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钱币史和民俗史
一、钱史的轨迹
要说明“钱”的民俗事状和文化象征,有必要回顾“钱”的历史发展轨迹。
在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曾经以牲畜、织品和海贝等作为交换活动中的一般等价物。春秋末期,金属铸币出现。这一历史性的进步是以金属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和金属冶铸技术的进步为条件
的。从春秋时期到清代,两千多年间,钱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以青铜制的刀币和布币为主,也流通铜质圜钱和铜贝,还有金饼和金版。从秦代到清代,则主要通行铜质圆形方孔
钱。而自宋代到金、元、明、清时期,则又有纸币和银锭与铜钱并行。
中国古代钱币大多为金属铸币,其形状、大小、重量、成色各有规范,上面大多铸有文字标记。
钱币对于考古学中遗迹和遗物的年代断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经济生活史和社会彦化史的重要资料。
在中国古代沿用年代最为长久的铜币,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也曾经出现过不同的形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