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长工出身的复员军人刘宝山回到家乡凤凰台担任基层干部,一心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住上瓦房”,历经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折腾了二十多年,越折腾越穷,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亲有活活饿死。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这两大愿望才得以实现。说明大气候没有改变。个体的任何努力纯属徒劳。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凰台》是声讨极左路线的檄文,他是唱给改革开放的颂歌。
《凤凰台》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他们的命运和遭遇
的描述折射时代风云,其中最夺目的当属刘宝山。刘宝山对真正的共产党人“老班长”的崇敬,对拆散他姻缘的田中杰的憎恨,对他生命中几个女性的柔性,还有为了战胜贫军屡败屡战的韧劲,使得这个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呼之欲出。
田大榜是又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国农民勤劳、善良又自私、狡黠的特点。他出身地主,历次运动中被折腾得九死一生,支持着信念,因为红军北上抗日时毛泽东亲口这样许诺;二是希望临死前能吃上几顿饱饭,这也是改革开放能得到中国绝大多数人支持的社会基础。
作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理解农村、对土、对农民兄弟爱得深沉。几十年创作生涯,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凤凰台》更是集大成之作。不但共和国农村史上发生了大事件能在书中得到如实反映,而且即使一个细节,也不敢胡编乱造,不敢说一定高于生活,但一定源于生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