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墙:中国长城与民族融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5885915
  • 作      者:
    唐小明著
  • 出 版 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上下五千年,迄今为止现存的所有文物古迹中,也许再难以找出像万里长城这样更形象、更具体、更详实记载和体现我们国家复杂的民族关系、民族兴衰和民族意志的物化形式了。
展开
作者简介
    唐小明,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人过中年后,把行走、写作、发呆自喻为生活的主旋律。2001年开始漂泊生活,独自行走于长城沿线,浪迹东北、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各地。花费四年时间拍摄大量图片并写下感悟文字,形成以长城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曾经沧海》和散文《长城古韵》,并先后出版。现居深圳。
展开
内容介绍
  《古墙:中国长城与民族融合》以图文的形式讲述历代长城的修建与中华民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民族融合与民族发展,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表明,长城内外文化同源、塞内塞外各兄弟民族血脉相连,无论长城何时修筑,也无论长城的修筑者动机如何,长城都没能阻隔大墙内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作者四年考察,足迹遍布从敦煌以西的玉门关到山海关以东的虎山长城,沿着汉长城和明长城的主要路线,基本走到了万里长城的每一个主要地段。在与当地老百姓的接触和共同的生活中,考察、了解和体验了长城的历史及现实的风采,得到了大量第一手的长城资料,拍摄了无数的长城照片。
展开
精彩书摘
  战国末期,经过9年的征战与兼并,公元前221年,即秦王赢政即位的第26年,强大的秦国终于陆续灭掉了其余六国,结束了诸侯分封的战乱状态,实现了华夏土地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族与国家统一。这是有着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地理概念的正式形成。在此之前,尽管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曾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逾2000年。但无论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的角度,华夏土地上都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体。延续了四个多世纪的夏政权,其管制及活动的范围也仅限于今河南嵩山一带的地域,而其主体民族则是夏族。商朝的历史有600多年,商人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延伸至河南、河北及山东一线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来逐渐扩展到淮河流域。周朝的历史最长,绵延了900多年。周人的活动范围向北达到了燕山山脉,向南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西达关中平原。夏族得到了迅速的繁衍和扩大,成为黄河及长江流域中原地区主要的民族。而在商人或周人尚未到达的区域,也零散地居住着被称之为“四夷”的其他民族和部落。<br>  尽管如此,在中原,或是在中原的周边,在“万国”林立和多民族并存的状态下,依然是分裂、割据、群雄并举的局面。各分封诸侯国管辖的地域支离破碎,天子、诸侯、大夫、家臣层层分封,相当于今天的土地发包,朝中的统治者实质上并没有太多的土地和臣民,更何谈国家与民族的统一。大一统的思想出现在分封制时期后起的强国秦国之中,而统一的实践则由秦王赢政来实施了。<br>  从国家与民族实现初始统一的意义和实践来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秦的统一,不仅是中国领土、政权第一次空前的政治统一,也是中国多民族社会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从维护经历血雨腥风战争创建国家的利益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深谋远虑和良苦用心。<br>  从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即秦国统一六国的第七年起,秦始皇便调集数十万军队及劳力开始重修长城,以借助长城的防御体系来巩固其国土统一的成果。秦始皇长城不同于秦长城,前者与后者之间在性质上因时代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质的裂变。秦始皇长城是秦王朝统治者第一次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沿着中原王朝疆域的边界,把纷乱的战国时期原各诸侯国修建的零散城墙重新加以修整、加固和新建,并带有鲜明目的性地连接在一起,在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这两个人文地理与经济性质完全不同的地域之间人为地修筑了一道长长的阻隔之墙。<br>  秦始皇万里长城的修建,强烈地体现了一种统治阶级的意志,同时也是国家利益的标志。它使长城的防御对象和军事功效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长城由中原各封建诸侯国作相互防范的战争工具,演变成执政的中央皇室政权与仍处于游寇状态下的北方少数民族奴隶主贵族集团之间武装冲突的屏障。在2000多年前中国社会由分封制走向封建集权制国家形式过程中,这一堪称为“国策”的强硬措施的实施,对巩固中央集权制、保障农耕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实曾经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br>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2000多年后的另外两面性质相仿的墙。一面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东、西两个德国对峙时,东德政府与前苏联占领军所修筑的“柏林墙”;而另一面则是本世纪以色列人在与巴勒斯坦人犬牙交错的杂居地加沙地带修筑的“隔离墙”。尽管这些墙的修筑年代不同,背景不同,技术指标不同,防范对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的政治目的以及对于特定群体的人为隔离。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即使是中外历史也会有惊人的相同之处,我惊叹不同时期不同统治阶层相同的价值取向和用心。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的长城在完成了它特定的历史功效后,作为军事工程尽管已经被闲置和荒废,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和智慧的象征它却能够与世长存。<br>    ……
展开
目录
引子<br>第一章 春秋战国,以邻为壑<br>民族起源,长城历史不能离开的话题<br>长城的起源<br>“大一统”的缔造者秦始皇<br><br>第二章 秦与匈奴,不对称的力量角逐<br>匈奴,秦王朝的心腹大患<br>天下一统,万里长城横空出世<br>万里长城,天造地设的地理分界<br>长城沿线古城简介(一)<br><br>第三章 汉与匈奴,民族之间的“麓汉相争”<br>汉匈之争,败者为寇<br>汉长城的修建<br>长城内外的移民与屯田<br>王昭君<br>古丝绸之路<br>长城沿线古城简介(二)<br><br>第四章 长城修筑,非汉族的专利<br>第五章 长城的寂寞岁月<br>突厥与隋唐两朝的恩恩怨怨<br>民族对决中苟且偏安的两宋<br><br>第六章 不思进取、封闭自守的明代边墙<br>大明王朝“高筑墙”<br>“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br>明长城经典之作——戚氏长城<br>内忧外困,龟缩的大国版图<br>明代的屯田与民族交流<br>长城沿线古城简介(三)<br><br>第七章 “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清朝与长城<br>第八章 长城,说不尽的长城<br>难以明鉴的矛盾心态<br>东南与西北,自然造就的地理差异<br>文化与经济的反差,是民族纠纷的重要因素<br>胡服骑射,不仅仅是装备维新<br>统一,民族发展永远的主题<br>长城,中原王朝的围城<br>长城,围城外面是故乡<br>附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