丁,她是从国内来的,不嫌贫,能吃苦;我失业,穷,她从无怨言,她以替人洗衣服维持家计。”许庚有点动情地道,“她的面型跟这个姑娘有点相像。”
  “长得很标致?”
  “是的,长得很可爱,心地善良,娴静贤惠。她有很多中国的、东方的妇女优点。可惜去得太早!”许庚轻轻地吁了,口气。忽然转了话题,“你们妇救会近来顺利吗?”
  “都按上次联席会谈的去做了,还好,上层商家妇女也很慷慨;《建国报》发行数有了增加,中学生抢着看,有些学生、女侨胞本来不大看报的,但有了争辩文章就爱看。一看过后,也慢慢转到我们这一边来。”她像向上级汇报工作似的,兴奋得很,不知不觉靠近他的身边走着,几次衣裙碰着了他。
  “妇女工作顶重要,你参加过中国大革命,我知道。”
  “是啊!那时还是小姑娘,凭一股热情。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多年了。”
  “那时我们只掌握一点点军队,如今祖国工农子弟兵已成为顶得住、打得垮侵略者的大军。”许庚外表上并不激动地说,“革命死了那么多人,新的又接上来。你大侄女儿很不错。”
  “我把她当亲生女儿,鼓励她替《建国报》做些翻译、校对工作,她英语很好,大部头小说啃了不少,中文程度也还可以。你要多教她呀!”
  “这个,我交给傅里奥去了,这个姑娘挺纯正,又长得可
  爱。”
  “就是见识少,未经风雨,我哥哥常说她是温室里的苗儿。”
  “你很会做工作,那警察居然也被你动员来做证人。”许庚第一次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又道:“不过我看,那个戴黑眼镜的流氓郑苟,是不会承认受施金泰的指使。但也可以打打他们的威风。”
  两人边走边谈,门神庄福不声不响地跟在后面,他是十分自愿自觉地来当许庚的保镖的。
  第6章
  风  暴
  十一月下旬,第二次开庭,法庭上双方律师针锋相向。对方律师仍然强词夺理,巴鲁查则紧紧抓住“新闻自由”和劳联绝无扰乱社会秩序为主要依据,同时又提出李锦芙的控诉和维克多警察的出庭作证。巴鲁查进一步采取攻势,步步紧逼对方律师。施金泰坐立不安,异常狼狈。但法官宣布原告有证人出庭,因时间已到,另行安排。
  法官随即退庭。官司虽未分胜负,但许庚他们把对方气焰狠狠打了一下,使施金泰的爪牙“四眼狗”郑苟丑态百出。劳联的人出了口闷气。
  刚打过第二场官司,十一月末,人们又为中国战场、苏联战场和太平洋复杂的时局而忧虑,心情就像外表平静的马尼拉海湾那样,它的海底浪涛正在暗涌……中华厅里各抗日社团正举行形势座谈会。中国大陆上传来消息:日寇在华北解放区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同时,华北地区发生严重灾荒和饥馑,只河南一省就饿死三百万人,八路军和老百姓不得不吃树叶充饥来坚持战斗;苏德战场鏖战不已;重庆蒋王朝对抗战前途的悲观情绪增长,而蒋介石的嫡系主力部队统统调到陕甘、四川、云南、贵州后方,保存实力,并加紧监视延安边区政府,在军事、经济上加紧包围和封锁。这时国民党已放弃了绍兴、宁波、奉化、福州、衢州、温州等东南省份军事要地,又把浙赣铁路奉送给敌人,日军又图谋打通粤汉铁路。这一切都说明国内局势到了一个极困难时期,而莫斯科郊外正展开震惊世界的恶战。日本人会不会乘机南下太平洋?因它的强大海军还未打过仗。在平静的菲律宾,不少人包括许庚、霍斯特·李在内,近来有过这不平静的感觉。但情况是复杂的,一时难以逆料。
  “日寇会不会乘莫斯科外围激战,伺机北进苏联远东地区呢?”热闹的座谈会上《建国报》编辑刘一鸣却提出这个问题。
  “我看至少希特勒没攻下莫斯科之前,日军不敢。”
  “它有百万关东军摆在苏联远东边疆。苏德战争对它来说是难得机会,日本法西斯很可能动手的。”刘一鸣又道。
  “不是有个苏日中立条约吗?”
