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代序:对话·交流·会通——兼论中国诗学的现代诠释 <br> 导言: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br> 上编 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br>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br> 释“缘情绮靡”——兼及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br> 释“情志”——论诗性生命的本根<br> 中编 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br> 释“感兴”——论诗性生命的发动<br>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通作用 <br> 释“意象”——论诗性生命的审美显现<br> 释“意境”——论诗性生命的精神境界<br> “气”与“韵”——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br> “味”与“趣”——试析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br> 释“妙悟”——论诗性生命的超越性领悟<br> 下编 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br> “言”与“意”——诗性生命的语言功能论<br> “文”与“质”——诗性生命的文辞体性论<br> “声”与“律”——诗性生命的音声节律论<br> “体”与“式”——诗性生命的形体组合论<br> 释“诗体正变”——中国诗学之诗史观<br> 结语:“生命之树常青”——论中国诗学精神之返本与开新<br> 附录<br>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br> “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br>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br> 参考引用书目<br> 后记内容摘要
近年来,有关中西诗学对话的话题相当热门,学界人士就其必要性、可能性、发展方向、选择途径等展开多方面论述,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但实际对话的成绩仍不显著。为解决这一研究障碍,特编辑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编:情志篇、境象篇和言辞体式篇。<br> 古老的中国文明,就其精神生活的层面而言,经常焕发出一种诗性智慧的光辉,其突出的标志便在于对生命理念的强调和发扬。如以天地万物为一气化生,视大化流行为生生不息,在价值观念上“重生”、“厚生”,乃至将天人及人际间的组合秩序归结为生命和谐等,虽处处带有古代中国宗法式农业社会的烙印,而透过其历史的外衣,仍可窥见内里深藏着的人性本真。这或许是华夏文明历经久远而迄未丧失其动人魅力的重要原因。<br> 作为传统诗性智慧的结晶,中国诗学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处,不仅积累丰厚,特色鲜明,亦且自成统系,足具精义。清除其历史的杂质,抉发其思想的精微,在现代语境下予以新的阐释,是完全有可能为人类诗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其重大贡献的。然则,什么是中国诗学的主导精神呢?据我看来,也就在于它从民族文化母胎里吸取得来的生命本位意识。正是这种生命意识,贯串着它的整个机体,支撑起它的逻辑构架,渗透到它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它独特的民族风采和全人类意义,值得我们仔细探讨。近年来,一些学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还有深入的余地。本书尝试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开拓,先就一些基本范畴和命题中蕴含的核心理念稍加提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