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317424
  • 作      者:
    张晓明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晓明,1971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2000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业是汉语言文字学。2005年获得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文字学(含书法)。2006年进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从事文字学、训诂学与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广义上讲来,金文是指铸刻在各种金属器皿上的文字。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载体上讲,铜、铁、金、银、锡、铝等器物上的文字均应包括在内,但是一般说来,金文又专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以它还有吉金文字、钟鼎文、彝器文字、彝器款识之称;其次,从时间上讲,商周及以后各代都有这种铸刻文字,但是文字学上讲的金文,一般是指先秦时期的金文,即商周金文。<br>    通过分析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种种现象,描述写体演变的脉络,与甲骨文、简帛文、秦小篆等字体现象进行比较,判断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总结其间的规律与原因,并力求从汉字字形内部、汉字字体本身、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论阐释。
展开
目录
    前言<br>    绪论<br>    第一章  汉字字体研究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研究综述<br>    第一节  汉字字体学建立的背景<br>    一、汉字字体学的建立是汉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br>    二、汉字字体建立的外在推动力<br>    第二节  汉字字体学学科的定位<br>    一、汉字字体学业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br>    二、其他学科的文字形体研究<br>    第三节  汉字字体研究的进展<br>    一、术语体系的初创<br>    二、字体研究方法的探索<br>    三、字体演变规律的总结<br>    第四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研究简述<br>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期<br>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域<br>    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分类<br>    第二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选择与整理<br>    第一节  春秋战国金文材料的总体情况<br>    一、春秋战国金文材料的总体情况<br>    二、春秋战国金文字材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br>    三、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情况<br>    第二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整理<br>    一、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材料的整理原则与方法<br>    二、举例说明字体代表的选择<br>    三、春秋战国各个阶段字体代表的数量<br>    第三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的步骤与基本方法<br>    一、整饬类与非整饬类字体的区分<br>    二、字体三要素的分析<br>    三、整体把握与个别分析相结合<br>    四、术语的选用<br>    第三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演变<br>    第一节  春秋早期:走向规整与孕育巨变<br>    一、继承并发展:篆体走向规整<br>    二、解散篆体的开始:日常书写的便捷化走向<br>    第二节  春秋中期:美化修饰与地域化的萌芽<br>    第三节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美化修饰与简约便捷<br>    第四节  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篆体终结与新体各立<br>    第四章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系演变的理论阐述<br>    第一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规律<br>    第二节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的特点与原因<br>    结语<br>    附录一 春秋战国青铜器物时代变更美<br>    附录二 春秋战国金文字图片目录表<br>    附录三 春秋战国金文字体表<br>    主要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