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实的感动
孟立蓬
原《真情实录》编导
第一次见到老柯,是个冬天,河北的小山村里,到处是雪。赶到村口迎接我们的老柯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满脸皱纹。老柯的身后跟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穿着一件崭新的羽绒服,不停地打量着我们,不过那双眼睛和老柯的完全不同,是一双蓝眼睛。小家伙伸出手来,接过了我们手中的三角架,我知道,他就是柯星亮了,农民老柯的混血儿子。老柯的妻子刘学英说:“你看这孩子吧,鼻梁挺高,鼻头挺尖,眼睛呢,它是往里头这样抠的,眼珠是黄的,眉毛是黄的,眼睫毛也是黄的。”坐在老柯家的热炕上,我们谈起了这个孩子的身世和全家为他付出的艰辛,在几个小时的长谈中,柯星亮就安静地坐在炉子边,老柯的目光不停地飘移到儿子的脸上,眼中全是笑意。窗外,不知谁家的炊烟已经升起,一如我心中的感动。趁着采访休息的空档,我来到了村头的小店里,为老柯买了一双鞋子,柯星亮乖巧地拉着我的手,另一只手拎着一袋我给他买的吃的东西,那只袋子他拎得有些沉重,晃来晃去把影子洒在了雪地上……我在想,老柯最终想得到的,是不是就是在他老得只能躺在炕上的时候,这个被他称作“儿子”的孩子会常常握住他的手。采访三天后,我回到上海,在商量片子主题走向时,有位责编提出,是否探讨一下做好事的“成本”,被我一口否决。我认为老柯的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当他卖掉家中的裁缝店,当他逼三个女儿退学打工,为这个捡来的儿子赚奶粉钱的时候,他考虑的或许就是把这个孩子养活。
片子播出后,观众反应强烈。一个月后,带着观众为老柯的捐款,我们再次来到了河北。面对观众的捐款,除了表达感激外,老柯马上就表示,要上北京,要给亮亮送点零花钱去。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在好心人的资助下,柯星亮已经在北京的一所小学上学了。于是我们和老柯夫妻一起赶往北京。到了学校,老柯大步流星,把妻子和拿着机器的我和摄像甩下很远。就在我们赶上来的时候,我看到老柯站在柯星亮的身边,表情有些尴尬。看到我们,老柯又使劲拍打儿子的肩膀,但是柯星亮只是看了老柯一眼,就把目光移到电脑屏幕上,继续看那花花绿绿的图像闪烁,我们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切。我芟嗷从心里开始为这个孩子辩解起来,他会不会认为,老柯,这位父亲,永远是属于他的;而电脑这样的新玩意,会随时从他的眼前消失,所以他要抓住。
最后在学校老师的命令下,柯星亮终于离开了电脑教室,可面对爸爸妈妈,他一直没有做出任何亲昵的举动,脸上也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在回宾馆的路上,老柯有些失落,不过他马上说,外国孩子就这样,亮亮心里和他们还是亲的。回到台里后,我们把这段父子相见的一段如实播出。后来在部门的一次评片会上,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一位教授当即指出,老柯的一切付出,都是出于作为农民的他“无后为大”的思想。他捡回了这个孩子,就认为这个男孩子可以弥补他没有儿子的不足;他的潜意识里,家里的一切和女儿的前途都可以为这个孩子作出牺牲。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在采访时,老柯的哥哥向我说的一个细节:老柯捡回这个儿子的时候,张扬得不得了,背着孩子满村子转悠,见到谁,都说俺有儿子啦!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他还把孩子的黄头发染成了黑色,他说这样会和自己相像一点。
那次评奖,《农民老柯和他的混血儿子》只得了三等奖。不过我想,其实我在片子里还是力图塑造老柯的无私和辛苦,因为我在采访中一直对这位农民满怀敬意,因此就本能地回避一些感觉对他不利的采访和挖掘。但是如果我能更深层地还原他的内心,还原他的动机,还原了真实,或许就能给他这么多年的付出一个更站得住脚的理由,可能那样表达出的感动会更令人感动,这样的感动也会更加持久。真情的追问张烨华原《真情实录》编导刚开始听到杨清故事的时候,我觉得挺没劲的。如今学校帮助贫困学生的事太多了,还能有什么新鲜的?一只耳朵听着电话,我一边开始在网上搜索周末商场的打折信息。“他向学校每学年借3000元,还每次都郑重其事地给我打借条,其实我们都说了,这钱学校是可以给他免的……”
听到杨清学校的校长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鼠标停了一下。杨清家非常困难,但在学校同意减免他食宿费的情况下,杨清却坚持不要免,而是借,而且还都一一还上了。于是我决定去看看。那是8月的一个气温达到40摄氏度的下午,我们的车子在南汇郊区的小路上七拐八弯……回到办公室,我冲到制片人黄诤老师的桌子前嚷道:“你能想像吗,他家只有三面墙!”什么样的品德让我们尊重只有三面墙的黄泥土坯房,7岁丧母,无业又嗜酒的父亲一一杨清似乎最有理由放弃。但他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爱踢球,爱边洗澡边唱歌。
他没钱吃饭,又不愿接受学校的减免,坚持向学校借钱再用奖学金还上,已整整三年。
杨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诚信和自立。他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所以能够抗衡外在的物质援助而选择尊严,选择“心灵不欠债”,这是个价值观问题,我们经常说这是个物质的时代,成功的价值衡量标准都需要有物质作为载体,再说得白一点,价值观的主导有物质化的倾向。那么美德呢?当有人在物质面前选择精神,在诱惑面前选择操守,在邪恶面前选择抗争,在怨恨面前选择宽容,当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我们如何给美德以应有的份量? 好人要有好报,这是平凡人最质朴的愿望。“记录人间真情”,我们不仅在记录,吏是在弘扬。我们相信真善美的力量,相信光荣和梦想,相信世俗世界里那道德的光芒。怎么讲个好听的故事“《真情实录》,记录人间真情”一一真情故事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是“感动”。按照一般意义来说,看哭了,那自然是感动了。但我总希望,希望这真情不是廉价的眼泪,不是满足猎奇心理之后轻飘飘的叹息。但是感动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哭。杨清让我喜欢,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乐观和随和,尽管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贫困学生的“犟”,但他不阴郁。我喜欢他穿着露了脚趾头的破鞋去和那些穿Nike的同学踢球,喜欢他接受我采访时候的坦然。我希望感动观众的不是他的生活多苦他有多可怜,是他面对困苦的心态。质疑是最好的维护杨清还学校的借款,用的是学校奖励的奖学金,开始很让人怀疑。我甚至想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所谓的借钱只是形式而已一一到了期末学校就发奖学金给杨清,也就等于给了杨清还钱的机会。采访校长、老师和杨清的时候我都在问这个问题,校长显然对这个问题有点意外,之后她说:“杨清是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给他奖学金是正常的。”对正面报道的人物最好的维护,不是把他们描绘得百分百完美,过于完美的故事,总让人觉得有点假。特别是真情故事当中,由于人物和故事往往带有几分传奇色彩,又由于情感在情节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时会出现一些非逻辑的情节,看故事的人心里也因此会升起一个个疑惑的气泡。这个时候,需要记者不断地追问。这种追问如同冶金,在追问之下,金矿石中的杂质被漂清,金子得以提纯。记者的质疑和追问,不仅仅应该出现在硬新闻里,同样适合于真情故事一一只有你替观众问出了所有的疑惑,观众才能相信你讲述的合理性。只有相信了,他们才能被感动。也只有当所有的疑惑都得到解释,你才真正进入了采访对象的内心。P182-185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