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湖南侗族风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653449
  • 作      者:
    吴祥雄主编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侗族居住区风光秀丽,山川秀美,全国旅游协会主席何若泉先生游览通道万佛山后留诗作赞:“北立张家界,南卧万佛山,两山皆俊秀,欲比高低难。”
    参与《湖南侗族风情》写作的作者,大部分是侗族,或者是长年在侗族地区工作的民族工作者,因而《湖南侗族风情》文字简洁,文笔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资料翔实,原汁原 味,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男装
    古时,侗族男子都着裙装,现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的侗族老人还保留一些传统:上衣无领,右衽,袖窄衣短,筒式长裙,开襟于左,用长带扎于腰部,头围长巾。每逢盛会,侗族老人必穿类似晚清时期的长袍马褂服。侗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一般分两种款式:一是对襟窄裤式,二是右衽短衣宽裤式。
    对襟窄裤式
    这是侗族男子穿着较普遍的服装,直领,对襟,窄袖,对襟上的纽扣一般为布扣,随年龄的不同而扣子的颗数和口袋的个数均有所区别,青壮年的衣扣有九至十一颗,口袋四个;小孩的衣扣一般为三至五颗,口袋两个;老年人的衣扣五至七颗,衣袋三个。裤子一般为宽裆窄筒,老年人的裤筒相对要宽些,扎脚绑,长巾包头,穿草鞋。青年的包头卜往往都插一支长雉羽,以示其英俊勇武的雄姿。
    右衽短衣宽裤式
    上衣多为无领,右衽,扣子五颗,钉铜扣或布扣,没有口袋,下装为宽裆宽简便裤。侗布头巾长丈余,绕头包扎,呈盘状。这种装饰现在只在一些偏僻的山区和节日时才能见到,其款式风格有百越古族的遗风。
    羽翎制服
    通道侗族村寨,春节期间都要举行芦笙赛,芦笙队员都穿着一种满饰花纹图案、色彩鲜艳、羽毛团簇的百鸟衣,由于这种衣服是多种羽毛制成的,所以又叫“羽翎制服”。据说古时祖先在未识染织衣之时,常将猎获的各种鸟羽制成衣服,以护体御寒。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因袭沿制,故又称其为百鸟衣。百鸟衣的款式,具有东汉时一般男子所穿直裙的特征:直襟沿、肩围、臂围、臂端、袖口、胸前、后背部的补子,甚至前后整个下半幅都以侗锦镶嵌并装饰,尤其特别的是,在衣服的下摆处钉一圈绣花小绶带,绶带有十二至十五条不等,绕身一周,每条绶带下端吊三簇串珠羽毛,形成三层三圈的花珠帘裙。跳起芦笙踩堂时,裙带翻飞,串珠闪光,羽绒飘飞,白羽团花,显得轻盈活泼而又雄健潇洒。
    武士装
    是每年三月初“抢花炮”时,抢花炮队员穿着的一种服装。队员都是头盘紫色侗布巾,身穿紫色直领对襟上衣,用一丈多长的紫色侗巾为腰带,腰带两头吊垂至后跟的飘带,下着挽至膝的白色筒裤,扎黑色绣花绑腿,脚穿黑布鞋。这种装式紧束利落,黑白对比鲜明,既显示出小伙子的威武刚强,义体现㈩小伙子们开朗潇洒的性格。
    三、童装
    侗族三岁以下儿童,不论男女,一般都穿小筒开裆裤,右衽衣裳,长至盖膝。
    小孩服饰较有特色的是口水围,即肩垫。圆形的可随便转动,以凋换被门水沾湿的地方。方形口水围,四周用蓝布镶边,则主要用来把小孩的衣服扎紧。长方形的口水围,装饰性较强,以两个长方形连在一起,背面吊一排铜钱钱,一般是用织锦装饰,蓝布滚边,整体造型巧妙而美观,一般给两三岁的儿童佩戴,走起路来,铜钱相互撞击,丁当作响,活泼可爱。
    饰物
    侗族妇女饰品以银饰和侗锦为主,大体可分为头饰、耳饰、项饰及衣饰。
