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杭州街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338128
  • 作      者:
    陈建一主编
  • 出 版 社 :
    杭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街巷,是古今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它的建造与命名,是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与方便市民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旅游之城与文化之邦”的誉称。杭州街巷的建设与命名,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已成为今日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亮点之一。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一同志主编的《杭州街巷》,选录杭州市老城区一百多条街巷,逐条介绍或叙述了街巷的沿革、历史典故、民间传闻等,内容丰富,不仅有利于市民乡土知识的普及,而且又为地方史志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值得大家拜读的地方文史书籍。我为之叫好,乐为推荐。
  我是一个地方史的工作者,1960年杭州大学(今并人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乡土史的教学与研究,已有四十五年的经历,但对街巷的历史与命名,却缺乏单独的、系统的了解与研究,仅仅是零星的涉及与粗浅的了解而已。刚巧,近日也接受了杭州市地名委员会的委托,正在主持撰写《杭州地名文化》一书,对街巷的建设与命名文化也感兴趣,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杭州街巷及命名的发展史,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杭州街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两千多年的发展史,简言之,可归纳于起始溯源(秦汉至南北朝,杭州的前身钱唐县)、初步形成(隋唐五代的东南名城杭州)、奠定基础(南宋都城临安府)、基本定型(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的省府)与现今完善等五个阶段。现今阶段是指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街巷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把街巷历史推向崭新的阶段。同时,道路建设与命名文化,充分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与市民的良好愿望,注重科学、健康而又容易称呼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杭州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与良好传统。
展开
目录


上城区
御道一角的严官巷
神话“造神”的白马庙巷
因南宋太庙而得名的太庙巷
宋元明清官府聚集之地察院前巷
见证政变的六部桥
在抗战烈火中涅槃的复兴街
因钱王射潮而得名的箭道巷
骨科名医嵇清与嵇接骨桥河下
榷货聚财的金钗袋巷
因南宋牛羊司而得名的牛羊司巷
胡雪岩故居所在的元宝街
尚武保乡的十五奎巷
名店迭出的大井巷
因八作司所在地而得名的扒蜡子巷
民食为先的粮道山巷
诞生“一代才女”的蔡官巷
建有太平酒楼的太平巷
于谦故居所在的祠堂巷
见证行业更替的高银巷
柳翠姑娘与柳翠井巷
惠爱百姓的惠民巷
几代皇后聚居的后市街
抗倭造火器的火药局弄
以百狮池为标志建筑的旧藩署
小巷园林化的奎垣巷
横直相交的饮马井巷
国画大师与桥梁专家比邻的荷花池头
因海边筑坝而得名的羊坝头
武林徐氏世居地姚园寺巷
百姓取笑奸相的豆腐桥弄
诞生“断肠词人”的保康巷
诞生伟大思想家龚自珍的马坡巷
浙江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地老浙大路
郁达夫拟避风雨的场官巷
“柳丝拂岸和风倚”的宿舟河下
彰善抑恶的积善坊巷
见证豪门更迭的梅花碑
南宋宗室居住的南班巷
源自“京基”的金鸡岭
湖州会馆所在的酱园弄
因布政使宅邸而得名的直大方伯
四海驰名小营巷
驻军扎营的金枪班巷
南宋时曾为“马市”的马市街
文采风流皮市巷
横竖成丁塔儿巷
崇道兴教的紫金观巷
冯延槐与冯山人巷
宰相府第所在的清吟巷
施人济善的祖庙巷
“弼教谋和谐”的弼教坊
“三元及第”的三元坊
名存实亡的棚桥弄
从青年会路到青年路
曾是繁华闹市的羊血弄
庙祀忠烈的东平巷
见证旗营将军署历史的将军路
因邮电局而定名的邮电路
惠兴兴办女校的惠兴路
……

下城区
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