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是宗教文明,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的。中国文化不然,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的,而这个统辖中国人灵魂的东西人们称之为“德”,它是对人类理性的集中表述,它让人们懂得怎样自别于禽兽。
“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视而不见,察而无形,怎样才能让它根植于社会的基层、大众的心田呢?古人把德分解成若干德目,例如孝悌、忠信、谦让、敬业、乐群、勤政、爱民等等,每一个德目之下,都有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可供遵循,你在生活中实践了这些规范,那么德性就在你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样的行为规范就是礼。《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合于道理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道理无处不在,因此礼也是无所不在的。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和培育德性的过程。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倘能知、行合一,德性才会变成德行。通过亲身践履礼、体悟礼的真谛,就能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处处中规中矩,进而变化气质,涵养德性,卓有风范,成贤成圣。如果说理是目标,礼则是走向这一目标的桥梁。孔子特别强调对于礼的学习,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不受道德的约束,就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所以《左传》说:“礼,身之干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