    侗族妇女所佩戴的银器首饰,是其服饰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便装的首饰主要有头簪、银梳、耳环、手镯。对襟裙装式还有胸兜挂链,以及悬于背上的“S”形垂和人面银砣等饰品。节日盛装和婚装的首饰更是品类繁多,形大质重,造型精美。
    头饰
    有头花、头钗、银簪、银梳等,最具特色的是插于发髻上的银花,一般三至五支,每支成针尖状,便于插在发髻上,针尾分三叉,每叉上缀装着一二十个形如鸟、兽、虫、鱼、花草的银片,叉顶上多有一展翅欲飞的银凤凰。此外,银花上还吊着大小不等的红绿绒球,与银簪、银梳一同佩贼时,错落有致。丁当作响,五光咐—色,令人眼花缭乱。
    耳饰
    有耳环、耳坠、耳线等。耳环多用银质打造,分“滚环”、“圈环”、“套环”、“竹根环”和“叶环”。滚环用圆条卷成,义大义重,为耳环之最,有的重达二十克;圈环种类较多,有大有小;套环山方条卷成,在环上又套着由大到小数十个小圈;“竹根环”用块形卷成,环厂节点突起,形似竹根;“叶环”为扁形环状,上有数个似侗扣凸珠。耳线,一般为尚未成年女童刚穿耳时用。
    项饰
    银项圈有四种:“棱”,用一根大棱柱f臣的银条打成,两端用细银线圈绕,有套扣,直径较小,为妇女平时所戴;“绞”,中间是四方形,两端各分成两股绞成反向绳状;“细印”,此种项圈由三件构成,一是圆形圆圈,二是扁形圆圈(形似缝衣用的顶针,但比其大些),把这两者套进棱柱形圈上即成;“盘”,由三块扁银片组成,每块宽五至八厘米,两端连在一起,由内向外用银丝绑扎成盘状,银片上刻着饰纹,圈内那一块有一银梳形突出,其下吊系银花,有的还有“牛盘”,即在“盘”外加套上这样三块,内外“盘”行的重达一千克至两千克,直径四十至七十厘米。妇女们盛装时,这些庞大的银饰将双肩、胸部全部盖住,头不好转动,行动不便,但能显示一种庄重大方之美。
    手饰
    有手镯、臂圈、戒指等。手镯有多种,“捆”镯为正四棱柱形银条圈式,上镶圆珠;“翠”镯是较轻细的手镯,形制优美,饰纹精细,用珐琅着色;臂圈是侗族较特殊的手饰,侗语称“邦”,用银片打成圆圈形,长约十六厘米,其上镶珠绣花,能套住整个前臂;戒指,造型一般都像顶针,上面有一简单的花纹,平时不戴,盛装时戴上几枚。
    发式
    近代侗族妇女的发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绕木梳盘旋于头顶,梳偏髻于左侧、前脑后。通道侗族妇女主要流行第四种或第一种与第四种的混杂体。现代的青年女子大多改为汉族流行的发式。
    头帕
    头帕是侗族妇女头上的首饰,既能御寒、防尘,又便于日常劳动。头帕多为长方形,有织锦、挑花,也有无花纹的黑、白、蓝三种单色的头帕。衣饰
    侗族妇女喜欢在自己衣袖、衣边、裙脚绣花或镶上侗锦,作为衣饰。通道独坡、播阳、地阳坪、团头、牙电堡一带的童装,全都用侗锦装饰。
    
    侗族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侗款产生的确切年代难以确证。据靖州旧志记载,侗款组织在唐宋之际已经建立,范围包括今湘黔桂三省(区)毗连的全部侗族地区。宋人杨诲在《受降台记》中记载:“淳熙三年(1176)靖州中洞姚民敖组织起义,环地百里合为一款,抗敌官军。”(《靖州直隶州忐》卷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载:“当地蛮夷,彼此相结,歃血誓约,缓急相援,名曰门(盟)款。”从款词中汜述的“汉王(男头领)理事在岩穴,姝王(女头领)理事在石洞”,也可推知侗款产生于母系氏族衰亡、父系社会确立,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确立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氏族与氏族之间矛盾纷争趋多,村寨邻里之间也有了偷、摸、抢等现象,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确保本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侗族社会内部产生了一种带有军事联盟性质的、以地域为纽带的民间社会组织——款。《侗款起源》中说:“古时人间无规矩……村寨之间少礼仪,兄弟不和睦,脚趾踩手指,邻里不团结,肩臂撞肩臂,自家乱自家,社会无秩序,内部肇事多,外患祸难息,祖先为了立款约,订出侗乡的规矩。”
