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权力的考验:乔治.C.马歇尔传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7038595
  • 作      者:
    熊伟民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熊伟民,1956年生,湖南桃江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先后在《世界历史》、《社会科学战线》、《武汉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已出版《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美国政体与制度史》、《罗斯福:不失时机的选择》等著作5部。1993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个人简历被收入到剑桥《世界名人传记》第26版。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是乔治·C·马歇尔的传记作品,融合著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本书全面、深刻地展示马歇尔的一生,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军事才华。该书文字朴实、资料丰富,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而且史料性很强,对美国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 
  乔治·C·马歇尔为战时美国的陆军参谋长,“二战”期间美国的战略多出于他,且在为人处事方面也很有特色,著者多年来收集了大量有关马歇尔的中英文材料,经过近十年的专题研究和材料积累,经过多次增补、删简,编订了这本关于马歇尔的人物传记。该书将传主的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分为三篇:磨练与奋进、陆军参谋长和战后岁月,着重描写了他在“二战”期间担任陆军参谋长的事迹。该书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马歇尔成长历程、军事战略和用人之道,内容丰富,材料详实。这本书文字优美、可读性强,融思想性、学术性、史料性、揭秘性、可读性于一体,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感染力度很强。该书不仅可使历史专业学生加深对美国历史的认识,同时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传记佳作。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
  “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更加好些。”这是德意志帝国宰相奥托.俾斯麦的一句名言。很显然,名言的前半句有失偏颇。因为,不仅蠢人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而且,聪明人也可以和应该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名言的后半句则是非常在理的。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并且期望着能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点什么。在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人人都渴望着成功,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尤显重要。
  从他人的生活中学习一点什么,这也正是人物传记的魅力所在。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美国,在西方世界,他所享有的声誉是无与伦比的。1947年6月5日,他在哈佛大学被授予名誉学位,校长称赞他“其才能和品德,在美国历史上,惟有一人(乔治·华盛顿)堪与比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在大西洋彼岸,在英国伦敦的一家俱乐部里,3位英国人和两位美国人碰到一起,他们分别是记者、内阁成员、历史学家、外交官和编辑。坐而论道,品评时局,臧否人物。5人一致同意,如果要讲伟大人物,那20世纪只有两个,一个是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而另一个,就是乔治·马歇尔。
