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道德文章、他们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们的轶事逸话,都成了后辈心口相传、书之不尽的永恒话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由孔孟算起,延绵两千年,可谓是生生不绝,但到了清末民初,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使中西两种文化在民国初期发生了极大的碰撞。不过,尽管五四期间的那一批文人高举“砸烂孔家店、提倡新文化”的旗帜,然而,他们其实个个都是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有着非常深厚的国学根底,却不愿做迂腐无用的书蠹虫,不甘于民族的落后,而想借以西方的先进文化,来冲击和唤醒当时那沉闷的中华民族。所以,才有那愤世嫉俗的振臂一呼。但如今,竟发展到抛弃了传统文化,出现了许多精通数门外文却不通中文的精英人才,实在是舍本逐末,也是我们文化上的一种悲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