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容妃就是香妃
历史档案中记载,乾隆皇帝的容妃死后,葬在了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裕陵妃园寝内。
1914年,清东陵裕妃园寝的守墓者,把容妃墓称为“香妃”墓,把其中的画像称为“香妃”像。也就是说,当地的守墓者一直把他们的主人乾隆皇帝的容妃称为“香妃”。民国二三年时,看守清朝皇陵的人,仍是原来看护皇陵的原班人马,他们是世代看守皇陵的满族旗人”,在清东陵建有自己的村落,称为某某陵圈①或某某陵营房。把容妃称为“香妃”,应该是宫廷内部传出的说法,由他们的前代守陵人传流下来的。这说明把容妃说成是香妃,清廷内部都是认可的。
通过容妃姓氏和容妃之父姓氏也可以确定,容妃是新疆维吾尔族人。
容妃姓“和卓”。 “和卓”一词原是对我国新疆及中亚、西亚等伊斯兰教封建上层的尊称,有创教者后裔和宗教学者两种含义。 《藩部要略》卷十六中有关于容妃家族为什么称“和卓”的记载: “有叶尔羌回人额色尹者,号额尔克和卓,其始祖曰派犹帕尔,世为回部
长,居叶尔羌,领其族。族统称和卓,犹蒙古族统称台吉也”。由于容妃家族中所有男子都号称“和卓”,所以当时档案中记载容妃也姓“和卓”。
容妃之父叫“和扎麦”。容妃的哥哥图尔都的最初封爵是台吉。因为爵位一般都是世袭的,所以也就认为图尔都的父亲也是台吉。 “和扎麦”并不是人名,而是一种称号。 “和扎麦”就是“和卓木”,是“和卓”一词尾部加“木”而成的,意思是“我的和卓”,表不更加亲切尊敬。由于清廷文人不懂得维族姓名的规律和特点,因而把“和卓木”误认为是人名,而称“和扎麦”。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容妃与传说中的“香妃”是同一地区,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又是同一事件后进京人宫的时间,乾隆帝后宫中惟一的回妃与回部香妃的身世相吻合。这就可以初步确认,传说中的“香妃”与历史上的容妃是同一个人,只是进入皇宫的容妃与传说中香妃的故事不同。
清理容妃墓地宫后,使我们进一步确认容妃就是传说的香妃,香妃是从容妃身上演绎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分析一下传说中香妃故事中的错误说法。香妃故事中说,香妃“身带尖刀,皇太后赐死等”,任何人都会问:怎能让一个被俘女子藏刀进入宫禁森严的皇宫?至于太后赐死之说,皇太后即乾隆之母、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终年八十六岁,比容妃早死十一年。不用说是太后赐死,就连皇后赐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乾隆帝元配孝贤皇后死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帝的第二个皇后乌喇那氏死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以后“不复立皇后”。直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立颐琰为皇太广,才将嘉庆帝生母、已死二十年的令懿皇贵妃册赠为孝仪皇后。档案记载, “香妃”不但不是皇太后赐死的,反而是受皇太后恩宠的。人宫后,先后奉皇太后的懿旨,由刚进宫时的贵人升为嫔,又由嫔晋封为妃,由于乾隆后期不再没皇后,到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66年)容妃在宫内妃嫔中地位已名列第三,侍奉她的太监和宫女就有二十四人。因此,香妃被皇太后赐死之说是生。许多年后,乌喇那拉皇后圆寂,皇帝命以皇贵妃礼把她葬在妃园寝内。
还有一种传说:乌喇那拉皇后因擅自剪发而触怒了乾隆皇帝弘历,从此失了宠,不久忧郁而死,乾隆帝命按皇贵妃札治丧,并把她葬人妃园寝,不设神牌,不升衬太庙。每逢祭祀时,供桌上虽然摆满了供品,却不让摆放筷子,让她直接用嘴吃东西,意在暗骂她是牲畜。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瑾对于皇父的做法十分不满,对母后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他多次恳求皇父赏给母后筷子,都遭到了拒绝。乾隆四十一年正月,永瑾借新年喜庆之际再次为母后请筷子,并且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表示这次如不应允,情愿跪死在地上。乾隆皇帝一听,怒由心头起,恶从胆边生,盛怒之下,飞起一脚,正中胸口,永瑾惨叫一声,当场绝气身亡。
——这就是民间盛传的“乾隆废后”的故事。这只是传说,不足为据。
按官修史书记载,乌喇那拉皇后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镶’黄旗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7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帝小七岁。雍正帝将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三月,孝贤皇后死后,中宫之位悬缺,七月,封娴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代行皇后职务。乾隆十
五年(公元1750年)八月初二日正式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正月,那拉皇后随驾南巡,至杭州。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皇帝派人把那拉皇后由水路送回北京了。乾隆皇帝回京后,下令收回皇后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用人,只留有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最低下的答应才有两名宫女。这
时,那拉皇后实际上只存有皇后的虚名了。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七月十四日,乾隆帝正在去往承德避暑山庄的途中,那拉皇后忧愤而死。乾隆皇帝听到噩耗后,并未立即回京,仅打发那拉皇后所生之子永瑾回京料理丧事,并于七月十五日发一道降等殡葬的谕旨:称乌喇那拉皇后“尚无失德”。只是去年春,在乾隆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承欢之时,皇后“性忽改常,迹类疯迷”,以至“病势日剧”,“遂尔奄逝”,以“皇贵妃礼葬”。乾隆帝从此不再立皇后。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皇帝在斥责锦县生员金从善为那拉皇后鸣不平的谕旨中说: “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
