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述可见,以往对殷商汉语语音的研究尚处于初始的阶段。
21世纪已经来临。在新的世纪里,要对商代商系进一步展开研究。具体说来,有以下几项工作需要做好:
第一、就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研讨,以期取得一致的认识。比如周秦音系与商代音系的关系、商代甲骨文假借宇与本字的语音关系、商代甲骨文形声宇与声旁的语音关系等等。这些课题不搞清楚,商代音系的建立就失去了理论基石。这些课题与研究方法有密切关系,而研究方法的确立与商代音系的建立又密不可分。
第二、进一步整理研究商代音系的原始材料。这种材料包括殷墟甲骨文和殷代金文中的已识汉字(特别是可确定读音的)、形声宇、通假字、同源字和异体字(特别是由不同声旁构成的异体字)。整理这种材料时,要注意吸收中国和国际古文字学界的新的研究成果,但要以稳妥可靠为原则。整理原始材料很重要,如果依据的材料不可靠,那么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三、对研究商代音系的方法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往学者们在研究商代音系时曾使用过一些方法,如按周秦音制成一个音表,把殷代甲骨金文中的已识字放到这个表中去,来探索商代音系;又如按周秦音分析殷代甲骨金文中的假借、谐声,从而看商代音系的状况等。这些方法是否可用?怎样完善?这都需要探讨。以前学者们在研究商代音系时,不太注意从语音系统性和语音演变规律的角度来考察,今后这方面要加强。此外,还应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比如利用现代汉语方言,特别是以河南安阳为中心的方言,来上推商代音系;又比如跟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可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四、要通过细致的研究确立商代语音的类别音统。具体说来,包括商代语言声母类别系统、商代语言韵部类别系统、商代语言声调类别系统。在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对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确立之后,是可以确立商代语音的类别系统的。以往学者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科学的判断,加以扬弃。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而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商代语音类别系统。
第五、要对商代音系的音值进行科学的构拟。这项工作必须在商代语音类别系统基本确立的基础上才可进行。以往这方面的成果很少,值得注意的大概只有何九盈先生对商代复辅音声母的拟测。今后这方面的研究要加强。商代音系音值的构拟,大概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在周秦音系音值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步骤、参考许多文献资料和对音材料等来进行。何九盈先生基本就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是大多数中国学者所赞同的。另-一条路是从现代汉语方言出发来对商代音系音值进行构拟,比如可以从河南方言区的各个类型来得出当地的祖语。这种做法,是不少外国学者所喜欢的。今后在构拟商代音系音值时,我们不妨两条腿走路。先分别用这
两种方法构拟,然后进行对比,互相参证。这样得出的结论应是比较可信的。
综观第三、四个研究阶段,可知甲骨语法学研究有四个热点:
第一、甲骨文否定词研究。在第二阶段,张宗骞探讨过卜辞中的弜”、“弗”两个否定词。到第三、四阶段,研究的人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到现在,人们对卜辞否定词的认
识已比较深刻。
第二、甲骨文代词研究。代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词类,它的分类标准是与其他词不同的,这种词是比较容易分析出来的,而且它的时代性也比较明显。因此,从第三期开始(其实在第一期已有研究),甲骨文代词的研究逐渐被重视。现在,我们对甲骨文代词的面貌已看得比较清楚。
第三、甲骨文中“唯、惠、于’’的研究。这三个词都是虚词,而且它们在卜辞中都十分常见。若不把它们研究清楚,就很难真正理解卜辞。因此,自第三阶段开始,学者们热衷于对
这三个词的研究。到现在已有不少成果问世,对这三个词的性质、意义和用法等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卜辞命辞语气词问题研究。卜辞中“贞”字之后、“王占曰”之前的部分(不少卜辞没有“贞”和“王占曰”)被称为命辞,也叫贞辞。这个部分的语气怎样?过去,中国学者们都认为它是疑问语气,命辞是疑问句。因为古书上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这样的话。但是,从第三阶段开始,一些外国乞者认为卜辞命辞不是疑问句。他们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或者说并未给中国学者以影响。但是,到了第四个阶段,具体说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科院李学勤先生、北京大学裘锡圭先生认为有些命辞不是疑问句。由于这两位学者在语言学界的地位和影响,所以立刻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卜辞命辞语气问题十分重要,几乎关系到对整个卜辞的理解,这也是学者们积极参与讨论的原因。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命辞是疑问句,二是认为命辞不是疑问语气;三是有些命辞是问句,有些命辞不是问句。这个问题还要继续加以讨论。
