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有关谈话形式的礼仪,关注的是“如何说”。下面来谈一谈有关谈话内容的礼仪,亦即“说什么”的礼仪。
在交谈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内容,就是你所要传递信息。例如,我饿了,我要弄到饭吃;我要向你表示好意,我得让你知道。
在涉及到交谈的内容问题时,礼仪上的规范是非常多的。古人在讲到礼仪的基本规范时,要求“齐颜色,修辞令,正仪容”。其中这个“修辞令”,就是有关交谈内容的选择和斟酌的问题。
与人交谈时,具体内容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谈话内容不合时宜,其客观效果就会适得其反。那么,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般来说,谈话的具体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有所不为”。即什么话不能说,哪些内容在谈话的时候不能涉及。其二,是“有所为”。即应该选择哪些问题。其实,谈话内容从礼仪上讲就是这两大基本问题。首先,你必须明白,你和外人交谈时,有什么话不能说。例如,孩子跟爸爸在一起,让爸爸不高兴的话就不能说;你跟同学在一起,让同学不愉快甚至反感的的话也不能说。这些都是有所不为。那么换一个角度,你还得说点什么啊,你总得说啊。哪些话是别人爱听的,是你想要讲的,而且是你比较擅长的,你也需要斟酌。
下面,我们首先规范一下,在谈话中不应该涉及到哪些具体内容呢?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有所不为”的问题。简单地讲,就是要明确在社会交往中有六个话题不谈。我们把它叫做“六不谈”。
那么,这“六不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不谈倾向错误的内容。倾向性错误的内容。在此主要指什么呢?具体来讲,一是不能非议自己的祖国。我们上面谈到社会公德时所强调的第一条就是爱国守法。要爱国,你就不能非议自己的祖国,不能非议自己所在的民族,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你和它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你的血缘,你的出生地,你的民族,是一辈子都不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不能非议自己的祖国。二是不能非议我们的党和我国政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当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政府,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社会公德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党和政府领导我们国家,才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三是不能对现存的社会规范加以非议。法律的规范、道德伦理的规范等等,都不允许任意加以非议。我们不能做出那样出格的事。
第二,不谈涉及别人隐私的内容。过去我们有个别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对别人无话不谈。现代社会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有一些话真的不能谈。比如,对一个女孩,不能问她多重,一般的女孩都不愿意他人询问自己的体重;更不能问她腰多粗。这些话恐怕哪个女孩都不愿意听。家长也有不爱听的话,如果你的孩子16岁,最让你不爱听的话可能就是你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吗?考上北大,清华了么?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家长的心愿都是好的,但是两者发生冲突碰撞的时候就不好了。
必须明确: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父老乡亲,这些人应该是自己关注的。领导关心群众生活,则属于职业道德。但关心是有度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可能就差劲了。
尤其需要注意,一些个人的隐私问题,不能随便乱谈。此之谓关心有度,交谈有度。关于交谈中所忌谈的个人隐私问题,用非常专业的讲法我们叫它“五不问”。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还要加上其他几个不问。“个人隐私五不问”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呢?
其一,不问收入。什么是不问收入呢?就是不仅不问别人挣多少钱,而且跟人家收入有关的直接和间接的问题全部不能去问。它们都不适合于交谈。譬如,不可以打探人家有没有私家车啊,是两个轮的还是四个轮的啊:住房面积多大啊,是租的公房还是自己的私产房啊;家住在哪个小区啊?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都可以估算出来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甚至你到哪里旅游,也直接和收入有关。再者,不能问人家经常出去吃饭吗,旅行的时候喜欢住几星级酒店啊。住五星级酒店和住招待所不是一个档次,坐火车的跟坐飞机的不是一样的,坐头等舱的和坐经济舱的也不一样啊。旅游的时候,在国内和国外,在远方和附近支出的费用,也完全不一样啊。一位有涵养的人对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其二,不问年纪。年龄问题,其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立身之本。谈到年龄的时候,会让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失去自信,或者有即将“到站”的感觉。所以不问别人这一问题为妙。
展开
——孔子
人无礼则不和一,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安德鲁·卡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