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只令减其仪文,并未消其位号”。原来那拉皇后在皇太后、皇上都健在的时候自行剪发,等于在诅咒皇太后、皇上死。这位大清国的一代皇后死后连祭祀都没有,没有供品也就更不会有筷子了。她的棺椁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地宫内,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无人提起。
那拉皇后之子永瑾,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二个儿子,生于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死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年仅25岁,死后按“公”的品级办理的丧事。
清王朝灭亡后,民国政府虽然承诺保护清朝皇陵,但因各地军阀混战,财政紧张,也就无力顾及皇陵的保护了。大小军阀、官僚、土匪和部分护陵人员。
……
展开
打开谜团的钥匙
民间相传,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妃子,叫香妃,有关她的故事和传说很多,这些故事传说大致有两种。
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香妃原是新疆回部的王妃,乾隆皇帝在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时,被抢进皇宫的。 因为她不用搽香抹脂,身体就能散发出一种天然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所以称为香妃。香妃不仅体有异香,而且天生丽质,所以特别受宠。可是香妃忠于故主, 矢志守节, 身带利刃, 时刻都想杀死皇帝, 为国为夫报仇。皇太后得知此讯,担心皇帝被杀,故将香妃赐死。乾隆皇帝闻讯, 悲恸万分,遂以妃礼厚葬香妃于遵化东陵。
另一种说法是,香妃是为民族团结做出过贡献的人。当初香妃家族为感谢清廷协助平定部落内乱,报答君恩,才将香妃送入皇宫的。入宫那年,香妃仅有2 2 岁,尚未婚配。进宫之前,她曾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在京城为她建筑具有维吾尔族和伊斯兰教特色的房屋; 第二, 必须把她的哥哥图尔都也接到北京去; 第三,她死后,要把遗体送回故乡喀什安葬。这些条件乾隆皇帝全答应了。香妃死后,乾隆皇帝化符前言,果然把她的遗体运回了故乡安葬。如今在新疆喀什确有一座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的墓地, 当地人把它叫做香妃墓。在该墓地的庭堂里还有一乘当年运送遗体的灵轿呢。那么,读者会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香妃这个人?
香妃的身世是怎样的?她真的是被皇太后赐死的吗?香妃的尸骨究竟埋葬在哪里,是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还是新疆的喀什?传说中的香妃不仅载诸野史、传记,还被改编写成电视剧和武侠小说。电视剧《风流才子纪晓岚》、 《还珠格格》和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流传广泛,很有代表性。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一些“好事”的“网虫”把“香妃”作为一道亮丽 的风景,推上了网络这列快速车上。
传说中的香妃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香妃的故事,越发具有神秘色彩了。 “香妃”, 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神秘感的专有名词。 “香妃”, 百姓为她编故事;文人为她写诗文、戏剧; 史学家为她旁征博引,推敲考证; 中外游人为她往来寻觅把鞋磨;甚至一些商店、餐馆都挂上了有“香妃”字样的牌匾, …
传说中的香妃的谜底是什么,许多人都试图自己亲自把谜团打开,给人们以一个真实的香妃。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据现存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发表了许多考证文章,从而证实传说的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回族妃子,在史册上被称为容妃。但是,又有许多人在认可传说中的香妃就是史册中的容妃之后,好像还有一些不足的感觉,这些不足是什么?香妃就是容妃的考证文章已不少了,又列举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容妃墓又被打开了,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那就是香妃(容妃)的遗骨、香妃墓的真实情况。
本书作者在清东陵工作了十年之久,并且是长期在最基层的第一线工作,掌握了一些真实的有关香妃及香妃墓的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也许就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吧。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 当年的许多走进香妃墓的当事人,现在不仅大部分都健在,而且还有一部分人仍在工作,还在为清东陵的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书中所提到的人名全部是真实名字,他们是清东陵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史册上有他们的名字。
1979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打开了容妃墓,清理了容妃地宫,初步揭开了香妃和香妃墓之谜。
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考证香妃的文章,翻阅了大量清官秘档,又采访了一些当年参与过清理容妃地宫的长者,他们提供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首次披露了一些官方文件以及一些原始照片,为揭开香妃之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