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城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017549
  • 作      者:
    彭明瀚著
  • 出 版 社 :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吴城文化研究》介绍了自1973年吴城遗址发掘出来的30年。这30年是吴城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确立、发展并获得空前大发展的30年,在文化年代与空间分布、文化特征、文化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及其与周边各区系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城文化作为长江中游地区一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商代文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展开
作者简介
    彭明瀚,1966年出生于江西省星子县,198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被主席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列入“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已出版学术著作7种,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确立了江南商代考古的时代标尺,使得湮没三千余年的江西商代文明重见天日,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发掘,则揭开了江西商代文明的新篇章。本书以吴城文化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考古学研究为基本方法,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对已发现的200多处吴城文化遗址考古材料,从时、空两条线索进行细致的梳理,采用已公布的各个不同遗址的典型地层单位,选择典型的器物组合,对诸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作系统研究,在对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分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陶器进行分群研究,归纳出各自的特征,通过各种器物产生、发展、消长的轨迹,寻找考古学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将原有的三期说完善为四期五段说,并划分出吴城类型与石灰山类型。吴城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兴旺,手工业高度发展,商业贸易活跃,与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往来,繁荣的社会经济基础,促使社会各阶层分化和早期城邑的兴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可以与中原殷商文明媲美的文明形态,成为长江中游地区一个辉煌的文明中心,吴城古城便是这一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基本研究思路
    在中国传统的古史观中,黄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唯一中心,其他地区都属于周边地区,是这一中心的附庸。由于受“内诸夏而外夷狄”这一中原正统史观的影响,先秦文献中大多数是有关中原的记载,周边地区被视为“蛮”、“夷”、“戎”、“狄”,而且也只有只言片语,语焉不详。再加上中国考古学自殷墟科学发掘开始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建立了极为翔实的先秦考古学编年体系,周边地区的考古工作与之相比,开展得要晚,在具体考古实践中,往往是在中原已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以中原体系为坐标、以中原同类器物作参照物。以商代考古为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周边地区发现了商式器物,就被视为商文化,时间一长,人们开始怀疑,商王朝的直接控制区域是否与考古出土的商式器物相一致?才逐渐注意到各地文化的区域性特点。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中原与周边各区系文化的关系是:“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全国还有56个民族,在史前时期,部落和部族的数目一定更多。他们在各自活动的地域内,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考古新发现提供的丰富资料,中华文明起源呈现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格局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展开
目录
序 李伯谦
绪论 吴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一 吴城文化的研究现状
二 吴城文化研究的前瞻
三 吴城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化分期与特征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
一 典型遗址的分期及相互对应关系
二 典型陶器及其组合关系
三 分期与年代
第二节 特征与类型
一 文化特征
二 文化类型

第二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 农业生态环境
二 农业起源
三 农业生产工具
四 农作物种类
第二节 畜牧业
一 吴城先民的畜牧业概貌
二 家禽家畜种类

第三章 手工业
第一节 青铜冶铸业
一 先进的铜矿开采技术
二 高超的冶铸技术
第二节 陶瓷制造业
一 繁金的陶器种类
二 精良的陶瓷原料
三 多变的后坯成型技术
四 独特的装饰艺术
五 先进的陶瓷烧造技术
六 独步一时的原始瓷
第三节 加工工业
一 玉器琢制业
二 竹木加工业
三 纺织业
第四节 建筑业
一 地面建筑
二 地下建筑
第四章 商业
第五章 吴城文化的政治结构与居民
第六章 吴城文化与周边考古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
英文提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