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315839
  • 作      者:
    黄洽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引言 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宗教的影响
一、禅宗与明末人文色彩浓郁的个性解放思潮
二、清初的反思批判思潮以及宗教与传统道德的重建

第一章 蒲松龄创作心态论
第一节 “阐幽明微,赖兹刍荛”——蒲松龄的儒者情怀与劝善惩恶的救世婆心
第二节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蒲松龄自我疗伤的自救心理

第二章 蒲松龄的神道观与神道设教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蒲松龄的神道观
一、蒲松龄神道观的二重性
二、以儒为主,佛、道辅之的神道观
三、多神崇拜的开放兼容的宗教观
第二节 蒲松龄神道设教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源远流长的儒家神道设教思想
二、志怪小说创作传统的影响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与佛教
第一节 蒲松龄受佛教影响的原因
一、时代的因素
二、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因果报应学说与《聊斋志异》的伦理道德思想
一、《聊斋志异》的因果报应思想
(一)前生业,今世报
(二)现世报(今世种因,今世得果)
(三)三生业报
二、《聊斋志异》果报思想的积极内涵
(一)假神道以惩恶
(二)假神道使品行有亏者有所戒惧
(三)假神道以奖善
三、《聊斋志异》果报思想的艺术作用
(一)以果报思想作为结构作品的框架
(二)以果报思想作为情节转变的契机
第三节 信命数与尽人事——佛教的宿命论思想与蒲松龄的命运观
第四节 禅宗的影响
一、佛在心。头,不必外求
二、纯任本心,佛之真也
三、不起妄念,心性高洁

第四章 《聊斋志异》与道教
第一节 道教存想致神的思维方式与《聊斋志异》的幻想故事
第二节 《聊斋志异》受道教影响的一些叙事范型
一、人神之恋范型
(一)仙女下凡型
(二)凡男遇仙型
二、梦幻型:从超凡出世到寄情寓愤
(一)梦幻型故事文本溯源与发展
(二)《聊斋志异》对梦幻型故事的继承与改造
三、神仙考验型
(一)严苛考验下的向道求仙
(二)人间清福不羡仙
(三)行善积德,修仙之道
四、道士除妖型:《画皮》故事心解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时空幻想
一、时间的幻想
(一)仙境一日,世上千年
(二)仙境百年,人间俄倾
二、空间的幻想
(一)洞穴仙窟
(二)袖里乾坤
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鬼魂描写
一、《聊斋志异》中所反映的鬼魂信仰
二、《聊斋志异》鬼魂描写的价值
(一)表现心理真实的鬼魂
1.情欲生幻
2.失德生幻
(二)讽谕社会现实的鬼魂
1.借鬼魂描写,刺贪刺虐
2.借鬼魂作祟,控诉清兵屠杀汉人的血腥暴行
3.借鬼魂现形,谴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戕害

第五章 《聊斋志异》与自然宗教
第一节 人妖关系
一、人妖友好相处
(一)人妖友情
(二)人妖之恋
二、人妖对立
第二节 变形故事
一、异类变成人类的故事
二、人类变成异类的故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聊斋志异》是古代神话故事的集大成之作。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宗教文化内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可谓是范围广泛,内容芜杂,呈现出交糅混杂、斑驳陆离的状态。
  近十年来,在学术界文化研究热潮的带动下,一些学者开始对《聊斋志异》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予以关注,出现了个别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但是目前研究《聊斋志异》宗教思想的单篇论文较少,仅有十篇左右,显得过于单薄不够全面深入,这种研究状况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小说所包含的丰富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的实际是极不相称的。本文拟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对《聊斋志异》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这个角度,探寻《聊斋志异》鬼狐世界的魅力,有助于我们对志异小说的文化意蕴有更深刻的了解,加深对《聊斋志异》(清陈廷玑语)的认识。
  佛道二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逐步走上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道路,这是一个文化选择和重构的过程。在《聊斋志异》进行创作的时候,面临的就已经是一个深邃的文化结构、庞杂的文化系统。蒲松龄在接受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