  “你还相信那个,希特勒已经干过了。一旦战局对它有利,日本就把它撕掉。”
  “不,听我说,那个中立条约对日本法西斯来说不会没有这样的企图:企图用它来压美国,迫美国就太平洋问题达成一项能够满足日寇要求的妥协,英美当局有些人前一、二年就酝酿过远东的慕尼黑会议了。”
  “东条上台当首相兼陆相,预示日本野心不仅仅在中国大陆。”劳联秘书林雄道。
  “这么说,日寇可能南进太平洋?”
  “为什么日寇近来那么热衷于对美国谈判呢?”
  “可能是大烟幕。”
  “情况真复杂呀,叫人煞费猜摸。”
  座谈会上,骨干们对日寇动向是北进,抑南侵?作了探讨,但谁又能去判定日寇的真正企图呢?说它北进么,有可能,但还要看看苏德战场的发展而定。说他南侵么,这阵子又有点难以判断,日寇那种竭力想跟美国谈判的现象,特别是日本加派了特使来西三郎赴美,作出谈判的积极姿态。也许,会不会美日两方都以马拉松式的谈判来拖延时间,静观苏德战场的发展,然后各自作出最后的决策呢?日寇这个时候急于打通粤汉铁路,除了进攻湘、贵之外,还有什么企图呢?霍斯特·李站起来提醒大家,他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日本陆海军不久前占领了印度支那半岛,难道这仅仅是为了增强对美谈判的资本吗?但会上有人从另一角度发表意见:美国会不会像往日那样继续绥抚日本,使谈判达成日寇所要求的那样,继续用石油等战争物资把日本喂得更加膘壮体肥呢?欧战爆发后,美国所谓“禁运”政策和“中立条约”也没有应用于日本,直至最近之前还继续供给日寇以战争所必需的物资,这就使日寇的胃口更大了,同时也看出美国不想过早在太平洋动武,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山姆大叔总是让人家在火中替他取栗,待战争将有个结局时才派兵上阵,这就使华尔街老板赢得了战后很多很大的好处。那么美国现在这个时候会否与日寇再妥协,适当满足日本的要求而换得太平洋继续维持暂时和平以待情况变化呢?这么一想,有人就认为日寇南下的战争不可能是马上要到来的事了。
  战局未明,迷雾重重,确实使人煞费思索呀!
  ……
展开
目录
序言
写在前面
第一部
第  一  章   霍斯特·李家族
第  二  章   在波尼伐西奥铜像前
第  三  章   风波
第  四  章   法庭
第  五  章   义山上
第  六  章   风暴
第  七  章   家庭
第  八  章   战争时间表
第  九  章   一封不署名的信
第  十  章   “不设防城市”
第 十一 章   撤离马尼拉
第 十二 章   坎巴*
第 十三 章   北上的路断了
第 十四 章   两个神甫
第 十五 章   夜过封锁线
第 十六 章   坎坷的路
第 十七 章   未及结成的姐妹
第 十八 章   被俘
第 十九 章   是这么一回事
第 二十 章   “游击队”
第二十一章   坎巴*,再见!
第二十二章   蔓蒂里,蔓蒂里!
第二十三章   去  向
第二十四章   会啼的母鸡
第二十五章   芒果树下
第二十六章   袭  击
第二十七章   流移转徙
第二十八章   青椰子和不署名的信
第二十九章   纳姑娜湖之夜
第三十章     重聚
第三十一章   敌情
第三十二章   大森林
第三十三章   蔓蒂里处女战
第三十四章   阿莱耶森林的呼声
第三十五章   回城路上
第三十六章   地下星火
第三十七章   无声的脚步
第三十八章   枪,枪!
第三十九章   华侨支队诞生
第四十章   在黑夜笼罩的荒地上
第二部
第四十一章  静悄悄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