  我们大可不必对他们的结论生气。他们对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和怎样做结论,这是他们的事。我们自有我们的标准。不过,受到他们如此重视的一个历史人物,对其作深入的了解总是必要的。况且,马歇尔与中国现代史牵涉不少。20世纪20年代,他曾在驻中国天津的美军中任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美国陆军参谋长;战后又作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停,与国共两党高层都有接触;朝鲜战争时期,他恰好担任了一年的国防部长。他的这种履历和职务,使他与中国的许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马歇尔的成功和魅力之处,不在于他曾经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出使中国的特使、国务卿或国防部长,这些职务当然都很耀眼,为他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但是,在这些职务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干出名堂来的。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干得很平庸。更有甚者,则是身败名裂。
  马歇尔所取得的成功和名誉,在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所遵循的准则。谦恭、诚实、职责、节制,讲究原则,为国家服务,这是马歇尔生活的信念,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
  在弗吉尼亚军校,作为新生“耗子”,他被高年级学生选作玩最严厉的恶作剧——蹲刺刀——的对象。大家不知道他人校前刚刚大病一场,结果刚蹲上去不久,就倒了下去。刺刀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大腿。只要马歇尔向学校当局报告一声,玩恶作剧的学生就将被开除,他严守了秘密,立即赢得了全校同学的尊敬。
  在新婚之夜,他的妻子——他不知道,他哥哥曾苦苦地追求她,但没有贏得她的心——告诉他,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履行作为妻子的责任和义务。马歇尔如五雷轰顶。但他马上理智和冷静下来,想起自己的承诺和职责,一往情深,忠贞不渝。
  担任“霸王战役”最高统帅,是英美高级将领竞相追逐的。最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要马歇尔自己挑选,是留在华盛顿继续当参谋长,还是去欧洲指挥横渡海峡作战。尽管马歇尔希望去指挥“霸王战役”,但他不想让罗斯福为难,他要罗斯福根据国家的最高利益作出决定,而不要考虑他的个人感情。结果,艾森豪威尔荣膺此职。
  美国国会和总统准备授予他元帅军衔。但他说,前线将士流血牺牲,他在安全的后方工作,得到这种荣誉,于心不安。他婉言谢绝了。
  对于玩世不恭者来说,这些品性也许不值得一谈;但对于奋斗进取者来说,这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1929年夏天,一位新的女性闯进了他宁静的生活之中。
  巴尔的摩的漂亮寡妇凯瑟琳·塔珀·布朗夫人来佐治亚哥伦布市拜访当地有名望的威廉布兰查德夫人。一天晚上,凯瑟琳被邀进城参加一个小型晚会。她被告之,赴宴者中有本宁堡步校的一位鳏居的中校,要她注意留心。主人为他们作了介绍,侍者端来两杯鸡尾酒。凯瑟琳举止文雅地端了一杯,而他却没有拿。
  “你不喝酒吗?”凯瑟琳问。马歇尔摇了摇头。“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不喝酒的军人。”凯瑟琳继续说。马歇尔问他认识多少个军人。
  “只有两个。他们都是少校,现在又都退役了,他们总是喜欢喝酒,而且几乎总是要一醉方休。”
  “这也许是他们退役的原因”。马歇尔一边笑一边解释,“其实,我也偶尔喝点鸡尾酒,只是没有嗜好。”
  一方是腰板硬朗,气色红润,具有军人风度的中校;一方是谈吐得体,面容姣好,具有贵妇人气派的演员。两人可谓一见倾心。宴会结束时,马歇尔要求准许他开车送她回布兰查德夫人的家,凯瑟琳欣然接受。坐进车子以后他老是开着车兜圈子,其实宴会地点离布兰查德夫人家很近。凯瑟琳有些迷惑起来,她说:“中校,你显然不太熟悉哥伦布的路嘛。”
  “布朗夫人。”他答道,  “我正因为对哥伦布的道路很熟悉,才把车子开了这么久,好避开你住的那条街。”事情就这样开始了。在凯瑟琳逗留哥伦布的余下日子里,马歇尔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与她呆在一起。他手下的那些已婚或未婚的军官们,为马歇尔找到新的女友而真心为他祝福和高兴。他们也积极参与和配合,利用什么小型宴会、舞会、演唱会,把凯瑟琳邀请来,让她能够与马歇尔愉快地呆到一起。她回到巴尔的摩以后,在他下属的怂恿下,马歇尔连珠炮似地给她写信。不久,又说服布兰查德夫人邀请凯瑟琳第二次来访。现在已经是老熟人了,马歇尔便开门见山地说要娶她。凯瑟琳表示,只要她的3个孩子认可就行。
