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卡拉扬能够就近观察音乐的政治功能。1937—1938年间,尽管机遇不佳,卡拉扬却已是反抗政治权威的富特文格勒的一个可能的对手了,但是,完全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与富特文格勒一样,卡拉扬在1929—1949年的经历中充满了创伤,破坏以及时代的变幻莫测。读一读战后宣传中那些对他的人身攻击,你就可以想像出卡拉扬在这一令人敬畏的戏剧领域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指挥家。实际上,相对于指挥而言,卡拉扬更是一个天才的、勤奋努力的、基础不牢的“马前卒”。因为其卓越的天才,1934年在乌尔姆被解聘后,直到1942年,卡拉扬就一直在亚琛生活。战后,因联合国的法庭审查,他的工作一度中断,又因富特文格勒的阴谋而在柏林,维也纳和萨尔茨堡部分受阻。瓦尔特·李格曾说过卡拉扬对政治并不感兴趣——除了追求音乐的多样性,以及他要成为一个有着高度技巧的大师之外。但即便是如此的言论,所说的也是真相的一部分,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几个月后伯姆在维也纳离职,在此之后,尽管卡拉扬的权力和影响力迅速上升。
展开
——卡拉扬
我们最终有了这样一本书,它对卡拉扬的揭示真诚而准确。
——《周日时报》Sunday Times
这是献给理查德·奥斯本的一份礼物……他让自己的主题更贴近读者……最精彩的是他介绍的音乐家传略——富有见地,无懈可击,评论客观公正。
——《留声机》Gramophone
奥斯本用微妙敏锐、基于翔实资料的提问一步步引导音乐大师揭示出后者此前从未为人所知的更本质的音乐信条与内在动机。
——《歌剧》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