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宋诗.第57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39743
  • 作      者:
    傅璇琮等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8.12
收藏
内容介绍
    《全宋诗(57)》所收各家诗,无论绿自别集,抑或辑自他书,均详注出处。凡旧籍中一诗互见数人集中或名下而难以确定归属者,一律重收,各于题下互注又见。凡可确证系他人之诗而误收或误题者,则移入存目,并说明原由。
展开
精彩书摘
    寿制使董侍郎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淮埂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那知筹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仓歌既盈。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六弧标庆当揆度,载途鼎沸歌谣声。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边万里心朝廷。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浙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强敌逆天天久厌,力困尚逞牙距狞。胆折栈云不敢向,介冑酣眠宵彻明。雅知折冲妙方略,胸中历历不啻风雪身经行。我闻四海如一体,手足虽异脉络元相亲。痒疴何遭不关我,仁者顷刻安得宁。吾皇盛德尧舜主,包瑕匿垢韬厥灵。一朝震怒诏薄伐,天戈所指壶浆迎。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宝书斑斓真学士,阵图指授诸将军。频来宠光对赫奕,富有学问规经纶。蜀才自昔比齐鲁,公既崇学扬其文。更须度外广物色,声病未可拘豪英。蜀民生理日艰急,公既减贱矜其贫。张弓何时可复弛,一分可宽宽一分。蜀边储峙仅虚籍,公既檄吏探其困。馈粮千里忧不继,渭上可无人杂耕。蜀兵十万今有几,公既选练搜其精。将骄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公心浑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关情。公才信是涧壑松,大厦安乐扶其倾。勿谓蜀汉弹丸土,酇侯用之开西京。间关武侯亦良苦,千古大分垂丹青。愿公为国一引手,饥食渴饮心经营。从前规模会展拓,盖世事业看峥嵘。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毋使郑侯武侯得专美,蜀山岂无齐天之石可磨亦可铭。少徐带砺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勋,胙土奕叶疏恩荣。却归麻坛之山命仙侣,脯麟酌醴一曲歌长生。
    ……
展开
目录
全宋诗卷二九八四
程公许一 拟九颂
述九颂
亨泉词 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
撰先伯桂隐先生哀词 安人赵氏哀词

全宋诗卷二九八五
程公许二 明里进戒诗
游灵隐寺 连日快晴登金华庵观大面诸峰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
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
索和 投龙宝室洞天过延庆观访王倅共父剑峰精舍
罗仙官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
罗列几席夜雨连日一客枕甚清 过金堂迂路登
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
拟古二章 人头山肃谒石壁清源真君像 盐
亭登高山庙 景行堂 贯道堂 逢源堂 卧龙亭 小亭 题枕带双流阁
圆矫 水云天 解缆凌云快晴 舟行过昭化
望远山秀色柬幕中詻丈 重阳陪诸乡丈游水
乐洞过风篁岭龙井张饮观两苏仙辩才法师像
晚憩杨家梅园归路小雨
同王万里山行 次李晋仲同游南岩韵 晋仲
文学渊邃方为朝阳呜凤仆所次前韵及之而海
赐佳章招隐敢再次韵以反之以资他日重会一笑
游涪州北岩 和江平叔游无为山诗韵 自道
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
连日驻白帝城怀古感事阅陆放翁诗集追和其韵 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
三十里乃别相顾凄黯舟行得此诗以寄 吊齐
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刘园 赠修水黄君子行和景韩赠子敬末章韵
唐文权郡见前作和韵见教乃赋诗三首以答之
宗博宫讲何丈以诸贤所赋清赋堂诗轴示教
借和元韵附轴尾 题夹江冯临父玉山庄图

全宋诗卷二九八六
程公许三 今日良宴会 春事无几端居萧索追
怀成都旧游慨然有赋 饯寄庵居士龚彦质
三伏中积雨如秋 县圃莲花方开同时木犀吐
芳刘光速仙尉赋诗为和韵 十四日同张伯修
罗坚甫大智赏月探韵即事感兴殊激懦衷翌日
会保福辱诗示教借张大韵同赋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
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过房公湖临发广
文载酒登南楼听隐士陈希逸弹琴读膺湖先生
诗及悦斋先生赋送安少愚下第东归
赠昊郡诸居士 过眉山谒乡耆宿李八丈提刑述士心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
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游仙二章上范殿撰洁庵先生
送悦斋先生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
诗两句行藏坚晚节进退法先民为韵和大着何兵部
和庐陵士尹八俊投赠韵 寿张敬立二首 
上宪使张郎中寿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赋雨荷诗
……
全宋诗卷二九八七
全宋诗卷二九八八
全宋诗卷二九八九
全宋诗卷二九九○
全宋诗卷二九九一
全宋诗卷二九九二
全宋诗卷二九九三
全宋诗卷二九九四
全宋诗卷二九九五
全宋诗卷二九九六
全宋诗卷二九九七
全宋诗卷二九九八
全宋诗卷二九九九
全宋诗卷三○○○
全宋诗卷三○○一
全宋诗卷三○○二
全宋诗卷三○○三
全宋诗卷三○○四
全宋诗卷三○○五
全宋诗卷三○○六
全宋诗卷三○○七
全宋诗卷三○○八
全宋诗卷三○○九
全宋诗卷三○一○
全宋诗卷三○一一
全宋诗卷三○一二
全宋诗卷三○一三
全宋诗卷三○一四
全宋诗卷三○一五
全宋诗卷三○一六
全宋诗卷三○一七
全宋诗卷三○一八
全宋诗卷三○一九
全宋诗卷三○二○
全宋诗卷三○二一
全宋诗卷三○二二
全宋诗卷三○二三
全宋诗卷三○二四
全宋诗卷三○二五
全宋诗卷三○二六
全宋诗卷三○二七
全宋诗卷三○二八
全宋诗卷三○二九
全宋诗卷三○三○
全宋诗卷三○三一
全宋诗卷三○三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