  凯瑟琳准备委身于马歇尔,当然不是一个轻率的举动。她已经46岁了。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讲求实际,善于处世。在巴尔的摩有着一大群的追随者,其中不乏官僚阔佬。她虽出生于乡村,但在天赋、风度、气质方面完全可以与巴黎和伦敦的贵妇人媲美。她的父亲是肯塔基州的一个乡村牧师。当她迈进大学时就宣称,她要当一名演员,并去纽约学习戏剧。年仅20岁,就只身乘船闯荡英国,一心想在舞台上发迹。她的父母大为震惊,断绝了她的经济来源,并从遗嘱中删除她的名字,但她没有被吓倒。在经过了许多周折、吃了不少苦头之后,她慢慢混出了一点名堂。在一家专门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剧团里扮演各种角色,她已为英国观众认可和接受。报纸和杂志上开始把她作为名星来吹捧。但剧团老板的太太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尤其是不能容忍被丈夫看中的漂亮女人。老板夫人抓住各种机会折磨她。她终于病倒了。医生诊断为肾结核。老板送她上船回美国治疗,并且叮嘱她病愈后即回英国,但她也估计到她永远也不会回英国了。
  病愈后,她在美国的一家剧院工作。但境遇与在英国大不一样,这里她碰到儿时的伙伴布朗先生,布朗向她求婚,她便答应了。
  布朗是巴尔的摩有影响的律师。他们婚后生有3个孩子,生活过得美满幸福。凯瑟琳辞去剧团工作,专门在家里相夫教子。可是祸从天降,布朗先生被人暗杀了。他的一个当事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布朗先生帮他打赢了官司,他却不愿交诉讼费,并且趁布朗进办公室之际,从背后开了枪。
  凯瑟琳完全明白与马歇尔结婚意味着什么。他当时已50岁,在陆军中服役已近30年,仅仅还是一个中校,看来也不可能爬上更高的军阶退休。和他最相近的同期军官麦克阿瑟,已是临时四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正因为是不对路的人占据了陆军的最高职位,才使得马歇尔连一个准将的前途也很渺茫。但凯瑟琳从下属对马歇尔的忠诚和爱戴以及她自己与马歇尔的交往中,判断马歇尔在品行上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她看中的是马歇尔这个人。而不是他在军队中的前途。她把马歇尔带到纽约火岛上的夏季别墅接受她3个孩子的认同。16岁的莫利,14岁的克利夫顿,12岁的艾伦,他们一致同意接受马歇尔为他们家庭的新成员。  1930年10月16日,马歇尔和凯瑟琳结婚。
  三、前途渺茫
  1932年,马歇尔在本宁堡任职期满,陆军部指派他到佐治亚州萨凡纳附近的斯克雷文堡担任营长,马歇尔又有了带兵的任务。这里是又一个等待他去收拾的烂摊子。凯瑟琳后来回忆说
  “那是我见到过的最糟糕的地方……那里原来有一个中校,他对来这个小兵营感到窝囊透顶,出不了风头,所以他和他妻子对那里漠不关心,啥都不想干。那里没有俱乐部或其他聚会的场所,大家都变得死气沉沉。就算有聚会场所,只要他们有别的地方去,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到那里去。总之,这里一团糟。”离任的中校只留下一张便条说:“我不能够介绍萨凡纳的任何人,因为那里的人我谁也不认识。城里谁也没有来访问过我们。”
  如同往常一样,马歇尔总是从基本的工作抓起:维持营区日常工作的运行,着重注意官兵们的训练与发展,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营区的气氛,提高士气。他很快赢得了营区所有人员的信任与尊敬,甚至连营里每个士兵的名字他都能够叫出来。
  怎样改善兵营与地方当局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是马歇尔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他与萨凡纳地方当局良好关系的建立,反映出马歇尔在公关方面的实际能力。他解决的办法似乎也很简单。每逢礼拜天,他便携凯瑟琳到当地最大的教堂去做礼拜。这是他的前任所不曾注意的。因为,礼拜祈祷时,当地大多数的头面人物都集中在这里。马歇尔第一次参加祈祷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注意,觉得军营里新来的指挥官不同凡响。礼拜完毕,市长先生便接见了马歇尔,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第二天市长对军营做了正式访问。接着,请他们夫妇参加各种宴会的请柬如雪片似的飞来。
  马歇尔在斯克雷文堡的服役非常短暂。但当他们夫妇俩离开时,萨凡纳的市议会和工商界人士聚集到一起,为他们举行了告别宴会,并赠给一把刻有“萨凡纳的马歇尔”字样的银质官杖。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磨炼与奋进
第一章 人生初阶
一、不肖之子
二、北方“耗子”
第二章 初试锋芒
一、学徒生活
二、继续深造
第三章 声誉日隆
一、“甘油炸弹”
二、实话实说
三、默兹——阿尔贡奇才
第四章 军旅蹉跎
一、天津带兵
二、新职、新人
三、前途渺茫

第二编 陆军参谋长
第五章 锋回路转
一、将星闪耀
二、顶撞总统
三、不露声色
第六章 秣马厉兵
一、新的起点
二、援助英国
第七章 太平洋高潮
一、疏忽还是失职
二、手忙脚乱
第八章 欧洲战略
第九章 憾事一桩
第十章 荣誉与职责

第三编 战后岁月
第十一章 出使中国
第十二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三章 日程紧急
第十四章 再度出山
第十五章 剧终曲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