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四川藏族风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599010
  • 作      者:
    徐君编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巴山蜀水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璀璨。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筚路蓝缕,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座极为珍贵的文化宝库。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本书是丛书之一,重点介绍了四川的藏族风情。
展开
内容介绍
    巴山蜀水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璀璨。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筚路蓝缕,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座极为珍贵的文化宝库。
    《四川藏族风情》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四川藏族风情》是丛书之一,重点介绍了四川的藏族风情。
展开
精彩书摘
  四川藏族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
  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盐源等县,雅安地区的
  宝兴、石棉县和绵阳地区的平武县等地也有少数藏族。四川藏族分布面积为
  24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有15万平方公里,有康定、泸定、丹
  巴、九龙、雅江、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道孚、炉霍、色达、甘
  孜、新龙、白玉、德格、石渠等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8.42万平方
  公里,有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汶川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壤塘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和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
  特别行政区等13个县1个特区。木里藏族自治县有1.2万平方公里。在这广阔
  的土地上,生活着108.8万的藏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就在四川藏区设置了郡县,在甘孜
  州东部设置牦牛县,阿坝州一带以冉、驻两个部落为中心设置了汶山郡,在
  今盐源、木里等地设越■郡。
  唐代在今阿坝州的茂县、松潘、黑水、马尔康一带设置都督府和一些羁
  縻州,在黎(今汉源一带)、雅(今雅安、天全一带)、松(今阿坝州松潘一带)
  、茂(今茂县、汶川一带)设置诸羌州一百六十八个,安置内附羌人。甘孜州
  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就包括在这些羁縻州内。甘孜州西部与阿坝州部分地区为
  吐蕃统辖。盐源、木里则先后由唐、吐蕃、南诏统领。
  宋代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另外在今阿坝州设茂州通化郡(茂县凤仪)
  、威州威川郡(今理县薛城)两郡,共统领十二个羁縻州。
  元朝在四川藏区开始推行土司制度,分封了许多土司。在甘孜州和阿坝
  州设置了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朵甘司宣慰司都元帅府,碉山鱼通长河
  西宁远等处宣慰司和松潘忠迭威等处军民安抚司,以及雅、荥、茂、松、潘
  等五州。今木里属柏兴府,归“罗罗宣慰司”管辖。土司采取世袭制,确立
  了等级、贡赋、征发等制度。
  明代广泛推行土司制度。先后在四川的甘孜州东部设置有朵甘思都指挥
  使司、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后改为长河鱼通宁远宣慰司),统辖今天康定
  、泸定、雅江、乾宁等地。在阿坝州设有茂州卫、松州卫、潘州卫等卫(后
  来松州卫、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和威州千户所、叠溪千户所及小河千户所
  。这些所、卫也按土司制方式进行统领。后来在松潘等处设安抚司,增设杂
  谷安抚司、瓦寺宣慰使司。木里县归四川都指挥使司所辖的盐井卫管理。除
  了这些卫、所以及安抚司外,还有很多土司。
  清代在甘孜设明正宣慰司、理塘正副宣抚司和德尔格忒宣慰司等四大土
  司,每个大土司下辖若干小土司,共一百二十个小土司,统归打箭炉厅管辖
  ,打箭炉厅直隶雅州府管辖。清末为了加强对四川藏区的统治,在甘孜州实
  行“改土归流”,废土司改由中央政府派遣的流官统治。在甘孜州南部设康
  南道,统领巴塘府和康定府,义教厅和理塘厅,乡城、稻城、得荣、雅江等
  县和泸定巡检;在甘孜州北部设边北道,统领邓柯府、德格州、白玉州和石
  渠县。在甘孜、新龙、道孚、炉霍等地设委员进行治理。对于阿坝州的州县
  则继续明朝以来的土司统治制度,后来对杂谷宣慰司改流设置杂谷直隶厅,
  金川改流后设阿尔古厅和美偌厅。木里隶属盐源县归宁远府管辖。
  民国初年,在阿坝州设四川松理懋茂汶屯殖区,下辖茂县、汶川县、理
  番县、懋功县和松潘县。1935年屯殖区改为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39年增设
  靖化县。在甘孜州先后设置了川边经略使、川边镇宁使、川边特别行政区、
  西康特别行政区。1939年成立西康省政府,辖康(包括今天的昌都)、宁(西
  昌)、雅(雅安),治所设在康定。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  言
一、历史、语言、自然环境
(一)历史沿革与区域特点
(二)语言、文字
(三)动植物资源
二、社会、经济、宗教
(一)“二牛抬杠”
(二)民主改革
(三)土司制度与政教关系
(四)宗教信仰
(五)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
三、风土、人情
(一)众多的藏族支派
(二)神秘的女国文化带
(三)风味独特的饮食
(四)绚丽多彩的服装与头饰
(五)藏寨民居、官寨、碉楼与帐篷
(六)日常礼仪与禁忌
(七)婚丧嫁娶
四、文化、艺术、科技
(一)节日庆典
(二)音乐舞蹈
(三)唐卡绘画、酥油花
(四)藏医藏药
(五)藏族史诗
——《格萨尔王传》及其格萨尔说唱艺术
(六)佛教宝库——德格印经院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