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京的古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772171X
  • 作      者:
    汪建民,侯伟著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塔,这一佛教独特的建筑形式,遍布中国的山川大地,无论在名山、大寺、名园、名墓,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塔,梵文称罕堵坡,原意是坟冢、圆丘。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设,它源于印度。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古塔史话
    虽然佛教及佛塔在东汉永平年间由皇家正式引入到中国,并于永平十一年(68年)在洛阳的白马寺中,建筑了中国佛寺的第一座塔。但塔这种建筑形式正式在北京建造,还是从隋代仁寿元年开始的。
    在《帝京景物略?天宁寺》中,记载着:“隋文帝遇阿罗汉,授舍利一裹,与法师昙迁数之,数多数少莫能定。乃七宝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各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了解到,隋文帝杨坚在未做皇帝之前,有一位来自古印度的僧人,来到他的家中,送给他一小袋佛合利,并请他将这些佛合利供奉起来,将来会有好报的。杨坚就与僧人昙迁一起将合利计数,但是,数来数去,每次数出的数目均不相同。昙迁就对杨坚说:“曾听印度僧人说过,法身舍利是不可计数的,数也数不清。”杨坚在登上皇位后,于隋仁寿元年,命海内诸州选三十处清静高爽之地,各建一座合利塔。并将舍利分出三十份,各装入一个金瓶中,再将金瓶装入琉璃瓶,外面套以铜函和石函,称为七宝函。并命各州在同一时间内,将七宝函放人舍利塔内。据说北京宣武区内天宁寺塔的前身,就是隋文帝敕建的三十个合利塔之一。良乡昊天塔的前身也是隋合利塔。
    ……
展开
目录
前言
北京古塔史话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元代
隋唐时期
北京古塔的文化构成
交相辉映的塔与寺
寻古探幽的塔与山
登高眺览的塔与人
森树烟凝的塔与园
蕴涵禅悟的塔与诗文
引人入胜的塔与传说
巨大的古塔博物馆一北京
北望燕京、南眺涿野的良乡吴天塔
堪称为小型辽代文物馆的天开塔
南北特点巧妙结合的玉泉山玉峰塔
琉璃塔中的杰出作品——颐和园多宝琉璃塔
香山公园的标志——昭庙琉璃塔
光彩夺目的玉泉山圣缘寺多宝琉璃塔
亭阁式塔
结构简洁的云居寺与石经山顶唐代石塔
道教塔中的精品——白云观恬淡守一真人罗公塔
亭阁式的北海妙相亭石塔
密檐式塔
集唐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身的云居寺及石经山石塔
尚在深闺人未识的下寺石塔
富有音乐韵律的天宁寺塔
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供奉珍贵佛牙的灵光寺招仙塔与新中国建造的惟一大型
佛塔——灵光寺佛牙合利塔
戒台寺戒坛的创始人法均大师塔
高大雄伟别具一格的银山塔林
北京文化古城早期标志之一的万松老人塔
佛乐缭绕中的慈寿寺永安万寿塔
清秀挺拔的姚广孝墓塔
中国最大的戒台之建造者——戒台寺知幻大师墓塔
具有传奇色彩的潭柘寺妙严公主塔
精巧别致的瑞云庵金刚石塔
遍身雕饰精美佛像的马鞍山护国宝塔
北京仅存的明代长椿寺镑金多宝佛铜塔
一身二塔的周云端大师墓塔
日本禅宗祖师终极无初禅师塔
层檐饰满莲花的豆各庄塔
状如玉笋的玉泉山华藏海塔
花式塔
自然奇观与古代文物相辉映的万佛堂花塔
姿态生动的八角形花塔形式的镇岗塔
覆钵式塔
我国现存最大而且年代最早的覆钵式塔——妙应寺白塔
明代覆钵式塔的重要遗物——潭柘寺金刚延寿塔
北京城内的观光胜地——北海公园永安寺白塔
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觉寺迦陵性音和尚塔
印度僧人底哇答思塔
……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