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在最近十多年的文化精神领域是少有的一个象征型人物。今天可能有些东西看不清楚,但他在文化风气的转移上,起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一点可能胜过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他留下的东西可能不会太多,但他对我们的文化风气的转换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从他的一系列小说,到改编成电视和电影,尤其是冯氏影片,这些都能看出王朔的精神所在。王朔是第一个下海的,当他吸引了很多人时,他感到疲劳时,冯小刚们如鱼得水了。王朔做不了冯小刚那么好。我觉得是冯小刚在影视领域把王朔作品扩展到一个标准化状态。
我们可以来看王朔的调侃式语言的特点,这就是形成一种日常语言的狂欢化嬉戏。他是怎样运用我们现代汉语的当代口语,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的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
新娘子棒极了,嫩得就像刚抠出来的蛤蜊肉。
于观笑眯眯地说:"人家说自杀的办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和作家结婚。""是么?"林蓓笑弯了腰,"你说得真逗。"
"谁他妈也别想跟我这儿装大个的--我是流氓我怕谁呀!"
"现在全市的闲散人员都转业进文艺界了,有嗓子的当歌星,腿脚利索的当舞星,会编瞎话的当作家。"
"我……听存车的老太太嚷嚷:全市的流氓都转业当作家喽!"
这些话既是自嘲也是嘲笑别人,把自己也作为嘲笑的对象,别人就没法说什么,好像自己就非常安全了,这些归在一起达到它特有的效果。王朔之前几乎没有人把这些语言运用到这个极致。我仔细看了看,在他之前有一个师傅就是徐星,他写了一些小说,如《无主题变奏》、《城市的故事》,《无为在歧路》等,在1984~1986年之间,他与刘索拉一起搅动了文坛。在刚才提到的小说里,就有…些粗鄙的语言,有一些调侃。王朔从这里学了几招,并变本加厉地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极致。比如还有这样一些话:
一个少妇在家对着暂时"扮演"她丈夫的"三T"公司雇员马青,如此大骂道:
"别回家了,和老婆在一起多枯燥,你就整宿地和哥儿们神砍没准还能砍晕个把眼睛水汪汪的女学生就像当初砍晕我一样卑鄙的东西!你说你是什么鸟变的?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砍瘾的,往哪儿一坐就屁股发沉眼儿发
光,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喷水,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听过没听过,早知道有这特长,中苏谈判请你去得了。外头跟个八哥似的,回家见我就没词儿,跟你多说一句话就烦。"(《顽主》)
这里把似乎高雅的善"砍"的习惯,相反的比喻为"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喷水",无疑造成一种化雅为俗的效果。当把他的"砍才"与"中苏谈判"联系起来时,则又是以雅喻俗了。它就是这样的一种狂欢式的效果。再比如《顽主》中的一个场面,这里王朔把它用到了吃的上面,吃的时候是怎样进攻的:
两扇几乎高速天花板的包着皮革的巨门被缓缓推开了,走廊里挤满了衣冠楚楚的男女,他们像攻进冬宫的赤卫队员们一样黑压压地移动着,拥了进来,而且立刻肃静了。走在最前排的是清一色的高大强壮、身手矫健的年轻男子,他们轻盈整齐地走着,像是国庆检阅时的步兵方阵,对前面桌上的啤酒行注目礼。尽管不断涌进的人群给他们的排面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仍顽强地保持着队形,只是步伐越来越快,最后终于撒腿跑起来,冲向所有的长条桌,服务员东跑西闪,四处躲藏,大厅里充满胜利的欢呼。在震耳欲聋的喧嚣声中,最先跑到桌边的人开始挨着杯子喝下去,飞快地、不眨眼地喝光一杯又一杯。源源不断的人群挤到桌边,无数只乎伸出去抢酒瓶、抢杯子,把几十张长桌上的酒水一扫而光。
1990年代的社会生存状况构成审美精神的一个新的文化语境。人们的生存方式面临着种种分化。我在这儿想指出这样几个分化:
第一,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它们已经变得多元了。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们过去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过去买东西都要买国营的,直到今天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有时还残存这种观念,但现在你到哪里去找国营的?它已经变成了"国有"的了,里面的成分可能就复杂得多了。
第二,在这个基础上,有社会身份的分层化或多元化。过去建立在大锅饭式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工农兵学商等社会阶层体系已经消解了,代之以新的阶层分化。过去以政治划线,有"黑五类"、"红五类"之分,现在这一些都被涂抹掉了。去年政府列出这样三个阶层:一是高收入者,可以说是新富阶层,就是比广大百姓先富起来的那极小的一部分;二是中等收入者,相当于中等阶层;三是低等收入者或说低保阶层。这样的划分可能是比较粗线条的,但这样划分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是一个身份标签,而且实际上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实际变化。
