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源流
纵观叙述中国绘画历史的著作,会发现大多会郑重地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独立式绢本卷轴画出现了,以文人为主体的艺术家群体出现了,艺术鉴赏家和理论家出现了,皇室和社会名流收藏绘画作品的时尚出现了,这一切标志着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诞生,显现出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美学追求。
然而,魏晋以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又是根植于两汉、先秦乃至更为古老的原始时代的艺术实践的。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就曾明言:“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并将绘画的起源上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时代,指出自巢燧以来,古圣王承命于天的“龟字龙图”便屡为玉牒、金册所映传,至仓颉更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创出书画同体的象形文字。此正所谓“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降及有虞氏,绘画才开始与文字脱离,后经秦汉的发展,至魏晋臻于成熟。撇开其中的神异色彩,应该说张氏这番对书画源流发展的叙述是基本符合史实的。细审张彦远详述书画图籍的缘起,唯叹董卓之乱、汉献帝西迁而使“图画缣帛”尽为军人所毁,以及扼腕晋唐诸朝“名画法书典籍”为兵火亟焚之意,知在张氏心中,或自书画肇始起应即有以缣帛为载体之脉,而这一脉或正为后世绘画走向独立发展之正宗,即便后来也广泛使用纸张,但丝帛始终是书画的主要载体之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