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没有边患会怎样,会不是会开放一些?如果当年郑和之后国家继续支持航海,不在民间禁止海运会怎样,会不会连美洲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如果明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像西方的资本主义一样可以茁壮成长起来,中国会怎样,会不会没有那些被屠杀的惨剧?会不会没有“膏药旗”飘荡在中国数十年之久,会不会连满洲人入关的机会都没有?
也许,我真的能做些什么,经历一番折腾,怀柔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怀柔,中国应当也可以不再是原来的中国。
想到这里,武安国长吐了一口气,窗外,天高云淡。
酒徒的话
《明》是我的第二篇习作(第一篇是《秦》),也是我一直不太满意的作品。酒徒自认为写长篇的本事不大,却无可奈何地把它写成了长篇。随着剧情的展开,酒徒肚子里这点儿墨水越来越捉襟见肘。所以,到了现在,每章都成了“骨头架子”,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却没有细节的刻画,如果把细节一一展开,恐怕《明》会更长,那更是酒徒力所不及。
这不是借口与推脱,酒徒如果有时间、能力和胆量作一个职业作家的话,可能大家看到了是另一部作品,但是目前,酒徒依然是一个整天为生计奔波的工程师。工程师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是……
作为21世纪的来客,武安国一直不明白,一个从来没有国家概念的民族,一个大多情况下面对强敌只会躲避的民族,凭什么屹立数千年而不倒。现在,对着苏策宇,他反而有些明白了。
的确,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不乏出卖族人的汉奸,但也从来不缺乏敢于用一已之力阻挡千万大军的斗士。所以,只要有机会,总会有人振臂高呼“驱鞑房”,然后,那些入侵者将为自己的暴行付出百倍的代价……
自小学二年级开始看金庸天龙,初窥小说世界风光;后看古龙风情,男儿豪情常盈眶;再遇倪匡,惊奇中已波澜不惊;得遇大唐之际,虽曾随少帅心神跌宕,然窃以为小说之境地穷矣,未免心绪微沉。
此后看小说皆暇时消遣,网游玄幻,未尝不可,仙侠历史亦可一读。架空曾拜读过“中华杨”以及“李富贵”,轻松而又蝓快。后无聊之际,竟看出世界名著之意念,还好自《基督山伯爵》始,再无拜读之动力。书荒之时,看起点推荐,得遇酒徒,自此回望曾阅,一声叹息……
——小刀快跑
(本商品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