第三,就我们的问题来说,人们的审美趣味或者艺术趣味发生了分化。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地位要求有新的审美趣味同它相适应。这样一来,人家的期待视野不一样了,观看电视、电影和欣赏其他艺术的动机、要求、口味也不一样了。这样一种分化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巾场、艺术创作和消赞巾场的变化。所以,经济形态的多元化、社会身份的分层化,带来的结果是宣告了支撑1980年代审美精神的经济形态一元化和社会各阶层平均化趋于瓦解,为审美精神的分化奠定了物质和社会需要的基础,发出了变革的呼声。
下面,我们从一些作品中来看这样的一种分化情况。
第一个个案是后朦胧诗人梁晓明在1980年代后期写的一首诗《各人》,我觉得这里面已经有了1990年代普遍的人际分化意识:
你和我各人拿各人的杯子/我们各人各喝各的茶/我们微笑相互/点头很高雅/我们很卫生/各人说各人的事情/各人数各人的手指/各人发表意见/各人带走意见/最后/我们各人走各人的路
在门口我们握手/各人看着各人的眼睛/下楼梯的时候/如果你先走/我向你挥手/说再来/如果我先走/你也挥手/说慢走然后我们各人/各披各人的雨衣/如果下雨/我们各自逃走
这首诗重复叙述"各人",突出了这种"各人"在生活中的作用,不是单个的"个人"的"个",而是分裂的、孤立的"各人"的"各"。从中,可觉出它对于人际分化、人际疏离的强烈的暗示作用。"各"和"个"一语双关。"各"同"个"虽同音但却不同义。"个人"之间并没有抱团成一个凝聚态整体,而是分离成孤独的"各人"。这就揭示了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分化与疏离状况。这里,主要是围绕日常生活来反映的。首先是各人用各人的杯子,各人喝各人的茶,担心互相感染,所以分得很清楚。似乎在说我们都很卫生,我们相互彬彬有礼,点头微笑,很高雅,但实际上彼此敬而远之,保持一种距离。一直到后面,各人有各人的事情、意见,等等。这样,从日常水杯直到人的道路不一样,从通俗的到高雅的,从简单的到深刻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门口我们握手",显得很亲热,但客气的背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分化。然后,突然来了一场雨,来了人生中的一场变故,生活中的一个变化,
一个新的困难或挫折性情景。这个时候,各人披着各人的雨衣逃走了。一个"逃"字点出了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每一个人对自己实际利益的切身把握和对他人的利益的严重漠视。我觉得这种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选择,点出了今天生活中的深刻变化。像1980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的和亲密的关系,那种随时在争论、为了一个共同的集体目标而团结到一起来的共同生存状况,到了1990年代已经是过眼云烟了。恍若隔世啊!我常常不得不这样感叹,生活中实际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让人牵肠挂肚和烦恼,而精神的东西的地盘就被挤压得越来越狭小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实用主义或实利主义这样一类东西越来越占了上风。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难得见到了,或者是已退居到边缘地带被搁置起来,剩下的只是一种呼唤。而呼唤得越多的东西,可能正好就是实际生活中愈益缺少的东西。
另外一些作家也在小说中揭示这种状况。池莉的短篇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写的是武汉市江汉路普通市民居住区所发生的故事。主要人物都是普通市民,像猫子、燕华以及他们的邻居和朋友,等等。说的不外是一支体温表爆炸引发的日常琐碎事情。开始时猫子兴奋地向熟人说体温表爆炸这件事,紧跟着这件事情就迅速传开来。平凡的生活中就有了感到刺激的事件,大家都很有兴趣,哈哈大笑,人们的休闲生活充满了乐趣。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在文本中竟被重复了八次。这样一些小市民,他们所关注的不是人生中的重大事情,国家的和民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我就从这种重复中见出一个特征,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特征就是千篇一律的重复,也就是生活中琐事的重复。有些大事是很难重复的,如重大历史事件;而日常生活琐事却天天都有,如《烦恼人生》里印家厚早起后起床、刷牙、排队、挤公交车、坐轮渡等。日常生活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千篇一律的重复(顺便说,大家如果对日常生活研究感兴趣,可以去读一下赫勒写的《日常生活》这本书,是重庆出版社出版的)。
