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源试探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城,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名称,最初见于记载的叫做蓟,以蓟为中心而最早兴起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就是燕。
根据古代传说,蓟或燕国,乃是周武王所始封。但是始封的事实,古籍所载,很有出入。有的说受封的是黄帝之后,封地在蓟。有的说受封的是召公,所封为燕,或称北燕。后来又有人说,召公也就是黄帝之后。但是也有人认为黄帝之后始封予蓟的已经绝了,到成王时,才又封召公于蓟,是为燕国。更有的说召公始封,乃在北平无终县,叫做燕国,因燕山而得名。后来燕国势力逐渐强大,终于并吞了蓟,并且迁都到蓟城。以上各种说法,很难肯定谁是谁非。
实际上,北京原始聚落的发展,早在周初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是和北京地方势力的兴起分不开的。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意见,燕乃是一个自然生长的国家,它和周朝只是或通婚姻或通盟会而已,并不是周所始封。还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前,燕这个自然生长的国家已经存在。卜辞所见有叫做晏的一个国家,是殷商北方的属国。晏金文作匽,亦作殴或郾,这就是后来人所熟知的燕国。如果认为燕是始于周初所封,那是错误的。古代有此传说,正是因为先已有个燕国的缘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北京城郊发现了商周时代的几件彝器,其中有“尺亚父乙爵”和有“匽侯”铭文的鼎、盉、爵、觚、卣各一件。或以为尺亚父乙爵为殷商时代的遗物,而巨侯鼎、匽侯盉等物,则属于周代。但无论如何,这些彝器的出土,都可以作为北京的原始聚落很早就已经得到发展的证明,而卜辞中的晏国,也因此得以确定其地域。因此,这一发现,在北京古代史的研究中是值得重视的。可惜出土的详细地点和情况,已经不得而知了。
卜辞中有晏国的记载,说明殷商和晏已有了交涉。根据古代自然地理的情况来推测,只有沿着今太行山东麓一带,这种交涉才有可能。因为山麓地带以西,尽是深山大谷,南北来往和文化交流,在那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山麓地带以东,虽然是一片大平原,但每当雨季,山西高原上千山万壑的水,汇为一条条的巨流,自西而东,穿过太行山峡,倾注于大平原,因为河床坡度顿减,洪流漫溢,也必然常常改道,形成泛区,甚至有些地方终年积水难退,造成大面积的沼泽,这对平原上的交通,更加是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只有沿着山麓地带,南来北往,才有可能。因为这里地形既较平坦,河床又切入地中,不像下游那样易于泛滥和改道,是形成渡口的良好条件。根据已经发现的殷商彝器的地理分布,恰好说明自殷墟而北,殷商的政治文化,正是沿着这一地带逐步向北发展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