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楼韵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1043674
  • 作      者:
    蔡义江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红楼韵语》以红楼诗词做“引”,深怜女儿心意,遍数一件件赏心乐事,破解一道道仙音,将自己多年来的体会化作笔下生动晓畅的文字,精心刻画,不但赏析诗词的妙处,还从字里行间窥见八十回后的故事发展的“天机”。
展开
作者简介
    蔡义江(1934- ),学者、教授、著名红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宁波人。1954年毕业于师范学院(今浙江大学),留校任教。1986年,任民革中英常委、宣传部部长,创办团结出版社,兼任社长、总编辑及《团结》杂志主编,兼教于京杭高校。为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越。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论红楼梦》、《清代文学概论》等,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一部《红楼梦》,不知倾倒了多少代人。《红楼梦》中的韵语——那精彩绝伦的诗词曲赋,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伤情、迷茫、惆怅,有的诗作更是遮着神秘的面纱,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甚至成为数百年来破解不开的谜。    
    书中的诗词当然是各有作者,他们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思想性格都各有不同,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美丽多情的才女。曹雪芹在模拟书中人物创作诗词时,按头制帽,使每个人物各有特点。宝玉的清纯脱俗、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铰的雍容含蓄、湘云的清新洒脱、贾坏的平庸无趣、薛蹒的粗俗不堪.都在他们的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海棠诗社诸芳咏诗一节,是描写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孩儿赋诗,作者同是妙龄才女、大家闺秀,吟咏的又同是一物,这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再要把她们的诗作拟写得诗如其人,切合她们的身份个性,那真是难上加难。然而才华横溢的曹雪芹却能举重若轻,他拟作出来的诗作都有各人面目,判然有别,毫不相犯。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奇妙无比,让我们随着红学大家蔡义江先生精彩纷呈的鉴赏、恰如其分的解说、优美流畅的文字,去领略其中的玄妙,去体味当年美丽多情的绝代才女、清雅脱俗的风流俊少、水一般纯洁的女孩儿——《红楼梦》中众多人物那千般百味的情感吧!
展开
精彩书摘
    请读片断
    真真国女儿诗是外国美人作的吗    
    薛宝琴
    贾府新来的四姑娘之一。薛宝钗的堂妹,薛蝌的胞妹。品貌出众。书中对她的艳丽姿色,曾有一段“白雪红梅”的描写,竟使贾母有将她配给宝玉的话头。但所说她已许婚给了梅翰林之子。她在书中的出现,颇有几分像虚幻的五彩光影,她新编的《怀古绝句十首》说是谜语,却谁也猜不着;述说《真真国女儿诗》,又被黛玉指为“这会子又扯谎”。作者在她身上,也花了相当笔墨。按理说,她将来的命运,也应该有后文交代;可是在续书中,却基本被忽略了。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宝琴说自己八岁时曾跟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见到一个真真国里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十五岁,会讲《五经》,能作中国诗词。这首五律,据宝琴说就是那位“外国美人”作的。
    宝琴所说的“外国美人”作中国诗的奇闻,不论真假,能使一些人相信,这就得有一定的现实基础。那就是:在历史上,我国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清代的工商交通事业和海外贸易都有新的发展,当时有一批像宝琴父亲那样为皇家出海经办洋货的豪商。
    但是,除了上述的客观意义外,作者写这一情节,却另有意图。他有意让宝琴把事情说得过于神奇,在一些细节上甚至吹得离了谱,使读者疑心这一切也许是宝琴在信口编造。事实也果然如此。作者接着就让黛玉当场戳穿她:“‘这会子又扯谎……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还是宝钗给她解了围。国名“真真”,岂不是“真真假假”的意思?
    其实,这位十五岁作诗的“外国美人”也就是宝琴自己。你看,宝琴说那个美人如同“画上的美人一样”,还说:“实在画儿上也没他好看”。贾府里的人也曾称赞宝琴这个外来的美人如“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说:“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这是写法上偶然雷同吗?不是的。
    新来贾府的四位姑娘中,宝琴是作者花笔墨最多,重点描写的人物。她的命运在八十回之后,不会没有交代;而且根据作者总用诗词隐写大观园女儿们命运的惯例,宝琴的后事,也必定有诗暗示。她所写的《怀古绝句》只暗示别人的命运,她所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才隐寓着她自己的将来。
    全诗说自己憔悴流落于云雾山岚笼罩着的海岛水国,昨日红楼生活已成梦境。眼前只能独自对月吟唱,忆昔抚今,不胜伤悼。何以知道这客观上就是宝琴将来的自况呢?因为有她前作《咏红梅花》一诗可以与之相印证,而且只有把那一首咏物寓意的七律与这一首直抒情怀的五律加以印证,前者关于红梅花的种种设喻的隐义,才能豁然开朗,获得比较明确的解说。
    在那首诗中,第二联为“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闲庭曲槛”,就是这首诗中的“朱楼”,即大观园。“无余雪”,“雪”谐音“薛”,将来不仅宝琴要离开贾府,宝钗也不能再住蘅芜苑了,她贫困得只好依靠蒋玉菡、袭人的“供奉”(第二十八回脂评)。“流水空山”,也就是“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的“水国”。“有落霞”,是唐代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歇后语(这句文句与歇后语手法,以后的酒令中还将用到),说独处海岛如孤飞之野鹜。“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一闻,“幽梦冷”也是说孤寂;“红袖笛”与香菱《吟月》诗用“绿蓑闻笛”、“红袖倚栏”烘托月亮的方法相同,正合“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一联。“乘槎游仙”,仍是关于海岛上居住者的传说。至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有了“汉南”一联,我们才明白教人们不要因眼前“色相差”而疑其“前身”本是“瑶台种”的深意,原来也是回忆往昔的青春荣华,感叹如今的流落憔悴。宝琴只是贾府的亲戚,而且已经是许给了梅翰林家做媳妇的人,最后境况仍不免如此凄凉。可见,小说中败落的并不限于贾府一门,确如第四回门子解说“护官符”时所说的,贾、史、王、薛四家必定“一损俱损”。他们都牵连获罪了。
展开
目录
编者的话
红楼引
石头奇传(第一回)
荒唐言与辛酸泪(第一回)
癞和尚的预言(第一回)
贾雨村对月寄心事(第一回)
奸雄野心不觉露出(第一回)
好了歌(第一回)
甄士隐彻悟“好”“了”(第一回)
世俗的讥评:《西江月》(第三回)
为官者的私单:“护官符”(第四回)

最怜女儿心意
题帕涌泪诉衷情(第三十四回)
预感生离死别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
香菱学诗(第四十八、四十九回)
借怀古作女儿哀歌(第五十一回)
赤壁怀古
交趾怀古
钟山怀古
淮阴怀古
广陵怀古
桃叶渡怀古
清冢怀古
马嵬怀古
蒲东寺怀古
梅花观怀古
真真国女儿诗是外国美人作的吗(第五十二回)
《五美吟》寄慨(第六十四回)
西施
虞姬
明妃
绿珠
红拂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