    据侗款记载,侗族历史上,有过两次较大的合款,一次是安化二年(历代皇帝无此年号,据道光版《靖州直隶州志》卷二载:崇宁初复议开边,于是安化上三州。疑是1102—1106年间,安化即受招安定之意,于是民间记事写成“安化二年”)在双江龙头吉利,集三百款首、四百款长。一次是清乾隆年间,集贵州的从江、榕江、黎平,联合广西三江、湖南通道,集一百名款首合款(俗称九十九公)。
    到了宋代,款组织在侗族社会十分活跃,款的组织形式已经遍及今黔、湘、桂边界的广大侗族地区。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渠阳蛮俗》中称:靖州之地(含今湖南靖州、通道、绥宁、会同和贵州天柱、锦屏、黎平)“借牛彩于邻洞者,谓之拽门款”。
    元代,中央封建王朝在侗族地区设置了十五个蛮夷军民长官司或军民长官司,多由当地首领㈩任官员,邑子孙世袭其职,使侗族地区的款组织得到生存和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王朝对侗族地区采取“屯军”、“圈地”、“改土归流”等政策,激起了侗族人民的义愤,激化了款组织与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朝代,不仅款组织的起款活动频繁出现,而且每次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为历史少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的吴勉起义,洪武十八年(1385)他又一次组织规模更大的起义,“清康熙五年城步李癞作‘祟’于东,通道父老潘为‘祸’于西”,乾隆五年(1740)通道木瓜侗苗起义,次年湘、桂侗民起义等。
    侗款制随着侗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化的主要标志就是与官府的羁縻制度相联系,被官府利用,为其服务。到明代,中央王朝对侗族地区直接统治加强,封建统治者实行“以蛮制蛮,以夷制夷”的政策,利用款组织为其服务。明末清初形成里甲制和保甲制与侗款制并存的社会组织形式,里甲、保甲长依靠款首治理地方,村寨又以里甲、保甲名义应付官府。款约制在侗族地区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至今,款约意识在侗族地区仍有一定的影响。如老人协会、村规民约在侗族地区的发挥着较大的,就是款文化的一种延续。
    
    二、侗戏音乐
    侗戏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锣鼓点子三大部分。唱腔有戏腔、哭腔、歌腔、客家腔。
    戏腔,又叫“平腔”或“胡琴腔”。它是侗戏唱腔中主要的部分,也是侗戏唱腔的标志,剧中若无此唱腔,就不成为侗戏。戏腔的结构为上、下句式,起唱前有前奏,两腔之间有过门,结束处有乐器演奏的尾句。上腔收腔及过门落“商”,下腔收腔及乐器演奏的尾句落“宫”或“徵”。有的戏腔每唱完一段结束时,常常接上一两句“育嗬衣”的衬腔尾句,很有特色。戏腔源于汉族阳戏的“七字句”;“育嗬衣”的衬腔尾句,来源于汉族的彩调、花灯。
    哭腔,也叫“悲腔”,在悲剧场景中,用于表现剧中人物遭遇种种不幸悲惨、痛苦的唱段。其节奏较自由,多为散板式,来源于琵琶歌;有的来源于祭祀歌;有的则是几种歌腔融合运用,因而表达的情绪及风格均有不同,各有特色。
    歌腔,是唱腔设计者根据剧情的需要,而选用的侗族各种民歌,其中有琵琶歌、山歌、花歌、笛子歌、双歌、木叶歌等等。
