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中国独有的文房四宝之一,还在十世纪之初的五代,因文化交流的需要应运而生。发展中,良工辈出,日趋精良。更因文人、官府除使用外,还参与了设计、制造及收藏,因而古墨既是文化用品,又是极珍贵的文化。它的内涵深刻,工艺精湛,艺术完美高雅。对于墨,近日更有新的感悟:它有一种近乎神奇的魅力,让人迷恋,或可称为“近墨者迷”。苏轼诗文中描述的“墨蔽”就是“县墨满室”的痴墨者,历代亦有相似者。本书跨世纪得以重印,也应是墨的魅力。而本书的四位作者,身世、经历、工作迥然相异,素昧平生,因墨缘走到一起,紧密联系,合作默契,也是体现了墨的神奇魅力。
往日如烟,四位作者的音容笑貌记忆犹新。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他们每月要聚会二三次。以谈墨为内容,赏奇析疑,除观察实物之外,更参考前人有关资料、墨谱拓片,精研细斟,各抒己见,虽各有千秋,但相互敬重,友谊深挚。回想当时,《四家藏墨图录》一书,从形式、经费的策划,至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因难不容置疑,然而著作却能在极为和谐的气氛中得以完成,足见四人志同道合。志同在珍重的祖国的文化遗产,同具爱国热忱,同愿肩负时代责任,承上启下;道合于将自己的所爱和心血奉献给国家和后人。今日,文物收藏业已商品化,重印本书,是对四位作者英灵的慰籍与纪念,更可资墨林后人借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