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急唤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嘱咐说:<br>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老朋友,特别是姓张的朋友。囹圄在台湾的张学良得悉后百感交集。<br>周恩来力排众议,在瓦窑堡会议上,全力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br>红军的战略方向应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向阎锡山借路抗日。同时提议要加强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建议成立党的白军工作委员会。<br>周恩来协助毛泽东部署红军主力东征的同时,建议毛泽东:<br>统战工作应首先从东北军、西北军打开突破口,争取实现西北大联合。两者与之比较,与我党接触较早的杨虎城接受的可能性更大,不妨派与其有联系的汪锋,直接前往西安接洽,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br>张学良与李克农在洛川会谈中,在对待蒋介石抗日的态度上,发生严重分歧,双方各持已见。<br>张学良建议:愿与毛泽东或周恩来两人其中之一位,就此问题进行再次会谈。<br>肤施会谈周恩来与张学良紧紧握手,在民族危亡关头,周恩来毅然接受张学良的“联蒋抗日”主张,同意在抗日问题上,蒋介石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军事力量。<br>周恩来让刘鼎转转告张学良,中共完全接受他“逼蒋抗日”的建议,张学良对此感到十分欣慰。<br>为敦促停止内战,他飞赴太原,向阎锡山说明红军东征山西的真实意图,力劝其与他一块说服蒋介石联合抗日。<br>为加强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周恩来在秘密派遣刘鼎赴西安后,又派红军参谋长叶剑英以及潘汉年、汪锋等人去西安。在争取西安方面,毛泽东称赞刘鼎是有功的。<br>周恩来诙谐的对前来陕甘苏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br>蒋介石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是他不会骑马,不过他的政治嗅觉比军事嗅觉强。<br>由于不慎,埃德加·斯诺将“西行漫记”素材遗失,在张学良的全力帮助下,终于失而复得,以至二十年后,有了轰动世界的反映红色中国的巨著。<br>蒋介石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进逼,感到岌岌可危,为化解国内矛盾,取得苏联方面的援助,他密使宋子文、陈立夫、邓文仪、曾养甫等人,设法从国内、国外两个渠道,打通与中共的关系。<br>周恩来面对南京政府伸来的触角,对于将受命的潘汉年说:你要勇敢沉着、见机而作。<br>受周恩来委托奔波往反于南京与瓦窑堡之间,为沟通国共两党秘密谈判联络的张子华,带信给陈立夫与曾养甫,希望能尽力推动各方,共促国共合作抗日事成。并邀请陈氏兄弟亲自参加两党最高层的会谈。<br>国共两党谈判初露曦微,却因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几句戏言,而急转直下。陈立夫在与潘汉年会晤中,代蒋介石面陈中共:对立政权与之军队必须取消,红军吸可保留三千人……周恩来怒斥道:这是蒋介石站在“剿共”立场上的收编条件,离开抗日救亡之前提,无任何商量余地。<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