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照我思索,可以阅读(自序)<br> 唱“高调”还是唱“低调”<br> 失去勇气之后<br> 艰难的自由选择<br> “君子如响”<br> “一说便俗”<br> 同饮了一杯酒<br> 谁是胡适的真正弟子<br> “最杰出人,却始是最普通人”<br> 沈从文与萧乾的恩恩怨怨<br> 苏雪林攻击鲁迅的背后<br> 在温柔陷阱里迷失自我<br> 三个女人一出戏<br> 胡适的肾病与文凭<br> 貌合神离的教育观<br> 蒋介石拒收九鼎的另一种说法<br> 自相矛盾的顾颉刚<br> 钱钟书是怎样住进“部长楼”的<br> 胡乔的另一面——给扬绛先生补白<br> 胡乔木为何提出“长期病休”<br> 高尔泰:反击之后的反思<br> 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人生——解读高尔泰笔下的几个“犯人”<br> “抱成一团”与“一盘散沙”——从索尔仁尼琴的感慨说起<br> “你专会搞这一套”——对《非常道》的非常阅读<br> 老调重弹为哪段——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读后<br> 晚年的感伤与怀旧——孙犁《芸斋书简》读后<br> “菩萨低眉”与“金刚怒目”——程千帆《闲堂书简》读后内容摘要
魏先生在书中评论了不少名人,讲了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曹聚仁为自己的一次性交易强词夺理做辩护、海子自杀不为诗、胡兰成对女人情感的玩弄、周作人的自我美化与辩解、沈从文与萧乾这对师生的恩恩怨怨、苏雪林对鲁迅前恭后倨尤其在人家死后大加挞伐。读他的文章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学问。 <br> 理解他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笔者在本书中解析了一个又一个他者,不如说笔者在本书自剖了一次又一次自我;与其说笔者在诊断他人的“隐痛”,不如说笔者在探寻自身的“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