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湘西——放蛊的蛊,诱惑的惑
从这里走出的人,都如同中了慢性蛊毒一般,至死依恋这片乡土;更多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出那片水域。三闾大夫涉江的划子路过此地,他曾嗅着沅水边的兰花香草,在孤寂之中怀想着远方的婵娟。在不远的地方,又有人发现了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并留下了美丽的《桃花源》诗。很多年后,那里的“后江”,一度相当于文明城市里的红灯区,附庸风雅的人纷纷携诗而来,直奔后江寻春,如今的后江只剩下一片无言的桃花了。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悬崖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做伞。一切全象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糊糊的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
沈从文《边城》(节选)
凤凰的吊脚楼,跟湘西其它有名无名的村镇一样,多是依山傍水。“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吊脚楼,多少次外婆家里烧糍粑,多少次听唱山歌在桥头”。吊脚楼是凤凰乡土上最揪人的一道风景线。沈从文眼里的家乡,常与吊脚楼的风情相关的,一是端午,一是娼妓。
端午日龙舟竞会的那天是边城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人们倾巢而出到河边看划船,住吊脚楼的人家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翠翠与二老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看完端午龙舟赛、对面吊脚楼上了灯的时候。二老泅水
到了岸边,看见了翠翠。“谁?…‘翠翠。”“翠翠又是谁?……是碧溪嘴撑渡船的孙女。”大约从此,二老就记住了这个女孩,翠翠也记住了二老这个人和这番谈话,以后每年端午都会重新想起。第二年端午,二老下了清浪滩,翠翠却为了躲雨上了他家的吊脚楼。没有见着二老,回来的路上,爷爷唱着船歌把翠翠的思绪带到了清浪滩。这大概是翠翠的第一次相思吧?又是一年端午,翠翠应邀到二老家的吊脚楼看龙船,跟将与二老订亲的团总女儿一起,坐在窗口最好的位置,一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老在船头卖力的表演却只为了其中一个人,就像河里的水手在桅上唱歌,只朝着心上人所在的吊脚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