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中国饮食文化品评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人民不仅以自己卓越的美食艺术智慧烹制出色彩纷呈的美味佳肴,还将物质的饮食文化的精神价值充分高扬,使饮食作为一种道德建树、礼仪规范、生活准则而流传下来,形成中国人民独具特色的饮食价值观念。一、饮食结构与中国人的个性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国,主食是五谷和菜,饮料是粮食酿造的酒和茶,有病喝中草药。调味品除椒、姜等植物外,酱、醋、糖、油等也都是植物做的。中国人几乎把自然界维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植物恩赐都纳人了自己的食谱。尽管古代有贵族阶层的“肉食者”,但他们也遵从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的配膳原则。直到明清时期,仍把偶尔吃上一点肉叫做“打牙祭”。所以,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基本上是植物食品。有人明确概括为中国人是吃小米的.日本人是吃大米的,西方人是吃肉的。
从饮食习惯上讲,中国人吃热食,不仅酒、茶喝热的,做好了的熟食凉了也要再馏热。西方的面包、牛排、啤酒、白兰地都是凉的,且有着冷食、冷饮的习惯。
中国古代就已探讨食物构成对动物性格的影响了。《大戴礼?易本命》讲:“食水者善走而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这些说法未必都正确,且有荒诞之处,但作者已注意到食物对动物的性格、智慧、技能、寿命的影响了。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研究中,有人提出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西方人是动物性格,虽过于牵强,但也不无道理,因为通过饮食来把握民族文化的特征更为直接而准确。动物界食肉的狮子、老虎、狼与吃草的鹿、山羊、兔,在性格上确有凶猛和温和的鲜明差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