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谐管理:本质、原理、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50339
  • 作      者:
    鞠强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鞠强,1967年生,管理心理学专家,鞠门学派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管理课程教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等。曾任或现任复旦拓山管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心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本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17年6月,系统学习过鞠门学派十门课以上的弟子达1700人,曾上过鞠老师课的各类组织高管有7万人左右,在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头条、映客等自媒体上拥有读者、听众、观众人次达1.5亿次以上。开设的课程有领导心理学、催眠心理学、沟通心理学、情绪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心理、群体事件应对心理学、亲子教育心理学、癌症心理干预等三十余门课,教学涉猎之广极为罕见。
展开
内容介绍
  《和谐管理:本质、原理、方法(第二版)》的理论,是作者长期讲学和管理实践的总结。作者在中国本土管理哲学思想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率先提出了二元相对平衡管理哲学思想,强调和谐共存,它既不是中庸之道也不是矛盾论,其实质是东方传统文化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延续与发扬光大,是十分切合现实需要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它为我们的现实管理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与思维模式。全文共分十三章,并分别从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匠心独具,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对我国广大企事业单位具有十分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社会工作者、学术研究者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阴阳二元论与中庸之道的区别
  中庸之道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庸指恰到好处,而不是指中间。人们常常把阴阳二元论与中庸之道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阴阳二元论与中庸之道是完全不同的。中庸之道是在事物的一元上增强或减弱,寻找最恰当的点,而阴阳二元论是阴阳两个元素上增强或减弱寻找最恰当的相对平衡,即阴阳二元论是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中庸之道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
  为便于理解,现在举一个真实例子说明。
  作者的一位学生是位大型国营企业总经理,学习阴阳二元论后,以善于运用见长。某一时期该企业人员太多,客观环境需要减员500人,不裁员就会拖垮整个企业,所以裁员是不得已的行为。然而,以前曾经裁员50人,即闹得沸反盈天,结群上访,抱团闹事,直至四个多月才由于被裁人员陆续寻找到工作而平息。其实当时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飞速,罕有饿死之人,之所以闹事,主要是心理难以适应而非真正没饭吃。此次裁员500人,估计会掀起滔天巨浪。如何更加平稳地裁员是个难题,该学员创造性地运用二元相对平衡思想指导裁员,一举渡过难关,裁员相当平稳。如从中庸之道出发则是思考:裁400人是否更好?300人是否更好?直至裁100人是否更好等等。这个最佳点恐怕难找而且也难以找到。而该学生却是如此操作的:裁员下岗仍旧500人,不过宣布其中100人半年后可以复岗工作,并非裁员当时指定谁有复岗机会,而是以下岗期间表现论,半年后100人复岗,再另外裁100人,不过宣布其中20人半年又有复岗机会,同样机会给予下岗期间表现好的员工……以此类推,同时强化培训,尽力给下岗员工介绍社会上其他工作,这样下岗、上岗有机结合,阴阳二元相对平衡,永远希望在前,果然风平浪静,无人闹事,因为一旦闹事,则复岗机会没了。其实绝大部分人半年后都已找到工作,许多人还不愿意回来。另需说明的是,作者无意评价该总经理此种方案的道德水平,也并不完全赞成这种方法,但就他对阴阳二元相对平衡理论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个例子非常典型,便于说明问题,更便于读者理解阴阳二元相对平衡理论。
  只考虑裁人的多少是一元思维,寻求最佳的裁人人数是中庸之道,同时考虑裁人与上岗就是二元思维,寻求裁人与上岗的相对平衡,就是阴阳相对平衡。
  阴阳二元论与迷信的区别
  阴阳相对二元平衡理论与迷信是没有关系的,很多人谈到阴阳论,就想到了“算命”,这是一种莫大的误解。阴阳二元论是一种哲学,是对宇宙运行本质规律的一种看法。阴阳二元论与迷信是没有关系的。它不能用于指导算命、预测未来、判断吉凶。古人的迷信活动披上阴阳哲学的外衣主要是为了提升迷信的形象和说服力,这并不能说明阴阳二元哲学等同于迷信。这就好比现在有许多人为了证明算命的“科学性”和“现代性”,运用电脑进行算命,使算命似乎显得更准确了,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断电脑就是迷信活动。同样道理,占卦披上了阴阳论的外衣,不能说阴阳论等于占卦。另外,本书所指的阴阳论和风水没有任何关系,作者既不懂风水,也不对风水作任何评论。各位读者,请您想到阴阳论时多想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少想想算命,少想想风水,并强烈建议各位读者去读任意一本中医基础理论书,在任意一本中医基础理论书的第一章必然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阴阳相对平衡哲学。
  “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关于“阴阳相对平衡”的理解常有一种错误,即把阴阳理解成“阴阳绝对平衡”或“阴阳两个元素力量相等”,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二元相对平衡管理哲学
人们的疑问
作者的几个亲身体会
复习一下中国老祖宗的哲学:阴阳哲学
中国阴阳哲学保存的主要阵地:中医
企业管理中的阴阳互存
管理中的阴阳可分,一直无穷
管理中的阴阳转换或解体
二元相对平衡的社会管理
市场营销中的阴阳相对平衡
阴阳二元相对平衡与矛盾论的区别
阴阳二元论与中庸之道的区别
阴阳二元论与迷信的区别
“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
阴阳之分不是主次之分
为什么相对平衡才是“好”的状态?
管理调整步骤
阴阳不可互相代替
阴阳随管理目的而划分
阴阳同层次同范畴
学习二元相对平衡管理哲学的意义
阴阳论的发展史概说
二元相对平衡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还未回答的问题
再来一次总结

第二章 二元相对平衡决策方法
人们的疑问
决策四因素
二元相对平衡决策原理
二元相对平衡决策方法
二元相对平衡决策选择
难点:反对委员会的心理调整
简易反对性决策
简易二元相对平衡决策
反对委员会的另一重要用途:工作总结质询
实施二元相对平衡决策的优点
历史回顾:谏官
再来一次总结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核心理论

第三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计划
第四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组织与人事
第五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领导——哲学思想
第六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领导——利益机制
第七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组织文化建设
第八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协调
第九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控制
第十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市场营销
第十一章 二元相对平衡的社会管理
第十二章 用二元相对平衡管理理论分析内因型朝代的更迭过程
第十三章 二元相对平衡理论对其他管理理论的解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