    客家腔,是在剧中用汉语演唱的汉族民歌。此类唱腔多用于剧中汉族角色的唱段。侗族称汉族为客家,故叫这一类的腔调为“客家腔”。
    侗戏的曲牌有闹台调、转台调两种。
    闹台调,用于侗戏开始之前,以胡琴演奏,锣鼓相伴,起着闹台吸引观众的作用。也可用于在演员表演、走过场的时候。各地的闹台调大体相同,曲调较短,根据剧情需要而反复演奏。
    转台调,是演员进场、转台、走过场的曲调,有的也用闹台调作为转台调。
    侗戏的锣鼓多借鉴阳戏、桂剧、辰河戏等剧种的打击乐曲牌或打法。
    三、戏班
    侗寨几乎都有自己的业余侗戏班子。其中歌师、戏师是班子的组织、主持者,他们都是侗族中有一定文化,既熟悉侗语又懂汉语及文字的教师或民间艺师。每个歌师、戏师都保存着大量用汉族文字记“侗音”的戏剧脚本,并代代相传。戏班成员均为本寨人,春节、农闲或为了庆祝某一节日,就由歌师或戏师组织人员,成立临时的戏班,教戏、排戏、演出。春节期间,各寨的戏班常常互邀演出。
    
    在湘西南有一块方圆百余公里的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这里层峦叠嶂,丛林密布,一条清澈的小河在这密林覆盖的青山中蜿蜒流淌,她就是巫水河。巫水河古称雄溪,属沅江“五溪”之一。她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境的巫山,沿途汇人一股股清凉鲜洁的山泉,经城步、绥宁、会同等县,奔流200公里,于洪江市汇入沅江。
    巫水河蕴藏着巨大的能源。从海拔1785米的发源地,到终点洪江,短短200公里,河流跌落1600来米。于百年来,巫水河巨大的能源藏在深山人未知,任凭江水空流逝。今天,巫水河上,建起了一座座水电站。仅在巫水河干流上就有白云电站、沉江渡电站、江口塘电站、溶岩电站等诸多中型水电站,在巫水河的百十条支流上也建起了百余座小型水电站。这里产生了全省第一个电气化县——绥宁县。昔日靠煤油、松枝照明的苗寨侗乡,如今都亮起了“夜明珠”。各种电力加工机械搬进了大山,各种深加工的农副产品运出来,销到了全国,销到了世界各地。
    巫水河永远呈现着勃勃生机。巫水河流域的森林生态保存特别完好,森林植物资源异常丰富,被林学家称为树种基因库。巍巍群山,莽莽林海,古林参天,华盖绵绵,奇花异果四时不谢,绝大部分地区长期保持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树木易于生长,虽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但热带植物、温带植物,甚至寒带植物都在这里生长。这里有木本植物七百余种,主要野生经济植物六十多种,药用植物六百余种,天然芳香植物一百三十余种。热带树种东方古柯和乐东拟单性木兰,在这里连片生长,葱郁繁茂。寒带树种华榛等十几种植物亦是繁殖连绵。一些树种堪称稀世之宝,它们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已经灭绝,甚至要到土层中去考古挖掘才能一见,在这里却生长茂盛,数量可观。这里属国家保护的树种有被誉为“中国桃心木”的毛红椿,叶片形似马褂的鹅掌楸,有穆桂英所用“降龙木”之称的花榈木,还有长苞铁杉、山白果、任木、伯乐树等23种。面积达4万公顷的黄桑坪原始次森林旅游度假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区内景点繁多,处处古树森森,气候凉爽,山清水秀的花园角风景区一水纡蓝,悬崖万丈。
展开
目录

上篇  侗歌侗酒醉煞人
壹  饮食
贰  居住
叁  生产
肆  服饰
伍  社交
陆  人生风俗
柒  节令
捌  侗款
玖  侗耶
拾  侗垒
拾壹  歌舞
拾贰  体育
拾叁  信仰
下篇  山水生香掩侗城
壹  山
贰  水
叁  人文景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