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是古今城镇居民安居乐业的场所;它的建造与命名,是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与方便市民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旅游之城与文化之邦”的誉称。杭州街巷的建设与命名,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已成为今日城市建设与城市文明的重要亮点之一。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一同志主编的《杭州街巷》,选录杭州市老城区一百多条街巷,逐条介绍或叙述了街巷的沿革、历史典故、民间传闻等,内容丰富,不仅有利于市民乡土知识的普及,而且又为地方史志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值得大家拜读的地方文史书籍。我为之叫好,乐为推荐。
我是一个地方史的工作者,1960年杭州大学(今并人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乡土史的教学与研究,已有四十五年的经历,但对街巷的历史与命名,却缺乏单独的、系统的了解与研究,仅仅是零星的涉及与粗浅的了解而已。刚巧,近日也接受了杭州市地名委员会的委托,正在主持撰写《杭州地名文化》一书,对街巷的建设与命名文化也感兴趣,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探索杭州街巷及命名的发展史,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杭州街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两千多年的发展史,简言之,可归纳于起始溯源(秦汉至南北朝,杭州的前身钱唐县)、初步形成(隋唐五代的东南名城杭州)、奠定基础(南宋都城临安府)、基本定型(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的省府)与现今完善等五个阶段。现今阶段是指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街巷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把街巷历史推向崭新的阶段。同时,道路建设与命名文化,充分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与市民的良好愿望,注重科学、健康而又容易称呼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杭州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与良好传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