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婚丧嫁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3415932
  • 作      者:
    左玉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民国百姓的生活文化,已经处在中西文明时而冲突时而交融的时代旋涡中,传统与现代兼具、本土与外来并存、存留与变迁同在是其明显特点。这些,又何尝不是今天中国文化的现状?甚至一些很具体的生活文化内容,也有不少延续到今天,读者在阅读《民国百姓生活文化丛书》的过程中,相信会时时感同身受。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在很多历史时期其实具有海纳百川、生生不息的特点,这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今天的人们应该对中华文化倍加珍惜。
展开
精彩书摘
  西式服装在中国迅速普及的原因
  很多人都简单地把国门的打开、思想的开化、政治的进步、西风的东渐作为此问题的答案,这在宏观上当然是正确的,但并未解决一些微观现象问题,要解决后者,还必须深入研究民国时期人们的服饰心理。
  民国建立后,人们争着西式服装,这可以称之为赶时髦。这种赶时髦是一种惊人的社会力量,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潜在的推动力。它与一个国家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迅速而广泛地影响到人的个性特征,西式服装的穿用,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了纺织布匹业的发展,你只要看看当时风起云涌地新建立的织布工厂就会心中有数了。而身穿学生女装、有现实社会新女性身影的子君勇敢地与涓生同居,又会让你明白中国当时确实出现了众多的要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妇女解放运动也在一些方面落到了实处。
  当然,赶时髦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进步,正如民国时人们穿西装并不等于中国已成了发达国家,但赶时髦确实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育生长,社会组织越先进,时髦扮演的角色越重要,反之则越小,因为在一个人口很少变化的地方,人们相互之间都很了解,赶时髦不会掩盖一个人的缺点或造成不同的等级,人们也不会有赶时髦的服饰心理。举例而言,两个人非常熟悉,那么双方就不会在衣服上过于讲究,靠此取悦彼此。恋人在恋爱时很注重衣服的时髦样式,结婚成为夫妻后穿时髦衣服较多地就是给别人看了。民国初期,社会组织较前发达,社会财富也因商品经济而在分配上出现了较大差异,新的阶级分化出现,新式家庭的地位已经确立,赶时髦的心理就有了生长的肥沃土壤。而且,它并不只是新女性和公子哥们的特有物,它在当时几乎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配力量,只是大家各有轻重罢了。对此人们只要看看西装、皮鞋的普及率就明白这并非妄言。
  身着新式服装展示自己的新形象以赢得别人的赞美;穿新衣戴新帽凸显新气质赢得别人的关注;模仿上层人士衣着力求与他们同化;以西式服饰标榜洋化、吸引异性。
  ……
展开
目录

民国百姓的服饰
西式服装的流行
服饰西化的初期阶段
西式服装在中国迅速普及的原因
各地民众的服饰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华东地区
中南地区
西南地区
民国百姓的饮食
饮食的西风东漸
科学饮食体系的逐步建立
各地民众的日常饮
东北食风
华北食风
西北食风
华东食风
中南食风
西南食风
中西合璧的建筑
多种多样的新建筑
西式旅馆
西式民居
公共建筑
房地产业
各地百姓的民居
东北民居
华北民居
西北民居
华东民居
中南民居
西南民居
民国时期的出行
洋运输
民国旅游业
各地民众的出
行在东北
行在华北
行在西北
行在华东
行在中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