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哲宗立。高太后听政,任用司马光等,开始废除新法。苏轼在一年多时间里,相继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但是苏轼并不完全同意司马光的意见,苏轼担心“百官有司矫枉过直,或至于蝓,而神宗励精核实之政渐至堕坏,深虑数十年之后,驭吏之法渐宽,理财之政渐疏,备边之计渐弛,则意外之事有不可胜言者。”主张新法“不可尽废”,“参用所长”。这又与当政者意见不合,苏轼再次请调外任。自哲宗元祜四年(1089)起,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元祜八年(1093),高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又外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又以“讥斥先朝”、“诽谤先帝”,贬官惠州,三年后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徽宗继位,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南迁岭南是他创作的又一个变化时期,《苕溪渔隐丛话:》说:“余观东坡自南迁以后诗,全类子美夔州后诗,正所谓‘老而严’者也。”他在黄州时期就推崇陶渊明,南迁后作和陶诗共一百多首,标志着他的诗风的转变。晚年所著《答谢民师书》,代表了苏轼的散文主张。
宋徽宗时,蔡京专权,立党人碑,诏毁苏轼文集。南宋高宗时,赠资政殿学士;宋孝宗时追谥文忠,所以他的文集称《苏文忠公文集》。
苏轼在政治上几经挫折,而他始终保持着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是和他的世界观有密切联系的。由苏轼和苏洵、苏辙合力完成的《苏氏易传》,是了解苏轼世界观的钥匙。宋元人解《易》成风,或者以象数之学解《易》,或者以义理之学解《易》。《苏氏易传》偏重于义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盖大体近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他的解《易》是和他的论政结合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