第一点,关于《英雄》的论争。我们大家都知道《英雄》创造了有史以来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的奇迹。上周,新画面影业公司统计,《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是2.4亿多。据说这个数据有保留。加上它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100多万美元的入账,还有它的影碟的收入,这样加起来就很高了。这是令中国电影界十分兴奋的票房数额。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媒体的帮忙。媒体先后制造了正面推动和反推正助效应。"正面推动"就是随着《英雄》的开拍,不断有媒体跟踪剧组活动,甚至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活动都成了翻炒的作料,吸引观众,制造他们的期待。而到了《英雄》首映就出现了新情况:媒体突然掉转枪头对准《英雄》,从之前的热炒到转向对它的严厉批评和指责。但是更让人奇怪的是,媒体越是批评和否定,人们越是涌向电影院。我们来作一个对比,在这之前的《幸福时光》,同样有媒体的热炒,包括张艺谋走遍大江南北去选秀,选出来董洁。但最后观众看了影片本身之后很失望,票房也只有几百万。不同的是,《英雄》又是热炒又是酷评,却反而让人们涌向了电影院。原因在哪里?我觉得媒体在这里面起到了一个"反推正助"作用。这就是从反面去批评影片却产生正面推动效应,使人们不断涌向电影院,票房不断攀高。而且这里面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英雄》打造了中国人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流。媒体在告诉你怎样去适应这个都市的生活时尚。你不看《英雄}好像就落伍了,就像现在你不买房子、不买车、不买新款时装一样。我觉得媒体在这一点上是起了关键作用的。
……
展开
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很高兴这个学期又结识一百多位新朋友!
我们这门课叫“文艺学专题”,是为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欢迎其他院系的同学来选。这门课主要是采取教师讲授形式,其中也尽可能多一些问答,平时还会安排一些作业,其中有些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有时还要让大家观摩一些影片,看了以后要作影片分析,还有对大众文化的观察和分析。我大致先说这些。欢迎同学们来参与这门课。注意,是参与课程,一会儿我会说为什么是参与而不是听课。
首先讲一下导言,也就是简单的开场白。对于这门课要讲的内容,我初步定了一下专题的目录,以后随着课程的进展我会作一些调整,收集一下大家的意见,看哪些需要增加,哪些需要减少。
第一讲,跟大家讲一下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二讲介绍我提出的修辞论美学。第三讲专门讨论过去50年中国文学语言的状况,即1949年至20世纪末这50年文学语言发生的具体演变。第四讲谈当代中国审美精神的演变。这里补充一点,这门课是用专题的形式跟大家讲,不一定追述某种体系,因为在座的将来未必就是搞文学理论的,大家的专业比较广泛,这里主要想顾及各个专业的同学。第五讲是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就是想通过电影《天上的恋人》与小说原著《没有语言的生活》之间的比较,分析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很关心。第六讲,如果那时《英雄》的完整的DVD出来,我们就找来播放,一边放一边谈我对《英雄》的感想。我想结合《英雄》谈谈中国电影的视觉、流和后感情时代。第七讲同大家探讨如何把握西方现代美学的三次转向,包括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第八讲谈谈我对文学概念的新观察)主要是提出感兴修辞或兴辞问题。第九讲讨论全球化与当代文艺状况。第十讲论述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问题。第十一讲谈谈如何认识当代大众文化。第十二讲同你们讨论怎样读书,并向大家推荐我所看重的10本书。第十三讲,也可能就是最后一讲,谈谈怎样写学位论文。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尽管提出来。我也可以根据大家的愿望,对上面的最初安排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讲课内容的增减或调换。
第二个问题,说一下本课教材和主要阅读书目。
这门课程的教材,主要是我的两本书。第一本是我的《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这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的,是我最近十年的论文集。我这学期讲的主要内容是从这本书里来的。第二本是《语言乌托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初版,到了1999年重印。大家看到的这个封面是1999年重印时的封面。与初版时不一样,但内容完全一样。可能在本课程的后半段,让大家来了解一下20世纪西方文论的转变。
我们这个课程的指定参考书,共有如下8本: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伊格尔顿:《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另译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卡 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