参与研究的学者,不限于中国大陆的范围。如果概括一下,可以说有中国大陆学者、港台学者、外国学者。中国大陆学者当然是研究甲骨文语法学的中坚力量,人数最多。目前仍活跃在学坛上的学者,可大致分为前中青三代。前辈学者(以下学者名字排序是任意的,无其他意义)如李学勤、裘锡圭、郭锡良、赵诚、王宇信、张振林、陈炜湛、高明、向光忠等先生;中年学者如唐钰明、张玉金、沈培、董莲池、张世超、喻遂生、陈伟武等先生;青年学者如陈年福、郑继娥、巫称喜、李若晖、甘露、沈林、梁银峰、刘青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喻遂生比较注意培养青年学者,如上面提到的青年学者,大多是喻遂生的学生。
港台也有一些学者在从事甲骨文语法研究,目前仍比较活跃的学者有朱歧祥、陈昭容、李宗焜等。
外国亦有一些学者曾经从事或正在从事甲骨文语法学研究,他们是:美国的吉德炜、倪德卫、司礼义、夏含夷;日本的白川静、伊藤道治、岛邦男;加拿大的高岛谦一;韩国的金真熙、孔在锡、孙彻叡;法国的雷焕章;俄国的刘克甫等。
学者们研究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就是殷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的原始资料是甲骨文拓本,即黑地白字的拓片。这种资料原来很不容易收集齐,但近来状况大为改观。现在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是《甲骨文合集》,共有13大本。但第13本是摹本(白地黑字的),这种资料的可信度不如拓本高。看第13本时,可参照《英国所藏甲骨文集》,这个书收的大都是拓本,与《甲骨文合集》第13册所收的有不少是重复的。但《甲骨文合集》所收资料还不全,若再加上三种资料,就基本齐全了:一是《小屯南地甲骨》,二是《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三是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出土的甲骨(已有部分发表,见刘一曼、曹定云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28])。最近语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甲骨文合集续编》,其中也有一些新资料。与这些原始资料相配套,还出了一些辅助性资料,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文刻辞类纂》。学者们在研究甲骨语法时,一般都是以原始拓本为主,以其他的资料为辅。因此,他们的论著中所引出的资料、例句大都是可信的。这一点应特别值得肯定,要继承“以拓本为主”的研究传统。个别学者只以《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和《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为依据,不核对原拓本,这样就非常容易犯错误。所引的资料都错了,再往下谈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此外,学者们研究甲骨文语法时,往往还涉及到古文献和金文资料。
在祭祀卜辞中,宾字句很常见,遘字句也比较常见。这两种句子的结构都比较复杂,需要加以讨论。
一、宾字句的句法分析
在进行句法分析之前,先谈谈宾字句中“宾”的意义。
(一)宾字句中“宾”的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前人主要有三种说法:
A罗振玉、王国维认为,“宾”即宾客之义,“王宾”就是王的宾客的意思,指的是先公先王(看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5页)。
B陈直、郭沫若把这种“宾”读为“傧”,陈氏认为,它是祭鬼神的意思,郭氏认为是傧导的意思(看《殷契媵义》3页,《卜辞通筹考释》15—16页)。
C日本学者岛邦男认为,“宾”就是至于祭场的意思(看《殷墟卜辞研究》台湾译本312页)。
岛氏之说,于典籍无征,而且在卜辞中也找不到确切的证据,难以令人信从。
罗振玉、王国维认为宾字句中的“宾”与下引《尚书·洛诰》中的“宾”同义:
戊辰,王在新邑,蒸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裎,咸格,王人太室裸。
在祭祀卜辞中,“王宾+祭名”这样的句式常见,罗王两氏认为“王宾杀禋”中的“宾”与宾字句中的“宾”同义,这应是可信的。但是,他们认为“宾”即是宾客之义,则有可商。
在宾字句中的“宾”前,常出现副词性的修饰成分。例如:
(1)癸酉卜,王贞:翌甲戌王其宾大甲*,亡害。(合集22779)
(2A)贞:小丁岁,其宾。
(2B)贞:弜弓宾。(合集23050)
(3)于既酒父丁翌日茄日彡日,王延宾。(合集32714)
上引(1)中的“宾”前,出现了语气副词“其”,(2A)、(2B)中“宾”的主语未出现,(2A)中的“宾”前用了“其”,(2B)中的“宾”前用了否定副词“弜”,(3)中的“宾”前出现了关联副词“酡”。这说明,宾字句中的“宾”不会是宾客之义,而应是表示一种动作行为的。
宾字句中的“宾”如此,“王宾杀裎”中的“宾”也应如此。它当与下两例中的“宾”宇同义。例如:
(a)分命羲仲,宅嵎夷,日喝谷。寅宾出日,平秩東作……。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尚书·尧典)
(b)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尚书·尧典)
(a)中的“饯”的意思是送行,“宾”显然应渎为“傧”,是迎导的意思,“宾”与“饯”意义相对。“饯”的对象是“纳日”(卜辞或言“戊戌卜,内:乎雀敕于出日于人日宰”(合178),“寅饯纳日”中的“纳日”即是卜辞中的“人日”),“宾”的对象是“出日”,“纳日”与“出日”也是相对的。(b)中的“宾”也是迎导的意思,但所迎导的不是“出日”,而是诸侯群臣(“宾”的对象未在“宾”字之后出现,但由上下文可以知道)。《洛诰》说“王宾杀禋,咸格”,正因为“宾”(迎导)了文王武王的神灵,所以它们才“咸格”(都来到)。“宾”与“格”在意义上正相承接。
由上述可见,郭沫若之说可从。目前,郭说已为大多数甲骨学者所承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