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后,民间开始称丈夫之母为“婆”、“婆婆”,除上段引《窦娥冤》、《琵琶记》之外,如元张国宾《合汗衫》第3折:“我但能勾媳妇儿觑着咱这没注意的公婆拜”;《儒林外史》第3回:“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
对于丈夫的父母,如果合称,早者称为“舅姑”、“姑舅”,近者称为“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如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善事新姑章,时时念我故夫子”;杜甫《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丈夫的兄弟,多称为伯叔,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丈夫的姐妹,一般也以姐妹相称。对丈夫之妹.更多的是称“小姑”。这也与今相同。
十与妻子相关亲属
妻子之父母,早期与妻子称丈夫之父母一样,都称“舅姑”。《礼记·坊记》“婿亲迎见于舅姑”郑玄注:“舅姑,妻之父母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裴注:“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为了与妻称丈夫之父相区别,所以丈夫称妻之父又叫“外舅”。《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如《宋史·谢泌传》:“魏羽为使,即泌之外舅。”此外,也称为“外父”,如《金瓶梅》第67回:“小的外父孙清”;称为“妻父”,如《宋史·张咏传》:“妻父临终”;称为“妻公”,如王谠《唐语林》卷1:“妻公以伎术供奉”;称为“妇父”,如《世说新语·规箴》:“太傅谢安,王国宝妇父也”;称为“妇公”,如《晋书·卫璀传附卫玢传》:“妇公冰清,女婿玉润”;称为“妇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